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体制论文 >

中职学生污名知觉与心理适应的关系: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的作用

发布时间:2017-03-29 13:17

  本文关键词:中职学生污名知觉与心理适应的关系: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的作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我国正在大力提倡发展职业教育,但是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着招生困难的问题。原因在于职业教育旨在培养职业技术人才,而全社会对学生的评价标准更侧重于学业成绩,而非技术水平。中职学生被贴上了所谓的“后进生”、“差生”的标签。污名作为一种广泛存在的社会现象,对被污名群体产生了消极影响。被污名者可能有较差的自我认同,较高的孤独和抑郁体验。中职学生正处于特殊的人生发展阶段,他们的心理发展还未完全成熟,面对社会对中职教育的污名,他们本身是否对中职教育抱有消极认同,又是否内化了社会的污名,作为被污名者是否体验到污名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又是否采用积极的举措来抵御污名带来的消极影响,这些问题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在应对研究领域中,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作为有效的缓冲变量,能够缓冲压力源对个体的影响,对个体的心理健康起保护作用。因此,研究将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两个因素纳入了污名与心理适应关系的研究中,旨在为降低中职学生的心理适应不良提供依据和支持。本研究以来自上海市两所中职学校的2015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教师开放式问卷、单类-内隐联想测验范式和应对方式量表、社会关系网络问卷等结构化问卷为研究工具,采用实验法和问卷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讨中职学生的污名知觉情况,研究污名知觉与心理适应的关系,并探讨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在其中所起的中介作用。本研究得出以下几条结论:(1)中职教师认为中职学生遭受着学历污名。(2)中职学生的单类-内隐联想测验(SC-IAT)实验结果表明中职学生将中职概念与消极词汇的联结的反应时显著低于将中职概念与积极词汇联结的反应时,即存在污名知觉,且污名知觉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3)污名知觉分别与孤独、抑郁和焦虑显著正相关;污名知觉与社会支持显著负相关;污名知觉与趋近应对显著负相关,与回避应对显著正相关。(4)污名知觉能正向预测孤独、抑郁和焦虑,而社会支持即起直接缓冲作用,社会支持也通过正向影响趋近应对策略来起缓冲作用,即社会支持和趋近应对能够减弱污名对孤独、抑郁和焦虑的影响。(5)污名知觉能正向预测孤独、抑郁和焦虑,社会支持起缓冲作用,而回避应对起加强作用,即社会支持能够减弱污名对孤独、抑郁和焦虑的影响,而采用回避应对则会加强污名对孤独、抑郁和焦虑的影响。
【关键词】:污名 心理适应 社会支持 应对方式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844.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1 研究综述10-19
  • 1.1 污名概述10-14
  • 1.2 心理适应概述14-15
  • 1.3 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15-17
  • 1.4 已有研究的不足17-19
  • 2 问题的提出19-21
  • 2.1 问题提出19-20
  • 2.2 研究假设20
  • 2.3 研究意义20-21
  • 3 中职学生污名知觉实验研究21-27
  • 3.1 研究目的21
  • 3.2 研究方法21-23
  • 3.3 程序与数据处理23
  • 3.4 实验结果分析23-25
  • 3.5 讨论25-27
  • 4 中职学生污名知觉、心理适应、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27-41
  • 4.1 研究目的27
  • 4.2 研究方法27-29
  • 4.3 研究程序与数据处理29-30
  • 4.4 问卷结果分析30-36
  • 4.5 讨论36-41
  • 5 结论、建议与展望41-44
  • 5.1 结论41-42
  • 5.2 建议42-43
  •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43-44
  • 参考文献44-54
  • 附录54-58
  • 致谢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雁飞;社会支持与身心健康关系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4年05期

2 韦耀阳;高中生社会支持与孤独感关系的研究[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3 游洁;价值观与大学生寻求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2005年03期

4 吴文峰;卢永彪;;家庭环境、人格对大学生社会支持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年02期

5 严标宾;郑雪;;大学生社会支持、自尊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年03期

6 张艳萍;徐晓暖;;改善贫困文化 强化社会支持的对策研究[J];大连干部学刊;2006年08期

7 陈新;李凤华;何爱桃;赵英;龙理良;奉水东;蔡练功;;社会支持对大学生上网动机影响的前瞻性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3期

8 李娜;张晓明;;社会支持与大学生压力关系研究[J];医学与社会;2007年09期

9 张羽;邢占军;;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7年06期

10 甘雄;金鑫;;自尊与社会支持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的研究[J];齐齐哈尔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林园;方晓义;程虹娟;高晶;;不同来源地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及其满意度差异[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郑雯;胡竹菁;;不同层次学生的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比较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张芙蓉;;心理护理与社会支持[A];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4 赵晶晶;孔风;;大学生害羞、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关系[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胡春梅;王蕾;;殡葬职工孤独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A];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6 徐晟;吴捷;周雪梅;;老年人死亡态度、社会支持和抑郁的关系[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7 邱慧燕;戴斌荣;;大学生就业压力与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8 刘春雷;;大学生就业压力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韩笑;姚本先;;大学生自我表露、社会支持及其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林玲;;连江、长乐海外留守儿童孤独感、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的现状及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省社科院社会学所所长 郭虹;社会支持是民生重建的重要力量[N];四川日报;2010年

2 记者 陈丽霞;社会支持切乳患者提升术后信心[N];联合时报;2014年

3 于阳 天津社会科学院犯罪学研究中心;弱势群体的犯罪防控[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李季玲;“学生豆奶计划”还需社会支持[N];吉林日报;2000年

5 天津中天职业心理健康咨询服务中心 李军;社会支持可以帮助“老知青”减压[N];健康报;2009年

6 ;对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与社会支持的思考[N];工人日报;2004年

7 ;甘肃鼓励社会支持文化建设[N];中国文化报;2003年

8 华东师范大学 吴薇;引入社会支持 助力高校帮困育人工作[N];中国教育报;2007年

9 曹爱生;博物馆培育社会支持力市场的困难与对策[N];中国文物报;2006年

10 记者 高浩荣;朝媒体说国际社会支持中国和平统一[N];人民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梁晓燕;网络社会支持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 王乐;农村社区矫正人口社会支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3 王大胜;基于社会支持的职业倦怠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4 刘小群;初中生欺负行为及其与抑郁、焦虑和社会支持的关系[D];中南大学;2013年

5 吴捷;城市低龄老年人的需要、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曹维明;老年健康的社会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7 雷俊;肾移植患者社会支持、生活质量及相关炎性介质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海燕;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心理求助的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2 刘淼;私营企业主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对应对方式的影响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3 张博;高中生失败恐惧、自尊和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4 李艳春;大学生感悟社会支持和感戴的现状调查及其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杨晓晖;高中生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严标宾;社会支持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徐琳琳;长春市高校大学生社会支持与自尊的现状及相关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景永f;师范类高校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9 杨玉妍;不同人格类型的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关系—自尊的中介作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10 周慧媛;城市失独家庭社会支持体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中职学生污名知觉与心理适应的关系: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的作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45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2745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6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