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体制论文 >

我国高校慕课建设及课程利用情况调查分析——以中国大学MOOC等四大平台为例

发布时间:2019-07-18 10:26
【摘要】:慕课进入中国后,引起各界广泛关注,理论与实践蓬勃发展。文章概述我国慕课发展历程,选取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好大学在线、果壳网四大慕课平台为研究对象,对各平台我国教师开设课程及资源利用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提出慕课今后应向精益求精与推广学分课程方向发展。并对高校图书馆在慕课教育中应发挥的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文内图片:教师教龄分布
图片说明: 出于教师的责任感,希望自己的知识与学说能为更多人所了解和接受;另一方面是希望通过承担慕课教学,给自己增加压力和任务,使课程与教学都能够有所改进。另外,只有17%是来自上级分配。可以看出,开设慕课课程的教师绝大多数是具有积极性的。图1教师教龄分布图2慕课建设时间投入3.1.6学分课程这里主要是对慕课课程是否作为学分课程所做的调查。结果显示,有来自14所高校21%的教师的MOOC在本校使用并占学分,即学生可以获得相关学分,这样的学校主要为综合性大学,如武汉大学、北京大学的部分慕课课程作为学分课程使用。而关于自己的课程是否被外校作为学分课程,有25%的教师表示自己的课程在外校作为学分使用,这些课程多为基础学科或通识类课程,其中有12位教师的课程进入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例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正式将8门慕课课程列入该校本科选修课名单,学生结业后可获得相应的通识选修学分。此政策一出迅速受到学生欢迎,全校5000多名本科生,已有1400人次选修了慕课课程[16]。慕课课程在本校与外校是否作为学分课程,如图3、图4所示。图3课程在本校学分调查图4课程在外校学分调查3.2课程利用3.2.1选课人数在各平台中,最大的学习社区为果壳网,学员最多,比较有代表性。调查结果显示,MOOC学员主要是在校大学生和在职人员两部分,在校学生比例占一半以上,而他们选修的课程性质主要为文学、理学和经济学,总的偏向人文科学,相对来说选择自然科学的学生少些。3.2.2学习资源的利用情况调查发现,慕课学员对所选修课程的课件、教材和教师列举的参考文献利用率较高,所占比例为55%以上;其次,为学习笔记,比例为43%;最少的为复习资料,比例为16%。学员获取以上资源的渠道83%以上为MOOC平台;其次为各类搜索引擎和互助平台,,比例为5
文内图片:慕课建设时间投入
图片说明:慕课建设时间投入
【作者单位】: 吉林工商学院图书馆信息咨询部;
【基金】:吉林省教育厅2016年“十三五”重点科研项目“论MOOC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转变的研究”(项目编号:吉教科文合字[2016]第110号) 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慕课理念下高校信息检索课的理论设计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GH16461)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43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楠;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心理成长中的作用[J];理论观察;2005年04期

2 王艳红;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5年05期

3 宗妮;;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4 郑玉莲;陈立廷;;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08期

5 陈晓;;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6 刘泳俊;岳修志;张怀涛;;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2年22期

7 董莎莉,朱玉琴,宋艳菊;改革与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趋向[J];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8 李金环;高校图书馆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教书育人;1999年12期

9 时晓红;试论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10 鞠兰萍;论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20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左效春;基于MOOC背景的高校图书馆服务措施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6年

2 陈镁铧;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展MOOC服务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3 李英孝;基于MOOC模式的高校图书馆知识社区构建[D];辽宁大学;2016年

4 岳鹏;高校图书馆MOOC信息资源建设策略分析[D];黑龙江大学;2016年

5 于茁;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MOOC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6 李念;高校图书馆在MOOC环境下的角色定位[D];安徽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5158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25158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cc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