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使人格完美和谐的教育
本文关键词:美育:使人格完美和谐的教育
更多相关文章: 学生审美 和谐发展 全面深化改革 中国教育 审美素质 艺术技能 教育心理学家 教育实践 模式基础 人生价值观
【摘要】:正"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与人文素质",这一出现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的话语,精当地肯定和阐释了美育的育人功能,精准地揭示了当前中国教育最薄弱、最痛楚之处,也点燃了教育界久违的对美育及其教学的探索热情。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西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西南大学美育研究中心;
【关键词】: 学生审美;和谐发展;全面深化改革;中国教育;审美素质;艺术技能;教育心理学家;教育实践;模式基础;人生价值观;
【分类号】:G40-014
【正文快照】: “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与人文的“完美人格”,或“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素质”,这一出现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完”,就是全面;“美”,就是和谐。《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当今中国明确以建立“和谐社会”与“和中的话语,精当地肯定和阐释了美育的育人谐世界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施建业;和谐——最高的审美理想[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2 王登峰;黄希庭;;自我和谐与社会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心理学解读[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沐林林;王文娟;袁娜娜;;医学生社交焦虑、自我和谐及其关系的研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2 胡志强,刘仲林;对称臻美在规范场理论创造中的作用——从J.C.Maxwell、A.Einstein到杨振宁[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3 王苏君;;论审美体验的个体心理发生[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9期
4 欧阳友权;现代科技文明的人文哲学[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5 计国菊;;科学与人文融合视角下素质教育的境界研究[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6 宋琳;;论科学美在科学发现中的作用[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7 丁德富;;论美育在人格构建中的作用[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8 孙丽璐;;移民文化适应中的代际现象[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2年06期
9 赵阳;;关于当代大学生自我和谐的思考[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10 马雷;;论科学的经验简洁性[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瑞;;和谐社会目标下的心理和谐构建——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2 赵伶俐;;审美认知:美学与认知心理学的联姻[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王志芳;;简单性维度下科学的真与美[A];首届、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获奖文集[C];2009年
4 郭志峰;;大学生自我心理对社会和谐评价影响的研究[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5 孟秀红;何成森;;大学生自我和谐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性[A];第二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崇莲;广东省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邵二辉;西南少数民族和谐人格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张瑞星;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方法探索[D];郑州大学;2011年
4 李小博;科学修辞学研究[D];山西大学;2004年
5 张建;立美教育认识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肖映胜;“和谐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体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7 许超;现代包装设计尺度论[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8 毛天虹;创造视角下的两种文化交融[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9 刘邦惠;精神病态男性罪犯自我的特点[D];西南大学;2008年
10 徐瑛;《内经》理论体系的科学美学思想[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媛;论科学创造中的审美活动[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丁玮;培训职业人士心理控制源、自我和谐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青华;社会幸福感心理结构的跨群体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4 赵玲莉;数字化时代下艺术审美泛化趋向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刘芸利;为敷衍的美育与为人生的美育[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6 薛蕾;工读学校学生自我和谐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沙鸥;关于科学划界标准问题的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8 黄昊;自然科学研究中的审美活动初探[D];复旦大学;2011年
9 马沙沙;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中的审美问题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10 康芬艳;背景变量和应对方式在生活事件与自我和谐及心理健康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登峰;崔红;;中国基层党政领导干部的胜任特征与跨文化比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2 黄希庭;再谈人格研究的中国化[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3 王登峰;崔红;;中国基层党政领导干部的工作绩效结构[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王登峰;崔红;;人格维度与行为抑制的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2006年01期
5 林崇德,,俞国良;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过程和道路[J];心理科学;1996年04期
6 王登峰,侯玉波;“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学术研讨会纪要[J];心理学探新;2005年01期
7 王春福;;构建和谐社会与完善利益表达机制[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6年03期
8 王登峰;自我和谐量表的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4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芳;那宇;;音乐教学对学生审美能力的促进作用[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2 罗婷;;加强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3 "促进小学生审美体验发展的研究"课题组;;促进小学生审美体验的研究与实践[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9年03期
4 王海芝;;以美术教育促进学生审美能力提高[J];美术大观;2012年05期
5 王涛;;浅议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2年27期
6 毛雪莉;;论美术教学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科技创新导报;2012年21期
7 黄金刚;;浅谈职高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上);2013年11期
8 赵凯锋;;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J];辅导员;2014年09期
9 王艳红;;浅谈小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与提高[J];小学教学参考;2006年30期
10 宋亚萍;;浅谈健美操对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作用[J];教学月刊(中学版下);2006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京海;;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A];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荟萃(上卷一)[C];2005年
2 刘健;;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3 梁秀格;;加强合唱指挥中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A];第六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1年
4 莫新桂;;转变教学观念 培养审美能力[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3卷)[C];2010年
5 王瑞;;校园艺术节—请柬设计与制作[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第一届教学设计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杨家岭福州希望小学 马思军;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N];延安日报;2010年
2 梁园区观堂二中 高声波;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N];学知报;2011年
3 湘桥区实验学校 周雪钿;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情趣[N];潮州日报;2008年
4 河北省邯郸市第十一中学 刘强;浅谈中学生的审美教育[N];邯郸日报;2008年
5 尹杰;以审美体验为核心 提高学生审美情趣[N];光明日报;2001年
6 记者 孙鹏飞 见习记者 郑绪e
本文编号:9119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911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