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体制论文 >

基于概念图理论的关卡式移动教育游戏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9 19:29

  本文关键词:基于概念图理论的关卡式移动教育游戏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移动教育游戏 游戏关卡 概念图 移动学习 教育游戏


【摘要】: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移动智能终端的迅速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尝试通过移动设备来获取知识。移动教育游戏作为移动环境下教育游戏与移动学习的有机结合,不仅扩展了教育游戏使用的广度,使基于游戏的学习可以随时随地的发生,而且弥补了移动学习效率低下的不足,为移动学习资源的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利用游戏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可以提高移动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沉浸感,有效克服学习环境对学习者的干扰,提升学习者的参与度和专注度,因此,移动教育游戏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通过对国内外移动教育游戏研究现状的分析可知,目前移动教育游戏的研究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移动教育游戏的概念界定不清、移动教育游戏的研究重实现而轻设计导致理论研究不足、移动教育游戏没能很好的体现移动特性、移动教育游戏开发平台过于单一等。基于此,本文对移动教育游戏的特征和设计需求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其主要的研究工作如下:(1)分析移动教育游戏的相关概念及特点,通过对比移动教育游戏与移动学习、教育游戏、移动游戏之间的关系,确定了移动教育游戏的概念和特征,总结了移动教育游戏设计的支撑理论。(2)根据移动教育游戏的特征和需求,本文提出了基于概念图理论的关卡式移动教育游戏的设计思想。通过对比移动教育游戏的设计需求、游戏关卡的特点和概念图理论的功能,对基于概念图理论的关卡式移动教育游戏设计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在设计思想的指导下,本文又详细阐述了基于概念图理论的关卡式移动教育游戏的设计原则、设计策略和设计流程。(3)以西师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内容为设计对象,依据移动教育游戏的设计思想、设计原则、设计策略和设计流程,对案例游戏进行了详细的教学设计和游戏设计,同时通过GameMei游戏制作平台,完成了游戏的具体实现,开发了一款名为《解救悟空》的移动教育游戏,进而验证了本文设计思想和设计过程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关键词】:移动教育游戏 游戏关卡 概念图 移动学习 教育游戏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434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英文摘要6-10
  • 1 绪论10-21
  • 1.1 研究背景10-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8
  • 1.2.1 境外研究现状12-13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3-18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18-19
  • 1.3.1 研究目的18
  • 1.3.2 研究意义18-19
  • 1.4 研究内容19
  • 1.5 论文组织结构19-20
  • 1.6 本章小结20-21
  • 2 移动教育游戏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21-30
  • 2.1 移动教育游戏的相关概念21-27
  • 2.1.1 移动学习21-22
  • 2.1.2 教育游戏22-24
  • 2.1.3 移动游戏24-25
  • 2.1.4 移动教育游戏25-27
  • 2.2 移动教育游戏的支撑理论27-29
  • 2.2.1 学习动机理论27
  • 2.2.2 心流理论27-28
  • 2.2.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28-29
  • 2.2.4 自我决定理论29
  • 2.3 本章小结29-30
  • 3 基于概念图理论的关卡式移动教育游戏分析30-42
  • 3.1 基于概念图理论的关卡式移动教育游戏可行性分析30-35
  • 3.1.1 游戏关卡30-32
  • 3.1.2 概念图理论32-33
  • 3.1.3 基于概念图理论的关卡式移动教育游戏可行性分析33-35
  • 3.2 基于概念图理论的关卡式移动教育游戏设计分析35-41
  • 3.2.1 基于概念图理论的关卡式移动教育游戏设计原则35-36
  • 3.2.2 基于概念图理论的关卡式移动教育游戏设计策略36-39
  • 3.2.3 基于概念图理论的关卡式移动教育游戏设计流程39-41
  • 3.3 本章小结41-42
  • 4 基于概念图理论的关卡式移动教育游戏的案例设计42-51
  • 4.1 基于概念图理论的关卡式移动教育游戏的教学设计42-46
  • 4.1.1 教学目标分析42-43
  • 4.1.2 教学内容分析43
  • 4.1.3 学习者特征分析43-45
  • 4.1.4 教学内容离散化45
  • 4.1.5 概念序列的构建45-46
  • 4.2 基于概念图理论的关卡式移动教育游戏的游戏设计46-49
  • 4.2.1 游戏情境设计46-47
  • 4.2.2 游戏关卡设计47-48
  • 4.2.3 游戏规则及激励机制设计48-49
  • 4.2.4 游戏交互设计49
  • 4.3 本章小结49-51
  • 5 基于概念图理论的关卡式移动教育游戏的案例实现51-61
  • 5.1 开发工具的选择与介绍51-53
  • 5.1.1 开发工具的选择51
  • 5.1.2 开发平台的介绍51-53
  • 5.2 游戏资源的制作53-56
  • 5.3 游戏功能的实现56-59
  • 5.3.1 游戏情境的实现56-57
  • 5.3.2 游戏关卡的实现57-59
  • 5.4 游戏的跨平台测试59-60
  • 5.5 本章小结60-61
  • 6 总结与展望61-63
  • 6.1 总结61-62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62-63
  • 参考文献63-67
  •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67-68
  • 致谢6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森林;教育游戏产业研究报告[J];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22期

2 张涛;李兴保;;教育游戏激励体制浅析[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5年10期

3 蔡进;赵呈领;;浅谈我国教育游戏的现状、问题及开发原则[J];教育信息化;2005年14期

4 陈德祥;;教育游戏——网络游戏与教育的结合[J];琼州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5 赵海兰;祝智庭;;教育游戏的国际研究动向及其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06年07期

6 李莉莉;石忠;;教育游戏激活你的智力和潜能[J];教育信息化;2006年16期

7 方芳;顾惠忠;;我国教育游戏现状分析[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04期

8 李乐;王昌伟;胡乡秋;;对开展教育游戏的几点建议[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9 赵瑜;宋维红;;“教育游戏”国内研究现状概述[J];软件导刊;2007年16期

10 张文兰;刘俊生;;教育游戏的本质与价值审思——从游戏视角看教育与游戏的结合[J];开放教育研究;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解素敏;;基于设计的研究范式在教育游戏研究中的应用[A];信息技术环境构建与教学应用[C];2009年

2 杨秋;;从教育和游戏的关系探析博物馆教育游戏的意蕴[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论坛暨第十八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王路路;陈昌云;孙璐;陈凯;;因特网上化学游戏教育资源的分类与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7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4 杨瑞浮;;如何扭转幼儿教育游戏缺失的现象[A];2012年幼儿教师专业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5 程合民;;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A];2014年5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书乐;教育游戏,让网游远离“妖魔化”[N];中国文化报;2007年

2 王晓明;教育游戏寓教于乐[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李雪昆;在互动游戏中学习 在健康网络中成长[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4 YMG记者 苗春雷 通讯员 尹爱华 崔潇文;法德共进 擦亮三城联创品牌[N];烟台日报;2014年

5 吉文;国天科技产品亮相网博会[N];科技日报;2007年

6 藜芙荷;英出版商拼抢数字教学市场[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7 靳晓燕 点评 北师大教育技术学院副教授 张进宝;十大新技术 教育大变样[N];光明日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晴晴;教育游戏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古锐;教育游戏中的情感体验设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3 吴德胜;基于激励机制的教育游戏在考试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4 史忠翠;教育游戏的理论研究与应用[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5 逄博;教育游戏设计方法与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涛;电脑教育游戏激励机制分析[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7 陈小君;教育游戏的学习环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谊群;大学生应用教育游戏现状调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弦;网络游戏的教育价值及其对教育游戏发展的启示[D];河南大学;2012年

10 赵阳;教育游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020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10020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e3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