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体制论文 >

大学生压力知觉与社交网站问题性使用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发布时间:2018-09-15 07:05
【摘要】:近年来,随着移动网络技术的大面积覆盖,尤其是4G技术的发展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社交网络越来越受到全球的青睐,其发展速度之快、传播范围之广已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潮流。现有的社交网站种类众多,在国外主要有Facebook和Twitter,在国内则主要有微信、微博、QQ等,其中微信已经成为最受欢迎的社交网站,尤其是在大学生群体中。一方面,社交网站能够使人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更加便利,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使用者的心理健康;另一方面不合理地使用社交网站却能对个体的心理健康造成极大的损害,甚至导致其出现社交网站问题性使用或成瘾。虽然,近些年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从心理学的角度对社交网站问题性使用进行了研究,但是,已有的研究几乎都只集中在社交网站问题性使用的消极后果上,而关于是何种原因导致了社交网站问题性使用,即社交网站问题性使用的风险性和保护性因素的研究却屈指可数。因此,为了对社交网站问题性使用进行科学预防和有效控制,非常有必要对社交网站问题性使用的影响因素及其内部作用机制进行深入探讨。本研究旨在以微信问题性使用为例,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来同时考察风险性因素(压力知觉、消极情绪)和保护性因素(心理韧性、社会支持)对大学生社交网站问题性使用的影响及其内部作用机制。本研究采用《压力知觉量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状态焦虑量表》、《Connor Davidson心理韧性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社交网站入侵量表(微信版)》,对重庆市三所高校的641名全日制大学生(Mage=19.90,SD=1.370)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压力知觉、消极情绪(抑郁和焦虑)与社交网站问题性使用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压力知觉与消极情绪之间同样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2)消极情绪在压力知觉和社交网站问题性使用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即压力知觉完全通过消极情绪对社交网站问题性使用产生间接影响。(3)心理韧性、社会支持均与压力知觉、消极情绪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而与社交网站问题性使用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4)心理韧性是消极情绪中介压力知觉与社交网站问题性使用之间关系的调节变量,心理韧性调节了中介过程的前半路径。具体而言,压力知觉对消极情绪的影响,随特质心理韧性水平的增加而降低。(5)社会支持在压力知觉通过消极情绪对社交网站问题性使用产生间接影响的关系中不起调节作用。总之,本文主要研究了大学生社交网站问题性使用的风险性和保护性因素及其内部作用机制,提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揭示了压力知觉 怎样‖影响大学生的社交网站问题性使用以及这种影响 何时‖更强或更弱,从而能够更好地对大学生社交网站问题性使用进行科学预防和有效控制,也可以为心理咨询领域的相关工作者在对大学生压力应对和社交网站问题性使用及相关情绪、行为问题方面进行干预研究时提供新的视角。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B84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碧碧;张彦彦;;大学生心理韧性与网络成瘾: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6年08期

2 汤淑媛;高峰强;;大学生羞怯与网络成瘾: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年01期

3 黄琳;;大学生微信使用现状、特点及对策分析——基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调查[J];南方论刊;2016年01期

4 巩彦平;胡瑜;;大学生网络成瘾及其与社会支持、心理韧性的关系[J];晋中学院学报;2015年06期

5 张荷花;;微信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研究[J];传播与版权;2015年09期

6 陈武;李董平;鲍振宙;闫昱文;周宗奎;;亲子依恋与青少年的问题性网络使用: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心理学报;2015年05期

7 廖军和;李志勇;欧阳儒阳;左春荣;李相南;沈丹琦;;贫困大学生压力知觉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特殊教育;2015年05期

8 张金健;;压力知觉、手机使用动机和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关系[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5年02期

9 任亮宝;王红霞;;大学生心理韧性、负性情绪与幸福感关系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年01期

10 王威扬;李多;;大学生压力知觉、心理弹性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J];学理论;2015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魏华;压力对网络成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2 王慧贤;社交网络媒体平台用户参与激励机制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晶晶;大学生社交媒体的使用情况、社会支持与社交焦虑的关系及其情绪启动效应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5年

2 黄思思;大学生压力知觉、应对方式和自我分化的关系及对抑郁的作用[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3 张治;大学生在社交网络使用中的印象管理策略及其影响因素[D];郑州大学;2015年

4 闫新慰;压力知觉与青少年抑郁的关系[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5 周敏;大学生心理韧性、核心自我评价与抑郁、焦虑情绪的关系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6 刘凤云;高职大学生手机使用依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7 路晓倩;本科毕业生就业压力、心理弹性与焦虑水平的关系研究[D];广州大学;2011年

8 欧阳文锋;衡阳地区医护人员消极情绪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9 高登峰;大学生学习压力、心理弹性、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10 张洁;知识型员工消极情绪来源及管理策略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2441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22441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05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