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调节:音乐心理积极效应实证研究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心理调节:音乐心理积极效应实证研究
【摘要】:音乐心理学是源自19世纪的德国科学家赫尔姆霍茨的独创,音乐心理学是以音乐和人的心理活动之间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和内容的一门学科,它是由音乐学和心理学交叉研究的新型边缘学科。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和演变,音乐心理学已逐渐成为一门对人类心身健康有用的应用科学。本世纪以来,积极心理学已成为新型的心理学流派,积极心理学是有关人类幸福和力量的科学。本文以前人的音乐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学研究成为理论依据,通过实证分析和理论研究,探索音乐对大学生的积极心理促进效应和对消极心理缓解效应,旨在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应用参数和理论指导。 本研究方法有:(1)文献法:检索和综述前人相关积极心理学与音乐心理学的相关文献,以此为本研究的理论依据;(2)理论法:溯源和分析积极心理学和音乐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原理及其对人的心身健康的功能意义;(3)个案法:随机对音乐心理实验对象(约100-200名大学生)分别做32首音乐刺激后的音乐认知、想象、情感和人格等个案访谈,从中归纳每一音乐的个体自我感受和群体共同感受;(4)实证法:在2011~2012年,采用自编“音乐心理实验量表”(包括10项正性心理效应和10项负性心理效应)随机对西安石油大学全校心理公选课学生(各专业随机选课)和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本科班学生600多人做了32首音乐心理实验;在每首音乐弹奏或演唱刺激之后,,请被试对每首音乐的10项积极心理效应和10项消极心理效应做Likert scale五点评价(1=最低,2=较低,3=中间,4=较高,5=最高);最后对音乐实验数据做SPSS19.0软件的统计分析处理。在此基础上,经过对实验结果的讨论或论证分析,得出了如下结论: 音乐感知是指对音乐各组成要素:节奏、节拍、旋律、音色、力度通过感觉器官在脑中的客观反映(人们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各不相同,因人而异。同样的乐曲除了具有风格迥异的表现形式以外,也会让每一个正在听音乐的人有不同的情感反应和感受。 1.音乐对人的认知、想象、情绪和人格产生激活效应。如《回家》音乐对被试所激活的音乐认知体验是:回家、渴望思念、宁静回家、渴望思念、宁静等;《幻想曲》音乐对被试产生更多的音乐想象体验是:大海、童年、优美的旋律、广阔的大海、儿童的嬉戏等;《我相信》音乐所激活的情绪是:蓝天白云、优美的音乐人们的自信和乐观、友情、感动、人生、大海、沙滩、微风、水的叮咚声、牵手漫步的恋人等;《回家》音乐对被试产生更多的人格体验是:父母、爸爸妈妈的担忧、回家的呼唤、家人等。 2.音乐对人的消极情绪有显著的舒缓效应。不同类型音乐宣泄被试的潜在消极心理。相异的音乐风格元素对不同的消极情绪均有缓解作用,不同类型的音乐具有舒缓同一种消极情绪的作用。如《菩提树下》舒缓了痛苦、孤寂、抱怨等情绪;《someone like you》舒缓了紧张、愤怒、憎恶、痛苦等情绪;《忽然之间》舒缓了悲伤、孤寂、抱怨、等情绪;《禅定》舒缓了痛苦、孤寂、抱怨、忧愁、等情绪;《回家》舒缓了悲伤、憎恶、孤寂、愤怒等情绪;《电子合成音乐》舒缓了痛苦、孤寂、抱怨等情绪;《维也纳森林圆舞曲》舒缓了恐惧、抱怨、忧愁等情绪;《幻想曲》舒缓了痛苦、孤寂、紧张、忧愁等情绪;《回家》舒缓了悲伤、憎恶、孤寂、愤怒等情绪;《卡门》舒缓了孤寂、抱怨、悲伤等情绪。 3.音乐对人的积极情绪有显著的增强效应。不同音乐类型激活被试潜在的积极心理。通过不同类型的音乐对被试的积极情感进行调节,探索不同的音乐元素影响人们积极的情感强度,用不同的音乐特点影响人们积极的情感素质。如《幻想曲》增进了乐观、祥和、激励、喜悦、希望等情绪;《回家》增进了乐观、祥和、激励、喜悦、希望感激等情绪;《我相信》音乐对5种情绪产生显著效应:它增进了乐观、宁静、激励、自豪、希望感激等情绪;《菩提树下》增进了乐观、宁静、激励、自豪、希望感激等情绪;《someonelike you》增进了乐观、祥和、自豪、激励、仁爱、希望等情绪。 4.音乐通过激活心身进而提升幸福感和降解痛苦感。结构方程模型拟合发现:A组音乐《幻想曲》《回家》《我相信》《菩提树下》4曲通过积极情绪增强,95%激活了心身中介机制(神经兴奋、生理快感、身心放松),并最终58%提升了幸福感、12%降解痛苦感。C组音乐《森林圆舞曲》《平衡》《对你爱不完》《卡门》等4曲通过增强积极情绪和缓解消极情绪,83%激活了心身中介机制,并最终67%提升了幸福感,23%降解了痛苦感。由此可见,音乐可以通过激活心身中介机制进而提升幸福感和降解痛苦感。 这项研究做出了上述创新性的结论,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如本研究的结论是从32首音乐实验中得出的分析结论,尚需进一步实验来证实这些结论。因此,本课题在未来的研究中,还需要不断扩充实验对象和实验材料,以及改善实验手段和实验条件,以便对音乐心理的积极情绪增进效应和消极情绪缓解效应做出更全面的探索,以期推进积极心理学和音乐心理学的深化研究。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音乐治疗学 大学生心理健康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448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2
- 第一章 绪论12-14
- 1.1 研究背景12
- 1.1.1 音乐心理治疗背景12
- 1.1.2 心理健康教育背景12
- 1.2 研究目的12
- 1.2.1 理论目的12
- 1.2.2 实践目的12
- 1.3 研究意义12-14
- 1.3.1 学术价值12-13
- 1.3.2 应用价值13-14
- 第二章 文献综述14-17
- 2.1 国内外研究成果现状综述14-15
- 2.1.1 国内外“音乐心理学”研究现状14
- 2.1.2 国内外“音乐治疗学”研究现状14-15
- 2.1.3 国内外“大学生心身健康”的研究现状15
- 2.2 前人研究不足与问题提出15-17
- 2.2.1 前人研究不足15-16
- 2.2.2 问题的提出16
- 2.2.3 题目来源16-17
- 第三章 研究方法17-19
- 3.1 研究对象17
- 3.2 研究方法17-19
- 3.2.1 质性研究17
- 3.2.2 量化研究17-19
- 第四章 个案访谈19-44
- 4.1 音乐想象质性访谈分析19-25
- 4.1.1 《幻想曲》音乐想象个体访谈分析19-22
- 4.1.2 《someone like you》音乐想象个体访谈分析22-25
- 4.2 音乐人格质性访谈分析25-29
- 4.2.1 《回家》音乐人格个体访谈分析25-29
- 4.3 音乐情绪质性访谈分析29-36
- 4.3.1 《我相信》音乐情绪个体访谈分析29-31
- 4.3.2 《菩提树下》音乐情绪个体访谈分析31-33
- 4.3.4 《忽然之间》音乐情绪个体访谈分析33-36
- 4.4 音乐认知质性访谈分析36-44
- 4.4.1 《幻想曲》音乐认知个体访谈分析36-38
- 4.4.2 《回家》音乐认知个体访谈分析38-41
- 4.4.3 《电子合成音乐》音乐认知个体访谈分析41-44
- 第五章 实证分析44-80
- 5.1 音乐 32 曲对 10 种消极情绪的舒缓效应44-58
- 5.1.1 《幻想曲》对 10 种消极情绪的舒缓效应44
- 5.1.2 《回家》对 10 种消极情绪的舒缓效应44-45
- 5.1.3 《我相信》对 10 种消极情绪的舒缓效应45
- 5.1.4 《菩提树下》对 10 种消极情绪的舒缓效应45
- 5.1.5 《someone like you》对 10 种消极情绪的舒缓效应45-46
- 5.1.6 《电子合成音乐》对 10 种消极情绪的舒缓效应46
- 5.1.7 《忽然之间》对 10 种消极情绪的舒缓效应46-47
- 5.1.8 《禅定》对 10 种消极情绪的舒缓效应47
- 5.1.9 《维也纳森林圆舞曲》对 10 种消极情绪的舒缓效应47-48
- 5.1.10 《卡门》对 10 种消极情绪的舒缓效应48
- 5.1.11 《回忆》对 10 种消极情绪的舒缓效应48-49
- 5.1.12 《平衡》对 10 种消极情绪的舒缓效应49
- 5.1.13 《对您爱不完》对 10 种消极情绪的舒缓效应49
- 5.1.14 《多瑙河之波圆舞曲》对 10 种消极情绪的舒缓效应49-50
- 5.1.15 《自在深呼吸》对 10 种消极情绪的舒缓效应50
- 5.1.16 《哈利波特与密室》对 10 种消极情绪的舒缓效应50-51
- 5.1.17 《蓝色爱恋》对 10 种消极情绪的舒缓效应51
- 5.1.18 《意大利交响曲》对 10 种消极情绪的舒缓效应51-52
- 5.1.19 《Pa Una Cabeza》对 10 种消极情绪的舒缓效应52
- 5.1.20 《美妙人生》对 10 种消极情绪的舒缓效应52-53
- 5.1.21 《幽默曲》对 10 种消极情绪的舒缓效应53
- 5.1.22 《嬉戏》对 10 种消极情绪的舒缓效应53
- 5.1.23 《苗岭的早晨》对 10 种消极情绪的舒缓效应53-54
- 5.1.24 《最后的华尔兹》对 10 种消极情绪的舒缓效应54
- 5.1.25 《山楂树》对 10 种消极情绪的舒缓效应54-55
- 5.1.26 《哥哥》对 10 种消极情绪的舒缓效应55
- 5.1.27 《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对 10 种消极情绪的舒缓效应55-56
- 5.1.28 《lara》对 10 种消极情绪的舒缓效应56
- 5.1.29 《蝴蝶》对 10 种消极情绪的舒缓效应56-57
- 5.1.30 《肖邦的夜曲》对 10 种消极情绪的舒缓效应57
- 5.1.31 《最幸福的人》对 10 种消极情绪的舒缓效应57-58
- 5.2 音乐 32 曲对 10 种积极情绪的激励效应效应58-74
- 5.2.1 《幻想曲》对 10 种积极情绪的增强效应58
- 5.2.2 《回家》对 10 种积极情绪的增强效应58-59
- 5.2.3 《我相信》对 10 种积极情绪的增强效应59
- 5.2.4 《菩提树下》对 10 种积极情绪的增强效应59-60
- 5.2.5 《someone like you》对 10 种积极情绪的增强效应60
- 5.2.6 《电子合成音乐》对 10 种积极情绪的增强效应60-61
- 5.2.7 《忽然之间》对 10 种积极情绪的增强效应61
- 5.2.8 《禅定》对 10 种积极情绪的增强效应61-62
- 5.2.9 《维也纳森林圆舞曲》对 10 种积极情绪的增强效应62
- 5.2.10 《卡门》对 10 种积极情绪的增强效应62-63
- 5.2.11 《回忆》对 10 种积极情绪的增强效应63
- 5.2.12 《平衡》对 10 种积极情绪的增强效应63-64
- 5.2.13 《对您爱不完》对 10 种积极情绪的增强效应64
- 5.2.14 《多瑙河之波圆舞曲》对 10 种积极情绪的增强效应64-65
- 5.2.15 《自在深呼吸》对 10 种积极情绪的增强效应65
- 5.2.16 《哈利波特与密室》对 10 种积极情绪的增强效应65-66
- 5.2.17 《蓝色爱恋》对 10 种积极情绪的增强效应66
- 5.2.18 《意大利交响曲》对 10 种积极情绪的增强效应66-67
- 5.2.19 《Pa Una Cabeza》对 10 种积极情绪的增强效应67
- 5.2.20 《美妙人生》对 10 种积极情绪的增强效应67-68
- 5.2.21 《幽默曲》对 10 种积极情绪的增强效应68
- 5.2.22 《嬉戏》对 10 种积极情绪的增强效应68-69
- 5.2.23 《苗岭的早晨》对 10 种积极情绪的增强效应69
- 5.2.24 《最后的华尔兹》对 10 种积极情绪的增强效应69-70
- 5.2.25 《山楂树》对 10 种积极情绪的增强效应70
- 5.2.26 《哥哥》对 10 种积极情绪的增强效应70-71
- 5.2.27 《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对 10 种积极情绪的增强效应71
- 5.2.28 《lara》对 10 种积极情绪的增强效应71-72
- 5.2.29 《蝴蝶》对 10 种积极情绪的增强效应72
- 5.2.30 《肖邦的夜曲》对 10 种积极情绪的增强效应72-73
- 5.2.31 《最幸福的人》对 10 种积极情绪的增强效应73-74
- 5.3 音乐 32 曲对 10 种积极情绪的激励效应归纳74-75
- 5.3.1 音乐 32 曲舒缓 9 种消极情绪的归纳分析74-75
- 5.3.2 音乐 32 曲激励 9 种积极情绪的归纳分析75
- 5.4 音乐组合“情绪体验 激活心身 提升幸福感和降解痛苦感”SEM75-80
- 5.4.1 音乐 A 组 4 曲“情绪体验 心身中介 幸福感受”结构方程模型75-76
- 5.4.2 音乐 C 组 4 曲“情绪体验 心身中介 幸福感受”结构方程模型76-80
- 第六章 讨论与建议80-83
- 6.1 音乐对人的认知、想象、情绪和人格产生激活效应80
- 6.2 音乐对人的消极情绪具有良好的舒缓调节效应80
- 6.3 不同音乐个性特质可以舒缓人的不同消极情绪80-81
- 6.4 音乐对人的积极情绪具有良好的增进升华效应81-82
- 6.5 音乐通过激活心身进而提升幸福感和降解痛苦感82-83
- 第七章 结论、不足与展望83-85
- 7.1 研究结论与创新83-84
- 7.1.1 音乐对人的认知、想象、情绪和人格产生激活效应83
- 7.1.2 音乐对人的消极情绪有很好的舒缓的效果83
- 7.1.3 音乐对人的积极情绪有很好的增强效果83
- 7.1.4 音乐通过激活心身进而提升幸福感和降解痛苦感83-84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84-85
- 致谢85-86
- 参考文献86-88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88-89
- 附录89-90
- 详细摘要90-10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琳,陈群;试论魏晋南北朝时期女性音乐歌舞的盛行[J];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06期
2 郝建苍;原始音乐中的巫性[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8期
3 何燕君;民族音乐舞蹈审美的维度[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4 梁子贞;;论提高高职院校音乐舞蹈教育专业学生全面素质的技术要求[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5 赵玲;;巴人音乐中的“乱”与“和声”[J];长沙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6 黎萍;;灵魂的震撼——非洲音乐的艺术魅力思考[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7 赵露;;音乐剧进课堂活动探微[J];音乐天地;2013年08期
8 匡学飞;王启晨;万敬之;;黔、苏、鄂三省中幼师音乐舞蹈师资情况调查[J];艺术教育;1994年03期
9 刘锡涛;南北朝时期西域音乐的东传[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10 本刊记者;;2011年我省报考音乐舞蹈专业考生有减有增[J];山西教育(招考);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依;;清代宫中的满族音乐[A];满学研究(第一辑)[C];1992年
2 姜莱;;音乐反应的生理心理研究文献述评[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3 张蕴华;于烈梅;单南;;挖掘承德满族音乐 完善文化旅游精品产业的构想与实施[A];第七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2年
4 金娜;;二十年后,情人树下还有普米族的歌吗?——对《土风计划—兰坪项目组》村寨音乐传承行为的人类学考察[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5 孙泓;;5—14世纪西域音乐舞蹈在朝鲜半岛的传播和影响[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一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09年
6 姚燕红;;音乐舞蹈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A];第二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郑瑶瑶;;专业音乐院校女生的音乐联觉的研究聆听音乐所引发的情绪、联觉、与音乐本体相关性及其产生原因[A];第四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苏年布德;潘萍;乌达巴拉;;“蒙古族传统音乐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于研究”阶段性总结 2009年3月——5月[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9 赵福敏;高春霓;;音乐舞蹈与精神分裂症康复研究[A];中国音乐治疗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姚燕红;;音乐舞蹈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A];中国首届心理咨询师大会暨心理危机干预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伍刚硕 安顺市民族事务委员会;试谈安顺布依族音乐舞蹈向外发展之路[N];贵州民族报;2011年
2 记者 江芸涵;非延考区艺体专业文考分数线确定[N];四川日报;2008年
3 小乐;音乐治病与长寿[N];中国商报;2001年
4 长安区镐京中学 王艳;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力[N];西安日报;2010年
5 桂文;描绘广西音乐舞蹈蓝图[N];中国文化报;2001年
6 记者 刘茜;专题研讨音乐舞蹈杂技类剧目[N];中国文化报;2012年
7 葛红兵;上海:能否成为亚洲音乐剧中心[N];解放日报;2012年
8 本报记者 董大汗;音乐剧专职导演严重缺乏[N];中国艺术报;2013年
9 记者 尹华平;加快广西音乐舞蹈业发展[N];广西日报;2001年
10 邵晓洁;草原乐海拾贝[N];中华读书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杰;音乐意象加工水平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2 张小梅;唐代中日音乐文化交流史专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3 范晓峰;音乐理解现象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4 乔邦利;中国当代中小型合唱创作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5 张晓娟;中国弦乐史研究六十年(1949-2009)[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觉嘎;西藏传统音乐的结构形态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7 李晓囡;音乐存在方式的哲学历史衍变[D];上海音乐学院;2014年
8 单林;稻作文化之谷[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9 雷兴明;承先锋之锐 拓回归之新[D];中央音乐学院;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郑峰;天津“广东音乐”调查研究[D];天津音乐学院;2010年
2 王潇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音乐团体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3 辛颖;“女子十二乐坊”的发展及存在方式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4 王明辉;十年《申报》音乐资料整理、分类及其作用探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5 余敏;垤施村彝族音乐风格论析[D];云南艺术学院;2011年
6 王思琦;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发展及文化学研究[D];河南大学;2001年
7 李云;中英音乐交流的三个阶段(1793-1949)[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8 张娅娅;探索新疆流行音乐中维吾尔民歌的作用及意义[D];新疆师范大学;2013年
9 侯爽;朝鲜族音乐的技术风格管窥[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10 魏晶;唐以前制度文化中中原与西域的音乐交流与传播[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本文编号:6932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693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