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体制论文 >

社会运动与19世纪末、20世纪前期美国公共教育变革

发布时间:2018-12-16 20:20
【摘要】: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期,美国相继出现了众多旨在改变美国公共教育的运动,这些运动在不同方面、以不同形式对美国公共教育改革发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共同促进了公共教育的全面变革。这些运动的直接出发点都是对公共教育现状不满以及由此产生的寻求改变的强烈动机。其中,社团活动通过传播与交流信息、教育调查、教育实验等方式成为对美国公共教育发挥影响的主要途径。不同的教育运动之所以对该时期美国公共教育改革发挥重要作用既有特殊的历史原因也有特定的社会条件。
[Abstract]:From the end of the 19th century to the early 20th century, many movements aimed at changing American public education appeared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se movements have exerted different influences on American public education reform in different ways and in different forms. Together, it promoted the overall reform of public education. The immediate starting point of these movements is dissatisfaction with the current state of public education and the resulting strong motivation for change. Among them, community activities become the main ways to influence American public education through the dissemination and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educational investigation, educational experiments and so on. The reason why different educational movement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American public education reform during this period was due to special historical reasons as well as specific social conditions.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
【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教育与美国社会改革(1890—1920年)”(项目编号:15ZDA2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G57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L.米特罗维奇 ,文正林;评《社会运动社会学》[J];国外社会科学;1984年05期

2 杨丽娟;关于社会运动主体的思考[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3 盛凌振;社会运动的政治分析[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4 杜玉华;;全球秩序的新挑战:全球社会运动及其治理[J];社会科学;2009年05期

5 陈刚华;;制度化、全球化及非抗争化——社会运动未来之路[J];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12期

6 张加春;;网络运动:社会运动的网络转向[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7 黄淑文;何家骐;;香港特区的社会运动:大专生的视角初探[J];青年探索;2012年06期

8 丁丁;;普通学校应如何对待社会运动[J];人民教育;1956年05期

9 艾尔曼;史宇航;;社会运动和社会理论[J];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85年01期

10 A.弗兰克 ,姜晓辉;社会主义与社会运动面临的政治挑战[J];国外社会科学;198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陆俊;;论网络社会运动[A];改革开放与理论创新——第二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8年

2 许俊达;汪玉娣;;论马克思的社会时间思想对于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意义[A];人学论丛:第九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2007)[C];2007年

3 方旭飞;;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拉美社会运动[A];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暨“拉丁美洲现代化进程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魏巍;;2011-2012年上海青年政治学者关于社会运动的研究综述[A];上海青年政治学年度报告2013[C];2013年

5 刘峰;;中国社会建设与社会抗争[A];中国社会学会2010年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覃哲;;邻避社会运动中都市媒介对集体认同的构建及其市场动因——以番禺垃圾焚烧厂选址风波为例[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3)——网络化关系:新传播与当下中国论文集[C];2013年

7 魏光奇;;历史文化传统与改革的精神机制[A];历史与现实论稿[C];199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冯仕政;西方社会运动的研究前沿[N];学习时报;2003年

2 赵鼎新;社会运动和“人民”登上历史舞台[N];东方早报;2013年

3 媒体人士 陶舜;“开房找我”:网络社会运动雏形初具[N];中国经营报;2013年

4 上海大学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组织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 李友梅;完善社会建设的中观制度环境[N];解放日报;2010年

5 李永刚;抚慰伤痛的香港社会运动[N];南方周末;2008年

6 中国科学院 王瑾;西方社会运动研究理论述评[N];社会科学报;2006年

7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胡泳;占领的一代[N];经济观察报;2011年

8 雷天;浪奔浪流:从激情到理性[N];中华读书报;2006年

9 玛丽·卡尔多;一种解放的全球公民社会思想[N];社会科学报;2003年

10 ;一如既往关心台湾民众利益[N];团结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石XZ洋介;社会运动摄影的意义探索[D];复旦大学;2013年

2 陆海燕;运动与政治的逻辑[D];武汉大学;2009年

3 徐步华;全球治理视角下的冷战后跨国社会运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段芳;基本权利视野下的香港社会运动[D];广东商学院;2013年

2 胡文魁;政治过程理论视角下波匈捷三国冷战时期社会运动比较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3 蒋梦捷;台湾媒体太阳花学运报道的框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4 高雅;社科著作《愤慨与希望的网络:互联网时代的社会运动》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5 严诗瑶;社会运动的议题框架与动员策略[D];重庆大学;2016年

6 符婉;微博与当代社会运动的革新[D];内蒙古大学;2013年

7 孙礼文;“占领华尔街”运动中的传统社会运动因素[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4年

8 刘娟;互联网时代的轻社会运动[D];南京大学;2012年

9 王亚南;国家—社会关系视角下的当代中国社会运动动员结构[D];中共北京市委党校;2013年

10 卜晓珊;网络社会运动发生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3830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23830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d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