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体制论文 >

论合作教学与学生差异资源的开发

发布时间:2020-07-25 08:09
【摘要】: 学生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是无法消除的。在课堂的人际交往中,学生之间的差异蕴藏着可供开发、利用的教学资源。现实中对学生间差异的认识偏差导致了教学资源的极大浪费。近年来的研究认为合作教学是开发、利用差异资源的策略之一。 合作的观念自古有之,但真正在教育系统中研究合作教学则始于20世纪40年代。70年代合作学习在美国兴起;80年代中后期在前苏联掀起了“合作教育学”的热潮;我国的教育工作者在学习、借鉴国外的成果的基础上,于90年初提出了“合作教学论”的新理论。 合作教学的定义目前尚未有定论。我们认为,所谓合作教学,就是让学生在异质学习小组中为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而进行合作、互助和相互促进的活动,并依据小组总体成绩获取奖励或认可的一种教学策略。 合作教学的教学互动在内容、形式上完全不同于传统教学,包括师→生、师生、生生、师组、师师等互动形式,是一种先进、科学的互动观,它着眼于教学中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学生间差异资源的开发起到关键的作用。 在合作教学中,师生之间形成了平等、民主和合作的关系。保证学生具有充分的时间进行交流,使有差异的学生得到相互启迪和帮助。 学生之间的关系存在有合作、竞争和个体性三种情境。斯来文(Slavin,1991)等人的研究表明:合作性情境对学生的发展最为有利。 合作教学运用标准参照评价,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以小组总体成绩为评价依据、决定奖励与认可的观点与做法,形成了“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有利于学生差异资源的开发。 在开展合作教学的前期,一定要加强对学生的合作交往技能的训练与培养。首先要宣传学习与运用交往技能的意义;然后,要让学生理解有哪些技能及其运用的情境;还要让学生反复练习技能的运用,并常回顾、评议自己交往技能的运用技巧,直到运用自如为止。 合作教学的分组原则是组建“组内同质,组间异质”的学习小组,即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性别、心理气质、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合理差异而建立相对稳定的合作学习小组,并保证各小组的总体水平相对一致。 教师在组织学生参加合作教学时,首先要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合作的学习氛围,同时要具有高超的合作交往与调控能力,才能实现学生充分的参与、充分的合作与互动。 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必须是小组作业(team assignment),即除非整个小组合作,就不能完成的任务。另外,根据任务的难度、性质,可采用两种活动方式: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 在合作教学中,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状况,需要引入“反馈矫正”这个重要活动环节,即必须收集到学生的学习信息并进行及时的有针对性的补救。这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有力保证。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1
【分类号】:G424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孙红珍;;写作合作学习实践探索[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宋申霞;MM学习运用于小组合作学习[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冬玲;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生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莉;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方式改进高一数学课的探索[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4 冯晓英;高中化学差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695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27695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10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