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体制论文 >

日本教育工学之“工”释义及启示

发布时间:2019-01-13 20:58
【摘要】:日本教育工学之特色具体体现在:1"工学"的西文为Technology而非Engineer;2工之汉字本身的独特解读;3工与《天工开物》有一定的渊源;4工与工学、理学之区别与关联。以此为锚点,文章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对中国教育技术学科名称问题进行再拷问,目的是通过"他者"来反观自我。然后,文章试着提出一个对教育技术研究者和教育技术决策者有用的看待文化全球背景下理解教育技术学科基本问题的框架,其关键之处在于能否较之于其它任何可供选择的解释范式提供一个更加有意义的国际化比较视角。
[Abstract]:The characteristics of Japanese educational engineering are as follows: (1) the unique interpretation of the Chinese characters of "engineering" in the form of "Technology" rather than "Engineer;2"; (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ork" and "Tiangong"; (4) the difference and relation between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4) the difference and relation between "engineering" and "Neo-Confucianism". Taking this as the anchor point,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method of comparative study, carries on the torture question to the Chinese educational technology discipline name, the purpose is to look at oneself through "the other". Then, the article tries to propose a framework that is useful for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ers and educational technology decision makers to look at the fundamental issues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 the global context of culture. The key point is whether it can provide a more meaningful 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than any other alternative paradigm of explanation.
【作者单位】: 天津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日本教育工学本土化创新之路研究”(项目编号:14YJC880064) 天津大学自主创新基金“互联网+时代教育技术学人才培养战略研究”(项目编号:2017XSC-010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G53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徐晓东;教育技术学的研究领域及其研究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立会;;日本教育工学之“工”释义及启示[J];现代教育技术;2017年04期

2 孙立会;;日本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构建理路及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17年03期

3 马永智;;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6年39期

4 李斌;钱丰收;万赛罗;李翔;;面向成人高等教育的在线教学平台构建方法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年07期

5 韩大伟;铁峰;;教育技术学视野下的未来课堂研究[J];电子制作;2015年12期

6 朱艳;李太凤;;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论文调查研究[J];教育评论;2015年04期

7 滕琳;;教育技术学视野下的未来课堂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3年35期

8 惠好学;;对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的思考[J];山东工业技术;2013年09期

9 邓小华;;教育技术学科发展的内在危机及对策[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年03期

10 张艳;;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高等职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2年1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徐晓东;教育研究中实验方法的意义与局限性的研究[J];教育科学;2001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文利,杨跃辉;培养“信息活用能力”──21世纪日本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课题[J];日本问题研究;2000年02期

2 郭务强;日本教育面面观——访日本彦根市立东中学校[J];教学与管理;2000年01期

3 ;日本教育三热点[J];教学与管理;2000年01期

4 王琳;;我看到的日本教育——访日见闻摘记[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1年10期

5 刘朋;借鉴与超越:日本教育现代化的启示[J];教育导刊;2001年01期

6 徐进;换代与承袭——美军占领时期日本教育改革与五六十年代教育再改革的特征分析[J];日本问题研究;2001年04期

7 沈逸;对日本教育的思考[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1年04期

8 王琳;;我看到的日本教育——访日见闻摘记[J];教师之友;2001年09期

9 方明生;日本课程改革的线路图与风向标——简评《现代日本教育课程改革》[J];教育发展研究;2005年18期

10 尤天虹;富有特色的宫崎教育——日本教育考察报告[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朱浩东;;杨贤江对日本教育的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2 张智慧;;“第二个教育敕语”计划与西园寺公望[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3 金林祥;于吉文;;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日本陶行知研究的新进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国际比较教育研究中心 田辉;未来10年:日本教育强调社会责任[N];中国教育报;2008年

2 邵兴江;当代日本教育建筑设计的新理念及其启示[N];中华建筑报;2014年

3 ;日本教育现窘境[N];中国消费者报;2001年

4 闵现兵;问题与现实:日本教育的硬度与弹性[N];中国教育报;2006年

5 陈鸿斌;日本教育患了什么病[N];光明日报;2001年

6 凯里市第一小学校长 何昌橘;东瀛归来话教育[N];贵州日报;2009年

7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李协京;日本:借立法完善教育[N];中国教育报;2014年

8 刘冬林;日本为何没有“择校难”问题[N];学习时报;2012年

9 王桂;军国主义毒素对日本教育的戕害[N];光明日报;2002年

10 李 茂;日本教育放权 改革谨慎启动[N];中国教师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杨孔炽;江户时代日本教育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1997年

2 徐征;在摇摆中寻求超越[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邬萌萌;《日本教育小史》日译汉翻译实践报告[D];河北大学;2016年

2 杨淑媛;民族性与明治维新后的日本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3 虞小强;日本素质教育研究及启示[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4 姜琳;全民大学教育时代下的日本应试竞争[D];南京大学;2011年

5 金熙英;日本推进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教育的经验与启示[D];延边大学;2009年

6 冯志军;日本教育法规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7 刘霖芳;日本中小学生不登校问题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蔡一村;吴汝纶日本教育考察之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4083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24083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77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