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体制论文 >

符号教育学论纲

发布时间:2018-07-15 14:35
【摘要】:符号教育学是以符号学为工具研究教育现象和问题的教育流派。符号教育学者在教育符号域(教育情境和教育活动)中观察和解释符号及其意义,探究教育符号行为的心理动机、意义及其各种指号关系中的认知和释义过程,并通过对符号的研究来认知教育现象和思考教育问题,从符号学视角描述、解释、预测、改进教育。符号教育学体系的纵向结构含原理层、规范层、实践层。符号教育学的研究重点有符号中的教育、教育中的符号、符号与教育的关系。符号教育化和教育符号化是符号教育学的两大走向。
[Abstract]:Symbolic pedagogy is a school of education which studies the phenomena and problems of education by means of semiotics.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al symbols (educational context and educational activities), the scholars of symbolic education observe and explain the symbols and their meanings, and probe into the psychological motives, meanings and the cognitive and interpretative processes i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m. And through the study of symbols to recognize the phenomenon of education and to think about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emiotics to describe, explain, predict and improve education. The longitudinal structure of symbolic pedagogy system consists of principle layer, norm layer and practice layer. The research emphasis of symbolic pedagogy is the education in symbol, the symbol in education, the relation between symbol and education. Symbolic education and education symbolization are two major trends of symbolic pedagogy.
【作者单位】: 岭南师范学院粤西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基金】:广东省教育厅项目(2014GXJK119) 岭南师范学院校级项目(ZW1303、QW1308、LSJG019)
【分类号】:G40-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常亚慧,刘要悟;教育学的未来发展[J];教育评论;2000年02期

2 赵蒙成;教育学的迷惘[J];读书;2001年05期

3 柳士彬;对教育学科学性的反思与重构[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4 梁清,卢艳红;文化转型与教育学自觉[J];现代教育科学;2004年11期

5 岳伟;中国教育学研究的反思与方向定位[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年01期

6 马凤岐;应重视教育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J];煤炭高等教育;2005年02期

7 刘伟芳;我国教育学研究对象的历时考察与现时探讨[J];当代教育科学;2005年13期

8 檀传宝;什么是“发展教育学”?——关于发展教育学及其研究的若干设想[J];教育学报;2005年03期

9 左敏,李敏;浅析教育学研究热点[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10期

10 李冲锋;;试论教育学利益[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石芳芳;;浅谈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及发展趋向[A];2014年9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2 肖绍明;;教育学的话语分析转向[A];教育领导研究(第二辑)[C];2012年

3 戴大明;;“格物”新释及其教育学启示[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卜玉华;;试论人文学科领域中的教育学尺度[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5 吴学谋;郭定和;;从泛系观看科技教育创新——泛系教育学论略[A];海峡两岸面向21世纪科技教育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亚棣;教育学的本土化与国际化[N];光明日报;2004年

2 王兆t,

本文编号:21243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21243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8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