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体制论文 >

农村教师乡土意识及其养成

发布时间:2018-07-01 09:15

  本文选题:农村教师 + 乡土意识 ; 参考:《当代教育与文化》2017年04期


【摘要】:乡土意识是指个体基于自身经验对乡土文化自觉、能动的反映,具体表现为乡土感知意识、文化坚守意识、朴实求真意识和同乡凝聚意识。它是农村教师保存教育本真价值的重要依靠,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力量支撑。受城镇化和多元文化影响,农村教师乡土经验感知趋于模糊,乡土文化情结有所动摇,乡土教学意蕴相对弱化,师生乡土纽带作用虚化。通过自我审视、中正态度、求真求实、复归人师等措施来促其乡土意识的养成与深化。
[Abstract]:Local consciousness refers to the individual's reflection of the local culture consciousness and initiative based on his own experience, which is manifested in the local sense of perception, cultural adherence consciousness, simple sense of truth and condense consciousness of fellow countrymen. It is not only the important support for rural teachers to preserve the true value of education, but also the strength suppor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countrysid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urbanization and multiculturalism, rural teachers' perception of local experience tends to be blurred, local cultural complex is shaken, the meaning of local teaching is relatively weakened, and the role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local ties is empty. Through self-examination, Zhongzheng attitude, truthfulness and truthfulness, returning to the teacher and other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cultivation and deepening of their local consciousness.
【作者单位】: 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国家一般项目“农村中学生乡土文化教育认同研究”(BHA150079)
【分类号】:G52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宫振胜;;教师在教育创新中的困境与突围[J];上海教育科研;2016年07期

2 袁丹;靳玉乐;;教师角色嬗变与教学个性展现[J];中国教育学刊;2016年06期

3 程猛;;从“一村之师”到“一校之师”——H村三代农村教师口述史[J];上海教育科研;2016年04期

4 刘云杉;;“悬浮的孤岛”及其突围——再认识中国乡村教育[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年01期

5 沈晓燕;李长吉;;农村中小学教师地方性知识的现状调查及思考[J];上海教育科研;2014年03期

6 张虹;刘建银;;“国培计划”实施中农村小学教师的培训需求分析——以重庆市农村小学教师培训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年11期

7 葛孝亿;;农村教师专业发展范式转换——“地方性知识”的视角[J];中国教育学刊;2012年03期

8 狄金华;;乡村巨变:社会转型还是国家转型?——从《乡土中国》到《新乡土中国》再到《乡村社会关键词》[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9 苏春景;张济洲;;从农村教师教育现状调查看地方高师课程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2010年08期

10 高晓明;王根顺;;我国农村教育的透视与反思[J];教育探索;2010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纪德奎;黄宇飞;;农村教师乡土意识及其养成[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7年04期

2 陈环;;“国培计划”中农村特岗教师培训的调查研究——以中西部乡村教师访名校培训项目(小学英语特岗教师)为例[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年04期

3 刘文霞;;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特征及定位[J];决策与信息;2017年06期

4 刘灿群;;农村教师乡土知识发展现状的调查与研究——以湖南省为例[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年05期

5 谢丽丽;;读书“性价比”与底层社会的再生产——基于G县河乡的经验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3期

6 胡勇;明庆华;;基于后现代知识范式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年13期

7 徐哲;刘耀龙;翟梅花;苏雅琴;;中小学教师“国培计划”国内研究述评[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7年05期

8 陈丽华;;传统与创新的对话[J];考试周刊;2017年34期

9 任梦;谢非;;“国培计划”参训村小教师培训需求调研──以“云南村小教师访名校”国培项目为例[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03期

10 刘远杰;;城乡教育共生:一项教育哲学探索[J];教育学术月刊;2017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艳华;;后现代社会理论对现代社会理论的批判及其启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

2 周远清;;先导·悄然兴起·灵魂[J];重庆高教研究;2015年01期

3 阎光才;;谁的大学?最后的教授?[J];读书;2013年11期

4 孙颖;陶玉婷;;特岗计划的现实困境与破解思路[J];中国教育学刊;2012年07期

5 李长吉;;论农村教师的地方性知识[J];教育研究;2012年06期

6 谢小平;;符码、分类与架构:符码理论的主要思想及学术争辩[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7 李长吉;;农村教师: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兼论农村教师的知识分子身份[J];教师教育研究;2011年01期

8 魏峰;;从熟人到陌生人:农村小学教师的角色转变[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9 马戎;;如何思考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乡土教材建设[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年01期

10 吴晓蓉;;我国民族地区学校教育质量提升对策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09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学峰;;叶落枫丹归故乡——试论陈西滢的乡土意识[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9期

2 吴学峰;;浅述陈西滢的乡土意识[J];文教资料;2009年22期

3 刘艳;;浅谈农村孩子乡土意识的培养[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3年04期

4 陶君;刘鹗;;论中国当代西南少数民族诗歌中的乡土意识[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10期

5 李徽昭;;论“乡土意识”及其本土价值[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6 彭大庆;;思想之慧与乡土意识——黄永玉散文的文化选择[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7 杨贞梅;;乡土意识观照下的“笨花”[J];西安社会科学;2010年06期

8 方宝璋;论闽台宗族乡土意识中的亲和力与排他性[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9 赵晓丽 ,屈长江;论福克纳乡土意识中的自然[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89年01期

10 戴亚波;;在儿童工作室中萌发幼儿的乡土意识[J];才智;2010年1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博士生导师 汪涌豪;中国文化中的乡土意识与情怀[N];文汇报;2010年



本文编号:20872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20872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2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