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环境与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1-01-20 11:09
目的,研究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特点及其与家庭环境的关系。方法应用家庭环境量表、中华美德问卷对331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处于中上水平,积极心理品质的某些维度上存在性别差异和城乡差异,家庭环境的知识性、娱乐性和组织性是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较为突出的正向预测因素。结论家庭环境与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密切相关。
【文章来源】:智库时代. 2018,(46)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对象和方法
(一) 对象
(二) 方法
1. 研究工具
2. 测验过程
3. 数据处理
二、研究结果
(一) 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整体状况
(二) 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特点
(三) 家庭环境与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关系
1. 家庭环境与积极心理品质的相关分析
2. 家庭环境与积极心理品质的回归分析
三、讨论
(一) 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特点
(二) 家庭环境与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关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学新生父母教养方式与积极心理品质关系研究[J]. 张小菊,赵敬. 中国特殊教育. 2013(01)
[2]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家庭环境特征的相关性分析[J]. 陈定湾,何凡,刘碧瑶. 中国学校卫生. 2007(09)
[3]积极心理学介绍[J]. 周嵚,石国兴.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6(02)
本文编号:2988935
【文章来源】:智库时代. 2018,(46)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对象和方法
(一) 对象
(二) 方法
1. 研究工具
2. 测验过程
3. 数据处理
二、研究结果
(一) 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整体状况
(二) 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特点
(三) 家庭环境与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关系
1. 家庭环境与积极心理品质的相关分析
2. 家庭环境与积极心理品质的回归分析
三、讨论
(一) 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特点
(二) 家庭环境与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关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学新生父母教养方式与积极心理品质关系研究[J]. 张小菊,赵敬. 中国特殊教育. 2013(01)
[2]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家庭环境特征的相关性分析[J]. 陈定湾,何凡,刘碧瑶. 中国学校卫生. 2007(09)
[3]积极心理学介绍[J]. 周嵚,石国兴.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6(02)
本文编号:29889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2988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