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网络化学习概念的批判与重构

发布时间:2017-08-17 03:02

  本文关键词:网络化学习概念的批判与重构


  更多相关文章: 电子化学习 网络电子化学习 网络化学习 网络社会 事物为本哲学


【摘要】: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因之与教育教学理论和组织机构文化活动相交融,网络化学习概念历经了从电子化学习(e-Learning/Education)、网络电子化学习(Networked e-Learning/Education)到网络化学习(Networked Learning)的嬗变。然而,已有网络化学习概念一方面难以逃离认识论话语体系和摆脱科学与人文的二元论桎梏,另一方面则无法满足自身内涵深化发展的需求。二者共同推动网络化学习概念的重构。基于对"网络"、"学习"两个基本概念的词源考辨与分析,重构后的网络化学习概念内涵技术、社会以及哲学三个层面的含义,它有望成为融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为一体的未来教育基本形态。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应用研究中心;
【关键词】电子化学习 网络电子化学习 网络化学习 网络社会 事物为本哲学
【基金】:中国博士后面上资助基金项目“网络化学习哲学视角下的大学教师教学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13M531858)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互联网的诞生,开创了网络的新纪元,也开启了网络化学习的新天地。伴随着教育技术的文化变迁,网络化学习历经了从电子化学习(e-Learning/Education)、网络电子化学习(Networked e-Learning/Education)到网络化学习(Networked Learning)的流变。已有的网络化学习概念始终无法逃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叶瑞祥;对学习概念的新认识[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04期

2 桑新民;学习究竟是什么?——多学科视野中的学习研究论纲[J];开放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3 郝贵生;对“学习”本质的哲学思考[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4 张际平;;网络学习之本质属性探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0年06期

5 何克抗;;E-learning与高校教学的深化改革(上)[J];中国电化教育;2002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卞静;网络教学中的Agent系统设计[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2 蔡翥,石侃;挑战与对策:网络社会化与青少年道德教育[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3 汪兴福;;准确把握学习型政党理论中的几个重要范畴[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4 朱正月;;一种资源开放型E-Learning系统在高职教育创新中的应用[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5 邱泽奇;隔代无仇:布波文化融合的社会基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6 仰海峰;全球化与资本的空间布展[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7 管先海;;档案馆面临的技术困境及其对策思考[J];北京档案;2007年08期

8 周庆山;;基于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整合构建的文献交流思想述略[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7年01期

9 徐爽;;多媒体技术与高等数学教学[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08期

10 刘莉;潘仁;;试论当代中国文化的嬗变——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研究的另一个价值维度[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阳;;隐私话语的诞生与大众传媒业——一种知识考古学的路径[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游来林;;论文章结构的客观性[A];贵州省写作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林晓珊;;身体流动与性别不平等: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城市家庭汽车消费[A];第18届中国社会学年会“改革开放30年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吴琳;;网络政治学视域下虚拟社会管理实践机制探索[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叶育成;;全球城市区域视角下的次区域协调规划探索[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谢天武;;互联网视域中政党形象的建构与传播[A];变革世界中的政党政治——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政党理论北京研究基地论文集(第五辑)[C];2012年

7 陆俊;;论网络社会运动[A];改革开放与理论创新——第二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8年

8 肖亦卓;;世界城市内涵及形成的讨论[A];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奠定世界城市基础——2010城市国际化论坛论文集[C];2010年

9 何威;;QMC研究初探[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10 郑志勇;;网络社会群体研究[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龙耀;国家保障与社会支持:中国高校学生生存路径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2 刘向永;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志辉;网络条件下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杨席珍;资本主义扩张路径下的殖民传播[D];浙江大学;2010年

5 鄢显俊;信息垄断:信息技术革命视阈里的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D];云南大学;2010年

6 王永昌;中美军民关系比较研究:近30年视距的考察[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7 孙余余;人的虚拟生存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孙为;交互式媒体叙事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9 李小妹;我国省部产学研平台建设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方付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霞;青少年网络生态文明教育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秦璐;网络舆情引导方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黄欣婷;企业E-Learning培训课件的设计和开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黄业雷;网络社会视阈下虚拟领导初探[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郭乙廷;“人肉搜索”涉及的道德问题研究及对策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6 邢艳;网络公共领域建构:障碍与路径[D];湘潭大学;2010年

7 李典璋;网络背景下行政权力运行机制创新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杨程;文化视域下的我国网络阅读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唐芳;新媒介环境下的政府公共传播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袁佳穗;虚拟环境下的人际互动[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丁兴富;;网络远程教育概念辨析及中英文术语互译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07期

2 张丽丽,潘俊;网络化学习必将成为终身教育过程中的主要学习方式[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3 王松涛;论网络学习[J];教育研究;2000年03期

4 桑新民;科教兴国的教育使命──实现人类学习方式的历史性变革[J];人民教育;1999年01期

5 郝贵生;哲学也要研究“学习”[J];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6 何克抗;;E-learning与高校教学的深化改革(上)[J];中国电化教育;2002年02期

7 曹卫真;;网络化学习评价的理论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2年09期

8 李明斐;企业的人力资源部与学习型组织[J];中国培训;1999年0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兰芳;网络化学习:我们任重而道远——第六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综述[J];开放教育研究;2002年04期

2 柴水英;浅谈网络化学习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3 刘洪泉;徐蓉;;试论网络化学习[J];中国成人教育;2008年04期

4 ;网络化学习与学习方式变革研讨会召开[J];信息技术教育;2005年03期

5 陈建云;;小学生网络化学习评价的思考[J];校长阅刊;2006年09期

6 曹卫真;;网络化学习评价的理论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2年09期

7 范庆彤,张泽锋;多媒体网络教学评价问题研究[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5年01期

8 吴英华;;浅议网络化学习[J];硅谷;2008年14期

9 金祖庆;;略论网络社会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培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10 尹慧芹;;论网络社会中的德育途径新选择[J];文教资料;2008年2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梁晓燕;刘华山;高培霞;;网络社会支持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与测量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2 牛宏海;;浅议网络时代的中学生心理教育[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王飞跃;;信息技术改变人的思维[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7:教育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C];2007年

4 唐跃平;唐清安;;网络教学对高等学校教育职能的改变与影响[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5 王丽珍;;基于网络的本土化研究性学习的优势及模式的探讨[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6 尚鲜连;陈静;牛丽;;泛在学习环境的构建与研究[A];2011高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专业学术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万正刚;寇海莲;;论E-learning对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影响[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8 林丽;;网络课件的设计与实现[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A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晓晨;教育带动经济 农业社会迈向网络社会[N];中国贸易报;2008年

2 秦国柱;网络教育能否取代传统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1年

3 记者 程茂林 区委报道组 吴桂潮;“空中课堂”实现创新型工学互动[N];嘉兴日报;2009年

4 艾琳;中国现代远程教育走过十年[N];人民政协报;2009年

5 高靓;补上网络道德这一课[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四川省达州市石河中学 蒋贵龙 李国兰;网络学习 关键何在[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6年

7 江山 高鲁剑;怎样破解未成年人网络道德难题?[N];中国审计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钟伟;四大应用变革策动e-Learning2.0[N];中国教育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余冠仕;研究性学习:与网络时代的亲密接触[N];中国教育报;2003年

10 ;远程教育 自主学习新时尚[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孟庆军;网络学习代价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蔡丽华;网络德育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李海;学校道德自律教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君华;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刘亚楠;思维导图对网络化学习的激励因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覃泽宇;网络化学习的复杂性及其研究的复杂范式[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香兰;论网络社会师生关系的重建[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王亚强;Blog与个人网络化学习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赵学信;网络环境下学习模式探讨[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谢明颖;移动学习对象元数据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安福杰;整合心理学理论设计多媒体学习环境[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韩俊卿;网络对青少年的道德影响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10 康平;中学生网络社会支持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自我同一性的调节作用[D];河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867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6867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8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