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字的形义演变及其教育史意义
[Abstract]:It is found that the meaning of the right character of the word "Dao" in oracle bone inscriptions is inconclusive in the field of ancient Chinese characters, and it is possible to distinguish the word "father" from the word "father". Compared with the characters such as "Shi", "Zi, Wen, Xin, Yan, Yin, Xuan" and so on, the cultural enlightenment brought by the right side of the word "teaching" in seal style is more relevant to the meaning of "education" in the classics of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in the pre-Qin Dynas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ducational history, the content and system of "teaching" has undergone changes from "Yao" to "filial piety". In the pre-Qin period, the content of the "Yao" teaching included the changing law of all things and the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while the "filial piety" teaching after the Han Dynasty reflected the ethics, parochialization and politicization of the educational system. By examining and restoring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teaching", it is enlightened that Chinese pedagogy needs to break through the fetters of the old educational historical outlook, introduce a lively and vivid cultural perspective, and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unique role of words and classics, thus continuously exploring the complete cultural genes. Make it a source to support the revival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文信息处理研究所;
【基金】:2015年度北京市优秀人才青年骨干个人培养资助项目“国学经典教育的基本理论研究”(项目编号:203165401403) 首都师范大学青年科研创新团队资助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52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元培;卡塔尔教育史上的里程碑[J];阿拉伯世界;2003年01期
2 罗林平;;一部颇具特色的思想教育史——我看《中国古代思想教育史》[J];出版发行研究;2007年02期
3 刘正伟;;教育史:教育的精神、思想与文化的书写[J];上海教育科研;2007年12期
4 陈景春;;一部具有鲜明创新特色的省(市)教育史著——《江苏教育史》简评[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4期
5 朱镜人;;教育史[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6 ;《浙江近代女子教育史》简介[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7 吕型伟;;要读一点教育史[J];基础教育课程;2008年08期
8 ;山东教育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全省教育工作会议胜利召开[J];山东教育;1994年11期
9 吕型伟;要学点教育史——关于教育创新的一次谈话[J];课程.教材.教法;2003年11期
10 吕型伟;要学点教育史——关于教育创新的一次谈话[J];教育发展研究;2003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陈如平;;巴茨的教育史观[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编纂工作学术报告摘要[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3 王庆玲;;日本侵略中国东北教育史的研究范围及方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2)——日本侵华教育史研究[C];2009年
4 巨志忠;;宏道书院:明清时期我国教育史上的一颗明星[A];三秦文化研究会年录(二○○九年)[C];2009年
5 安永新;;明清时期贵州民族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4)——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6 徐毅鹏;;在开题会上的讲话[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7 滕大春;;从比较教育观点评费希特在教育史中的贡献[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金杰;;近十七年徐特立研究概述[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周新国;简析《南京教育史》[N];光明日报;2007年
2 扬州大学 陈景春;昌明丰瞻的江苏教育史[N];社会科学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卫华;山东根据地的社会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宋晓芳;中国近代留学途径研究[D];汕头大学;2009年
3 谢娜;美国亲职教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4485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2448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