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体制论文 >

朱熹德育思想对当代德育文化根基构建的价值

发布时间:2018-11-01 17:55
【摘要】:社会的稳定发展离不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道德教育有助于我国精神文明的发展,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唤醒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基因有助于共建优秀中华文明形象,最终实现我们伟大的中国梦。朱熹的德育思想是对先秦、两汉以及隋唐儒家的德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对宋代理学的借鉴与弘扬。通过对国内外朱熹德育思想的相关专著和期刊论文的研究,有助于深刻领悟朱熹德育思想的精髓。论文对朱熹德育思想理论联系实际并进行创新性探索,通过文献研究法、文本解释法等研究方法,详细剖析朱熹的德育思想,以及朱熹德育思想对当代德育文化根基构建的价值。中国当代德育失衡的现象使我们深思,道德教育的落实更是困境重重,通过追溯历史、追溯我国传统的优秀德育文化根基来找寻解决德育困境的办法,儒家的德育思想有助于解决当今的道德困境,朱熹德育思想是在儒家德育思想的基础之上进行系统的完善,已经形成其独具特色的德育体系,有助于后人学习借鉴。朱熹一生执着于书院教学,为其德育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实践经验和现实依据。朱熹德育思想的内容广泛,本文着重探讨了朱熹德育思想内涵中的目的论、阶段论、方法论及其对当今德育文化根基构建的价值。首先分析了朱熹德育思想的目的论,朱熹以"明人伦"作为教育目标,把培养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的孝子、贤君、忠臣和能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才作为德育的目的,希望培养"圣人"人格和达到"仁"的道德境界,并主张完整的人格教育,即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并学以致用来变化气质;再分析朱熹德育思想的阶段论,朱熹根据年龄和心理接受能力的不同,将不同的侧重点分配到不同的阶段教学,将教育分为童蒙教育、小学教育、大学教育三个阶段,并形成连续统一的整体,这个目标的达成是漫长的循序渐进、积少成多的过程,最终形成"变化气质";最后探究朱熹德育思想的方法论,朱熹经过长期的研究与教学实践总结出了引导与制约相结合、知行合一、道德与智慧相结合的道德教育方法以及穷理尽性、居敬、持志、存养、省察、践行、博学的道德修养方法,有助于社会、学校和家庭的道德教育工作的开展,对个人道德修养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对我国当代德育文化根基的构建具有重要的价值。最后一章论述了朱熹德育思想如何构建当代德育文化根基,以及构建当代德育文化根基的价值,分别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展开,并结合朱熹德育思想的基本内涵中目的论、阶段论、方法论进行探究。包括对朱熹德育思想的弘扬,以及弘扬朱熹德育思想的具体方法。我们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朱熹德育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德育思想为我国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增添精神动力,起到正风气、树新风的精神支撑作用。论文通过以上内容论述朱熹德育思想对当代德育文化根基构建的价值,朱熹德育思想指引我们树立正确的德育目标,运用正确的德育方法,走正确的德育途径来构建我国的德育文化根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这不仅是对两千多年来孔子、朱熹等先贤以德立人、以德兴业、以德治国等传统伦理观的回应,更是对中国博大精深优秀传统文化的尊重。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是涵养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并对我们提升道德修养提供了借鉴。重视道德教育,培养民众用正确的道德标准作为最基本的要求来构筑自身坚定的道德根基,社会的文明便会迈出一大步。儒家伦理学思想为我国道德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文化基础。虽然时代在变迁、社会在进步,但是儒家伦理学思想一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和时代价值。朱熹的德育思想对当代德育文化根基构建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因此,本文通过借鉴我国儒家教育家朱熹的德育思想,来构建当代德育的文化根基,对于当前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G40-0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勤春;;西方国家的德育思想及其对我国高校德育工作的启示[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13期

2 ;中国德育论坛 德育思想的狂欢[J];中国德育;2011年01期

3 雷雯;;论我国德育思想的历史传承与创新发展[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4 龚国润 ,陈跃刚;中国古代德育思想的人德观述论[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6期

5 陈凤英;中国德育思想发展的历史脉络[J];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01期

6 吴汉德;学习小平同志德育思想 加强学校德育工作[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5年02期

7 秦英君;中西德育思想之比较[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6期

8 张俊明,钟治光;从战略的高度抓好德育──学习邓小平德育思想札记[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9 朱登潮;略述邓小平的德育思想[J];天中学刊(驻马店师专学报);1995年04期

10 刘如文;张梅;;读《中外德育思想研究文集》[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199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文奎;;亚里斯多德的德育思想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陈思莲;;邓小平德育思想与孔子德育思想的比较[A];海南省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入选论文集[C];2006年

3 杨涛;;终身德育思想是教师的灵魂——对叶圣陶先生终身德育思想的学习与实践[A];叶圣陶语文教学思想暨教育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屠棠;;素质教育的核心与陶行知德育思想的现实意义[A];第六期全国陶研骨干培训班文集[C];2001年

5 罗萍;;关于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思想的几点思考[A];中国名校卷(四川卷)[C];2013年

6 罗萍;;关于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思想的几点思考[A];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全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科研成果集(四川卷)[C];2013年

7 杨涛;;终身德育思想是教师的灵魂——对叶圣陶先生终身德育思想的学习与实践[A];叶圣陶德育思想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陈时见;;蔡元培的德育思想述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梅汝莉;;试析陶行知德育思想的历史渊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荆世华;;“教人求真” “学做真人”——浅议陶行知的德育思想[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首届第三、四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9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记者 李沙青;全国和谐德育思想学术研讨会在昆举行[N];云南日报;2009年

2 江一河;改革开放30年党的德育思想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3 北京市东方道德研究所原所长 国际儒学联合会普及委员会副主任 山东尼山圣源书院常务副院长 王殿卿;重德教是中国教育的优良传统[N];光明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长海;杜威德育思想与中国德育变革[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董蕾;邓小平德育思想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璐;朱熹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5年

2 雷小霞;试论成仿吾高校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现实启示[D];延安大学;2015年

3 郑晓莉;孔子和苏格拉底德育思想比较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5年

4 王瑾;孟子德育思想对当代道德教育的价值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4年

5 李利;《中庸》中的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河南大学;2015年

6 尚林晓;论老子的德育思想[D];安徽财经大学;2015年

7 吕鑫桐;先秦时期儒家德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研究[D];辽宁工业大学;2016年

8 张明初;老庄道家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

9 高亮;《弟子规》德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10 孙辉;老子的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3046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23046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5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