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跨文化理解能力——论课语整合式学习作为一种文化教育范式
本文关键词:培育跨文化理解能力——论课语整合式学习作为一种文化教育范式
【摘要】:课语整合式学习20世纪90年代兴起于芬兰和荷兰两个国家,此后在欧洲以及世界其它国家得到迅猛发展。依照文化哲学的整体主义视角,有学者发现传统外语教育存在语言与课目知识疏离、文化内涵缺失等问题,文化教育诉求催生课语整合式学习。作为一种文化教育范式,课语整合式学习在教育理念上遵奉整体主义哲学观;在教育目的上认同全球公民身份和培养多元文化意识;在教育内容上彰显学习者个人知识与具体情境;在教学方式上开发多样化有效实践路径;在评估方式上奉行课目内容优先原则,并表现出树立文化教育理念、确立全人教育目的、创新建构主义课程、开发文化教学方式和施行学本评估的趋势。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关键词】: 课语整合式学习 外语教育 文化教育
【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后期资助项目(GD10HJY0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CKA120159)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GD12YJY02) 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实验型教学专业化课程体系的创新与实践”的部分成果
【分类号】:G420
【正文快照】: 新世纪以降,文化多样性已然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彰显文化多样性与文化间对话》(Investing in Cultural Diversityand Intercultural Dialogue)世界报告指出,文化多样性所“具有的动态性和巨大潜能,促使人类不断创新以保持可持续发展、有效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黄甫全;学习化课程刍论:文化哲学的观点[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4期
2 刘会英;黄甫全;;开辟外语教学走向文化自觉的新路径——论欧洲新兴课语整合式学习的文化原理[J];比较教育研究;2013年08期
3 孟建伟;;教育与生活——关于“教育回归生活”的哲学思考[J];教育研究;2012年03期
4 曾文婕;;论文化哲学的方法论意蕴[J];南京社会科学;2012年08期
5 孟建伟;;文化教育——素质教育的理想模式[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03期
6 郭忠华;;全球化背景下多元公民身份体系的建构[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7 白臻贤;;外语课程文化自觉价值取向的后现代视角[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久奎;胡剑;;试述后现代知识观视野下的新课程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2 韩云洁;张海峰;;后现代主义视域下的课程观及其启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3 谭可;;坚持以人为本 提高管理效能[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4 陈尚达;语文综合性学习与学生主体性发展[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5 王正明;践行道德策略性知识的意义及教学设计[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6 杨建;;建筑企业员工培训的误区与对策探讨[J];安徽建筑;2008年03期
7 彭元玲;;ARCS动机模型对二语学习动机的激发[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8 梁萍;;在初中语文活动课程中发展学生主体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9 刘青凤;;信息技术与教学模式转变研究[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10 周志成;;高等教育哲学视阈下的创新创业教育[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黎秀蓉;;“李约瑟之谜”的博弈论解读[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黎秀蓉;;制度是博弈的结果:国家理论[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3 王晶晶;;择校:促进还是抑制教育公平?[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赵军;;西方教育哲学是如何讲述的——历史的分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贺素芝;;从教师成长的角度谈教育价值[A];2007“校本培训”主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赵立彬;;从“文化”到“文化学”:一门新学科在中国的经历[A];中国现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黎秀蓉;高展军;;组织文化的博弈论解读[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8 何修国;;未成年人道德信仰缺失:成因与对策[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安徽卷)[C];2010年
9 何修国;;新形势下中学德育网络建设省思[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安徽卷)[C];2010年
10 万小鹏;;法治思维视野下检察官职业能力问题思考[A];第九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法治思维与检察官职业伦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德强;传统体育养生的文化哲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张洁;上海市郊公办学校学生来源的多样性对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赵淑辉;当代中国交往理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周晓红;教育代价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娜;哲学语用学视域中的教育实践[D];南开大学;2010年
7 黄慧娟;鲁道夫·斯坦纳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志刚;语文教育文化传播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段鹏;开放的艺术及其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周晓波;中美德育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雪梅;民族文化视阈下广西精神及其培育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齐娜;语文教学中哲学素养的培养[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卫平;和谐文化视域中的高校危机治理模式创新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4 徐春华;高中生诚信教育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隋慧诚;孔子的育人艺术及其现代价值[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英;民办高职院校教学有效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响;高师民族声乐生态课堂构建策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路晨菲;当代中国高校爱情教育内容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09年
9 林健生;大学场域中师生话语权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10 谭新斌;教育的负功能及其防治策略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建军;;主体教育理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曲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后现代主义[J];教学与研究;1995年06期
3 张秀;朱德全;;从现代到后现代:课程观的演变——解读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J];教学与管理;2007年15期
4 王德如;;课程文化自觉的价值取向[J];教育研究;2006年12期
5 王攀峰;;论走向生活世界的教学目的观[J];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6 杨忠;;培养技能 发展智能——外语教育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J];外语学刊;2007年06期
7 白臻贤;;外语教学的主体间性维度[J];外语学刊;2008年01期
8 李无苑;从实体本体论到文化本体论──论当代哲学的转向[J];蒲峪学刊;1995年03期
9 孟建伟;;科学哲学的范式转变——科学文化哲学论纲[J];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01期
10 孟建伟;;科学·文化·生命——论科学生活的人文复归[J];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米拉兹·罗滨逊!美,陆岷峰;关于跨文化理解[J];德州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2 梁志华;;跨文化理解(CCU)教学在中国:问题与办法[J];吉林教育;2008年16期
3 孟筱康;翻译与跨文化理解──张泽乾著《翻译经纬》读后[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4期
4 王颖;;跨文化理解与英语教学[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7期
5 吴克炎;;英汉习语的文化误读探源[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6 范冬玲;;跨文化理解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西北职教;2006年10期
7 顾佳;;透析跨文化成语理解障碍[J];考试周刊;2009年30期
8 张桂华;;论跨文化营销中对文化差异的分析和理解[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8期
9 苗雪红;;人类学对儿童教育研究的意义[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6年Z1期
10 梅爱祥;余海林;;论翻译中英译汉的难点及几点思考[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克炎;;英汉习语的文化误读探源[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杨晨光;推动不同民族不同文明跨文化理解[N];中国教育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杨桂青;跨文化理解是一种冲突预防[N];中国教育报;2010年
3 陈乐之;华美协进社:打开一扇窗口 架起一座桥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4 刘世定;从社会学的眼光看经济学[N];中国经营报;2002年
5 卢芳;掌握英语 了解世界[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4年
6 刘韬;企业如何进行跨文化管理[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0年
7 陈庆修;走向国际市场 打破文化壁垒[N];市场报;2003年
8 黄楠森;让思想冲破牢笼[N];学习时报;2001年
9 高璎璎 王骏勇;出国留学有六大误区[N];中国改革报;2003年
10 刘逸;体验耶鲁[N];中国文化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映戎;英汉植物隐喻的跨文化理解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娟;论蒋孔阳的比较美学思想[D];扬州大学;2008年
2 赵永泉;角色扮演中的跨文化理解[D];西南大学;2012年
3 张蓓;从《孟子论心》论瑞恰慈的跨文化解读策略[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4 陈庶平;老挝水泥有限公司(中老合资)案例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6年
5 李晓梅;德国媒体报道下的中国形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6 逄博;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教育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徐利芳;论《转换的天空》之动态文化建构与跨文化性[D];安徽大学;2007年
8 李轶群;文化定型与大学英语文化教学[D];吉林大学;2007年
9 张蓉;中英文旅游宣传资料中主位推进模式的对比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年
10 束利;高校双语教学中外籍教师教学有效性个案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8210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821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