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教育微博传播效果研究
本文关键词:“新东方”教育微博传播效果研究
【摘要】:"知识就是力量",教育在国家发展中越来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加之互联网、手机、微博等新媒体平台的不断壮大,各大教育机构借力微博平台,形成教育微博这一特殊的微博类型。"新东方"作为目前中国最著名和最有影响力的教育培训机构,借力新浪微博,两者强强联合,实现双赢。本研究以"新东方"教育微博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传播效果的类型、体现等方面进行研究,并与其他教育机构微博进行比较,对我国教育微博的进一步发展完善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作者单位】: 武汉理工大学;
【关键词】: “新东方” 教育微博 传播效果
【分类号】:G206;G522.72
【正文快照】: 一、引言“新东方”,全名北京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它由1993年11月16日成立的北京新东方学校发展壮大而来,目前总部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并在全国各地设有分部。经过21年的发展,新东方已成为目前中国大陆规模最大的综合性教育集团,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教育培训集团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京杰;;关于教育微博的作用及发展策略思考——以新浪教育微博为例[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3年08期
2 林琛;;微博个体信息传播影响力评价指标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4年01期
3 刘雁妮;贺和平;彭文莎;;名人微博的影响力评价指标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12年06期
4 王帆;张立荣;;高校官微生存现状与发展策略探析——基于新浪微博平台调查[J];中国电化教育;2012年05期
5 任福兵;;政府微博影响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2013年01期
6 陈明亮;邱婷婷;谢莹;;微博主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构建[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锋;;文化 建筑 传播——传播文化学视野中的徽州牌坊[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2 陈海燕;;外国文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3 俞小和;;传播学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4 陈自清;;论大众传媒的德育功能[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5 余月玲;;电视娱乐节目互动方式的传播学思考——以《超级女生》为例[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6 宋玢璐;;影视剧对社会性别观念的正面建构——从受众接受的角度[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7 袁金龙;黄曼曼;;安徽省服饰传播媒介的发展现状及建议[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8 郑碧强;;城市女性白领整容时尚消费的社会学解读[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9 赵迪;王德海;;受众本位论视角下的参与式农业推广[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1期
10 程德安;;传播学中的商标[J];中华商标;2006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莹;;博物馆场馆虚拟现实展示中的对话与反馈[A];创意科技助力数字博物馆[C];2011年
2 畅引婷;;符号运用策略对女性主义传播效应的影响——以父权制概念的意义阐释为例[A];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会“社会建设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魏婷;;煤矿安全信息传播中的新思考[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王珊珊;;世界语与跨文化传播[A];2008学术前沿论坛·科学发展:社会秩序与价值建构——纪念改革开放30年论文集(下卷)[C];2008年
5 李建伟;;版权贸易中的编辑角色[A];中国编辑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赵婧;;“读图时代”是真实存在还是拟态环境[A];中国编辑研究(2006)[C];2007年
7 魏玉山;;国外新闻出版国家监管体制[A];中国编辑研究(2006)[C];2007年
8 于翠玲;;中国编辑学与西方媒介论的比较[A];中国编辑研究(2008)[C];2009年
9 罗以澄;夏倩芳;;他国形象误读:在多维视野中观察[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10 孙信茹;;传媒与民俗生活变迁——甘庄的个案分析[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下册)[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仇贤根;外宣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杨雪莲;传播学视角下的外宣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张志辉;网络条件下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钟希明;介入公共场域的知识分子写作[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董素青;消费电视[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君玲;网络表达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7 徐艳;社会公正视角下的农民工报道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黄永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肖芳;推进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龚茂富;青城派武术生存现状及传播方式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颖慧;秦潇;;论政府网络舆论危机的生成与应对[J];昌吉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2 郑丽勇;;媒介影响力乘法指数及其效度分析[J];当代传播;2010年06期
3 郭颖;;微博传播的影响力及其发展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2年02期
4 赵红艳;;微博在“两会”中的影响力及社会效应分析[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2年02期
5 刘建;;新浪微博用户体验及传播影响力分析[J];出版参考;2011年36期
6 范柏乃,单世涛,陆长生;城市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筛选方法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2年06期
7 吴姗姗;;微博客与微型学习的契合[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8 马俊;周刚;许斌;黄永忠;;基于个人属性特征的微博用户影响力分析[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3年08期
9 范柏乃,朱华;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和实际测度[J];政治学研究;2005年01期
10 高承实;荣星;陈越;;微博舆情监测指标体系研究[J];情报杂志;2011年09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华;强化广告引人注意和记忆的功能[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2 杨力;;浅谈摄影图像的传播效果[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年21期
3 刘书亮;;微电影的传播效果及相关因素分析[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4 范雨竹;周安平;;群体主持艺术的价值及教学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年09期
5 文艺萍;;过度广告及其有效规避[J];金田(励志);2012年12期
6 黄鸿业;;大学生掌媒虚拟社交的传播效果分析[J];东南传播;2014年07期
7 徐信华;;论中共早期报刊的传播效果[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8 潘永乐;媒介自由、媒介控制及传播效果略论———从SARS看媒介作为[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9 曾耀农;丁千;;传播效果美学分析[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10 薛洪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效果形成过程探析[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隋s,
本文编号:9111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911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