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犹太社团—美国学校大屠杀教育的主要推动力

发布时间:2017-10-03 11:33

  本文关键词:犹太社团—美国学校大屠杀教育的主要推动力


  更多相关文章: 大屠杀教育 美国犹太社团 推动作用


【摘要】:犹太大屠杀作为在人类历史上的惨无人道的悲剧,不仅是对世界犹太人民带来致命的打击,同时也对世界人民带来深刻的反省。二战结束以后,世界不同地区和国家都有纪念和缅怀犹太大屠杀的活动。但美国在犹太大屠杀的教育和纪念上的关注和重视尤为突出,特别是美国学校大屠杀教育的兴起和繁荣。很多人认为,,美国学校大屠杀教育兴起的根本原因是美国政府的支持和美国民众的觉醒和对战争的缅怀。本文通过对美国学校大屠杀教育的深入研究,发现美国学校大屠杀教育的发展表面看来是美国教育政策的表现,实质是美国犹太社团通过各方努力实现它们利益和目标的结果。它们从资金,学术和政策上来唤起美国政府和民众对大屠杀教育的支持,成为美国学校大屠杀教育的主要推动力。 本文分为三章,将分别从资金支持,学术支持,政策争取三个方面分析,美国犹太社团在美国学校大屠杀教育中发挥的关键作用。第一章为犹太社团对美国学校大屠杀教育的资金援助,在本章中作者将对推动大屠杀教育的资金来源,以及美国犹太社团如何对美国学校大屠杀教育的老师,学生以及大屠杀课程的发展提供资金援助进行深入的分析。第二章为美国犹太社团对大屠杀教育的学术支持。第三章为美国犹太社团对美国大屠杀教育在争取美国政府的政策支持上做出的努力。这一章将分别从美国犹太社团对美国联邦政府和美国州政府对大屠杀教育的政策的影响来说明。通过对美国犹太社团主导作用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清晰的帮助我们理解在美国,犹太社团是如何通过努力实现本利益团体的利益和目标。美国学校大屠杀教育的发展同时也给中国国内南京大屠杀教育的推进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大屠杀教育 美国犹太社团 推动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571.2;K152-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Acknowledgements6-7
  • TABLE OF CONTENTS7-8
  • Introduction8-17
  • 0.1. Background Information8-11
  • 0.2.Literature Review11-14
  • 0.3.Main Content14-17
  • Chapter One Financial Supports17-34
  • 1.1.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Holocaust Education in American Schools--1960sOnward18-26
  • 1.1.1 Early Ignorance of Holocaust Education among American Jews20-23
  • 1.1.2 Development of Holocaust Education in American schools23-26
  • 1.2 Holocaust Education Fund Raising26-28
  • 1.3 Fund Distribution28-34
  • 1.3.1 Financial Supports to Holocaust Educators28-30
  • 1.3.2. Financial Supports to Students30-32
  • 1.3.3. Financial Supports to Holocaust Curriculum Setting32-34
  • Chapter Two Academic Supports34-44
  • 2.1. Efforts from American Jewish Scholars35-38
  • 2.2 Efforts in Holocaust Curriculum Setting38-41
  • 2.3. Holocaust Survivors as Teaching Sources41-44
  • Chapter Three Policy Supports44-55
  • 3.1 Gaining Supports from Federal Government44-49
  • 3.2. Gaining Supports from Local Governments49-52
  • 3.3. Holocaust Memorial Museum—a Case Study52-55
  • Conclusion55-59
  • Work Cited59-6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慧媛;大屠杀与成理爱情故事的逻辑悖理何在?——为影片《南京大屠杀》的导演说几句公道话[J];电影评介;1996年06期

2 吴晓东;“记忆的暗杀者”[J];读书;2000年07期

3 史洛;大屠杀之夜的《报告》[J];档案与史学;2002年02期

4 经盛鸿;侵华日军对南京“文化大屠杀”述论[J];江海学刊;2004年05期

5 沙蕙;;卢旺达大屠杀十周年祭——《卢旺达饭店》观影笔记[J];天涯;2006年01期

6 孙克复;旅顺大屠杀惨案新证[J];清史研究;1994年04期

7 梵璎;又见“鬼子兵”[J];中国戏剧;1999年05期

8 Ken Scarlett,万华;承载历史伤痛的创作──二战被害犹太人纪念碑作品巡视[J];美苑;2001年01期

9 孟樵;读者来信[J];炎黄春秋;2004年04期

10 翟宇;彭勃;;卡廷森林大屠杀[J];百科知识;2007年1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丽娟;;《二手烟》中扭曲的母爱[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孙玉玲;;日本帝国主义对辽宁人民大屠杀的暴行[A];抗日战争史及史料研究(一)——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3 李蕊珍;;震惊淞沪的日军青东大屠杀以及抗日军民的殊死斗争[A];上海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李天锡;;从泉州侨乡族谱看海外华侨的不幸遭遇[A];《谱牒研究与华侨华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朱幻洲;;五卅情缘[A];老兵话当年(第十辑)[C];2006年

6 林文静;;罗莎的自我——从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读小说《大披肩》[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傅波;;平顶山惨案与日本的罪责意识——平顶山惨案72周年祭[A];江桥抗战及近代中日关系研究(上)[C];2004年

8 颜蓓蕾;;浅析《微光闪烁世界的继承者》逃避主题[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周建漳;;从叙述文本到历史经验——近三十年来西方历史哲学的新发展[A];全国“当代西方哲学的新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10 经盛鸿;;不屈的南京民众——沦陷时期南京市民的自发抗日斗争[A];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下卷)[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湘江;潘基文:努力宣传“人人享有尊严和公正”[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2 记者杨志望;安理会谴责刚果(金)大屠杀[N];人民日报;2003年

3 记者 丁喜刚;卢旺达总统指责西方对大屠杀袖手旁观[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4 邵馨莲;大声念出遇难者名字,以色列以此不忘纳粹暴行[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5 任意;大屠杀中诞生的音乐:60余载后再品生命咏叹[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6 赵卓昀;伊朗总统:有人不让我去看世界杯[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7 ;柏林开建“大屠杀纪念碑林”[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8 ;62年后,大屠杀幸存者机场重逢救命“天使”[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9 记者 郑汉根;让学生知道大屠杀历史[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10 特约撰稿人 钟志清;写作是了解人生的一种方式[N];中华读书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舒明;大屠杀记忆和美国外交[D];复旦大学;2011年

2 申劲松;后大屠杀意识中的犹太维系与普世化反思[D];西南大学;2013年

3 胡越;身份与写作——德语国家年轻一代犹太裔作家叙事作品研究[D];北京大学;2009年

4 周发财;鲍曼社会理论对现代性的反思[D];复旦大学;2008年

5 郭台辉;齐格蒙特·鲍曼思想中的个体与政治[D];复旦大学;2006年

6 朴玉;于流散中书写身份认同[D];吉林大学;2008年

7 赖国栋;历史记忆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8 丁玫;艾·巴·辛格小说中的创伤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9 曾传芳;叙事策略与历史重构[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10 陈娴;种族的记忆,文学的救赎[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甄密密;基于建筑现象学的大屠杀纪念馆设计初探[D];北京建筑大学;2013年

2 史今;大屠杀纪念馆在美国大屠杀教育中的角色[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4年

3 包丽丽;亚美尼亚大屠杀问题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4 万敏;从独特性到普世性[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4年

5 朱祥;试析1915-1917年亚美尼亚大屠杀及其影响[D];西北大学;2011年

6 林梅玉;犹太社团—美国学校大屠杀教育的主要推动力[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4年

7 刘丽娟;纳粹德国的知识分子与大屠杀[D];郑州大学;2013年

8 邹芝;英国绥靖政策再探讨[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9 王志鑫;维希政府对犹太人的迫害及原因探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蔡玉文;去神话与“另一种”记忆中的“大屠杀”[D];四川外语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9649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9649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6c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