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中国教育目的观演变的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17-09-06 00:15

  本文关键词:中国教育目的观演变的研究综述


  更多相关文章: 教育目的 教育实践 演变


【摘要】:新时期以来,伴随着国内各个方面的改革开放,有关教育目的转型、演变的研究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从教育目的观的历史类型的演变、不同社会形态中教育目的观演变和教育目的基本定位的演变的研究三个视角对有关教育目的观演变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并在此基础上现有研究的不足和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单位】: 江西师范大学;
【关键词】教育目的 教育实践 演变
【分类号】:G521
【正文快照】: 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它不仅关系到教育活动的实践走向,诸如课程与教学目标的确定,教育内容与方法的选择,教育效果评价的依据等;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是教育活动区别于其他社会实践的内核。新时期以来,伴随着国内各个方面的改革开放,有关教育目的转型、演变的研究受到研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扈中平;教育目的应定位于培养“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3期

2 张运红;冯增俊;;中国教育目的观的转型[J];现代教育管理;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谈儒强;;20世纪上半叶中国农村教育的两种改革路径[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2 谈儒强;;探寻师道走向 确立师德坐标[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3 朱镜人;韦立君;张珍珍;;教育史的教师教育价值及教学问题刍议[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4 周玲湘;;湖南省望城县桥驿镇农村教育调查[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年07期

5 李晓菊;常荣兰;陈凤杰;王凤珍;;农村家庭教育现状调查——以承德市八县三区农村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9期

6 葛金国,程亮;论知识经济时代新型学校管理观的构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7 赵必华;建立教育目的导引机制初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8 马露奇;;颜元“习动”教学法探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9 李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适应性功能教育的启示[J];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03期

10 苗艳艳;杜德同;;墨子的职业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荧;;代表人民 依靠人民 服务人民——学习毛泽东同志关于人民群众的学说[A];铁流19(上)——庆七一“学习先辈革命精神,传承党的光荣传统”[C];2012年

2 何海涛;;网络意识形态斗争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揭章武;;基于公平教育视角解读“培优辅差”的教学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阶段性成果集(华南卷)[C];2012年

4 周瑞;;由教育目的引发的思考[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论学校组织的人为性——基于布迪厄教育社会学理论的思考[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覃兵;;二十年来我国教学原则发展史研究的审视与评判[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7 许可峰;;传统尊师观念及其现代转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吴云鹏;;论宋元明清积分制的演变[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9 孙华;;百年高校招生政策中的效率分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10 姚宏杰;;金代“六学”考辨[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乔晖;语文教科书中学习活动的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郝进仕;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战略与战略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李素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制度障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周晓红;教育代价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杨洋;求同存异:在冲突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7 侯东阳;中国舆情调控机制的渐进与优化[D];暨南大学;2010年

8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方成智;艰难的规整[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宋秋英;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学论本土化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梁巍;宋代童蒙阶段的行为规范教育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3 许翠冉;黑龙江省普通高中选修Ⅰ课程实施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范娟;对初中主观学业弱势学生进行期望教育的个案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尹晓茹;高中阶段情感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姜晓坤;中国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黄襄宁;葫芦岛市义务教育不均衡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梁远刚;高中语文诗歌审美教学的问题与构想[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宇东;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伟;农村留守儿童道德学习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成有信;公民·公民素养·公民教育[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5期

2 但武刚;教育目的:培养现实活动的主体[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3 李春玲;教育本体、教育目的及其与人和社会的关系[J];上海教育科研;2003年09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荣德;试论我国教育目的研究中常见的问题[J];当代教育论坛;2003年09期

2 李春玲;教育本体、教育目的及其与人和社会的关系[J];上海教育科研;2003年09期

3 姬焕芳;;我国教育目的理想与实践“背离”评析[J];中国电子教育;2004年02期

4 游永恒;重新思考我们的教育目的[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5 董漫雪;论教育目的的转化[J];汉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4年04期

6 梁利民;;体育教育目的之反思[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S3期

7 ;教育目的含义的哲学辨思[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8 王海霞;;试论“教育目的”[J];山西科技;2009年04期

9 王俊;;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教育目的的几点思考[J];新闻天地(下半月刊);2011年05期

10 王佩雄;;关于教育目的的哲学思考[J];现代中小学教育;198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瑞;;由教育目的引发的思考[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肖凤彬;;从社会存在看教育目的的演变[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3 许梦瀛;;论荀子的教育目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吴佩玲;徐佳铭;江金山;;落实科技教育目的之新方法[A];海峡两岸面向21世纪科技教育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5 李学;容中逵;;论教育目的的生成性——基于杜威与怀特海的比较分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王娟华;;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教育目的及其践行过程的比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7 李劲松;;杜威教育目的观中的民主思想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李孟星;;校园文化建设及其实现学校教育目的功能[A];贯彻“十七大”精神,,建设先进校园文化——广西首届校园文化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江慧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之我见[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4卷)[C];2010年

10 刘锡印;;科普展品设计中几个问题的思考[A];2004年科技馆学术年会论文选编[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采桑子;“神题”泛滥是教育目的跑偏[N];湖北日报;2013年

2 泉眼;软件企业为啥触网[N];建筑报;2000年

3 齐建荣;默默凝视让孩子去体会[N];保健时报;2005年

4 本报评论员;确立三个支点 明确教育目的[N];检察日报;2000年

5 江苏省吴江高级中学 邓梁;惩戒须有“度”[N];江苏教育报;2014年

6 编译 侯丽;英大学毕业生收入与家庭背景有关[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7 胡 杨;给学生法治待遇[N];经济参考报;2005年

8 赫 u&;学校≠法院[N];中国教师报;2005年

9 郭立场;考前“拜神”折射文化隐患[N];中国艺术报;2014年

10 沈 峰;给孩子申辩的权利[N];中国教师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熊华生;为了儿童的幸福与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冯青来;文化与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建锋;论影响我国教育目的实现的主要原因[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张燕军;中美教育目的的取向之比较分析—个人、家庭、国家教育目的的视角及其整合[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3 门宪琳;教育目的的重新定位[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崔东伟;学校的教育目的和利益目的[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丁俊锋;论全球化对学校教育目的的影响与对策[D];贵州师范大学;2009年

6 欧阳叶;民族文化视野中教育目的之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会松;教育目的:教育之目的与教育之作为目的[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吴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目的人性论认识演变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姚永萍;四川省藏区“9+3”免费职业教育学生教育目的的调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10 贾秋实;论怀特海的教育目的及其启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8010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8010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4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