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早期自卑感、心理弹性和生活适应性形成及其影响
发布时间:2020-12-14 21:58
为促进大学生对大学生活适应性的发展,大学生在童年阶段的心理健康状况应该得到重视。通过调查小学生自卑感、心理弹性及生活适应性的状况与特点,探讨自卑感、心理弹性及生活适应性的关系,为大学生在童年阶段生活适应性的提高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采用自卑感量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和小学生生活适应量表,对240名四至六年级小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小学生的生活适应性在性别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小学生的自卑感、心理弹性在是否是独生子女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小学生的自卑感在年级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小学生自卑感量表总分、心理弹性量表总分及生活适应性量表总分均呈显著正相关。心理弹性在自卑感和生活适应性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因此,小学生的自卑感、心理弹性及生活适应性关系密切,心理弹性在自卑感和生活适应性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童年阶段自卑感的改善以及心理弹性的提高都对未来大学生活适应性的提升起着重要的作用。
【文章来源】: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05期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对象与方法
(一) 研究对象
(二) 研究工具
1. 自卑感量表 (FIS) [12]
2. 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13]
3. 小学生生活适应量表[14]
(三) 统计处理
二、结果与分析
(一) 小学生自卑感, 心理弹性及生活适应性的差异性分析
1. 小学生的生活适应性在性别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2. 小学生自卑感、心理弹性在是否是独生子女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3. 小学生自卑感在年级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二) 小学生自卑感、心理弹性及生活适应性的相关分析
(三) 心理弹性在自卑感及生活适应性间的中介效应检验
三、结论与建议
(一) 改善、消减和弱化童年期的自卑心理
(二) 家庭、学校和社会都要关注心理弹性的培养
(三) 开展生活适应性研究以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心理咨询案例分析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其应对[J]. 张冰,朱红阳,许晓辉.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2]解析小学生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及矫正措施[J]. 迟志瑛. 中国校外教育. 2017(24)
[3]小学生自卑心理的表现及消除对策[J]. 卢燕妮. 新教育. 2017(01)
[4]初中生心理弹性与学校适应的关系[J]. 张光珍,王娟娟,梁宗保,邓慧华.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7(01)
[5]大学生生活适应性实证研究[J]. 刘江南,张婷婷,韩丹,彭红瑀.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16(06)
[6]传统文化视野下增强高年级小学生心理弹性路径研究[J]. 雷丽.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6(05)
[7]青少年心理弹性与生活适应的相关研究[J]. 李星霖,张伟,牟祥雯. 现代教育科学. 2015(10)
[8]小学生自卑心理的成因与对策[J]. 陈福宗.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24)
[9]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的编制和效度验证[J]. 胡月琴,甘怡群. 心理学报. 2008(08)
[10]缺陷感量表的信效度检验[J]. 蔡溢,许明智,谌红献,贾福军,李恒芬.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6(01)
硕士论文
[1]小学生父母教养方式、自尊和社会适应现状及其关系研究[D]. 张雪娜.河北师范大学 2013
[2]小学生情绪智力、父母教养方式与生活适应的关系研究[D]. 杨梅.上海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2917076
【文章来源】: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05期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对象与方法
(一) 研究对象
(二) 研究工具
1. 自卑感量表 (FIS) [12]
2. 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13]
3. 小学生生活适应量表[14]
(三) 统计处理
二、结果与分析
(一) 小学生自卑感, 心理弹性及生活适应性的差异性分析
1. 小学生的生活适应性在性别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2. 小学生自卑感、心理弹性在是否是独生子女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3. 小学生自卑感在年级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二) 小学生自卑感、心理弹性及生活适应性的相关分析
(三) 心理弹性在自卑感及生活适应性间的中介效应检验
三、结论与建议
(一) 改善、消减和弱化童年期的自卑心理
(二) 家庭、学校和社会都要关注心理弹性的培养
(三) 开展生活适应性研究以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心理咨询案例分析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其应对[J]. 张冰,朱红阳,许晓辉.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2]解析小学生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及矫正措施[J]. 迟志瑛. 中国校外教育. 2017(24)
[3]小学生自卑心理的表现及消除对策[J]. 卢燕妮. 新教育. 2017(01)
[4]初中生心理弹性与学校适应的关系[J]. 张光珍,王娟娟,梁宗保,邓慧华.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7(01)
[5]大学生生活适应性实证研究[J]. 刘江南,张婷婷,韩丹,彭红瑀.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16(06)
[6]传统文化视野下增强高年级小学生心理弹性路径研究[J]. 雷丽.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6(05)
[7]青少年心理弹性与生活适应的相关研究[J]. 李星霖,张伟,牟祥雯. 现代教育科学. 2015(10)
[8]小学生自卑心理的成因与对策[J]. 陈福宗.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24)
[9]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的编制和效度验证[J]. 胡月琴,甘怡群. 心理学报. 2008(08)
[10]缺陷感量表的信效度检验[J]. 蔡溢,许明智,谌红献,贾福军,李恒芬.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6(01)
硕士论文
[1]小学生父母教养方式、自尊和社会适应现状及其关系研究[D]. 张雪娜.河北师范大学 2013
[2]小学生情绪智力、父母教养方式与生活适应的关系研究[D]. 杨梅.上海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29170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2917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