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因素对初中生行为问题影响的相关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5 17:22
[目的]了解初中生行为问题的整体状况,分析影响行为问题出现的家庭因素,为减少并消除家庭因素对初中生行为问题的产生提供理论依据及可参考的指导性意见。[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运用Achenbach’s儿童行为量表(CBCL)对天津市某中学初一至初三277名12岁~15岁的初中生进行统一问卷调查。[结果]行为问题的总检出率为13.4%。影响行为问题产生的家庭因素:父母关系、亲子关系、母亲文化程度、父母教育态度的一致性和有无家庭重大事件。[结论]家庭因素对初中生行为问题的产生有重要影响,和谐的家庭氛围、良好的文化底蕴、稳定的家庭环境对初中生心理健康成长具有促进作用。
【文章来源】:全科护理. 2018,16(34)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1.2.2 调查方法
1.2.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项目与行为问题的关系
2.2 单因素分析
2.3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寄宿与非寄宿初中生行为问题对比分析[J]. 张奎,郑毅,郭栋,丁金伯.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6(05)
[2]当前家庭教育中父亲的角色定位[J]. 杨晓丹.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15(11)
[3]父母关系感知与子女心理及行为发展的关系[J]. 苏贞贞.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5(03)
[4]母亲风险因素对儿童早期发展的影响:教养行为的中介作用[J]. 李燕芳,刘丽莎,刘丽君,徐良苑. 中国特殊教育. 2014(05)
[5]某市中学生心理行为问题评估与干预模式的研究[J]. 李玉美,刘冬秀,高镕,熊梨花,邹素珍,钟丽萍. 中国医药指南. 2013(17)
[6]青少年社会支持与情绪行为问题的关系:心理弹性的中介与调节作用[J]. 孙仕秀,关影红,覃滟云,张露,范方.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3(01)
硕士论文
[1]中小学校园欺凌事件的处理研究[D]. 王天.沈阳师范大学 2017
[2]家庭离异对初中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研究[D]. 杨金金.华东师范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139766
【文章来源】:全科护理. 2018,16(34)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1.2.2 调查方法
1.2.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项目与行为问题的关系
2.2 单因素分析
2.3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寄宿与非寄宿初中生行为问题对比分析[J]. 张奎,郑毅,郭栋,丁金伯.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6(05)
[2]当前家庭教育中父亲的角色定位[J]. 杨晓丹.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15(11)
[3]父母关系感知与子女心理及行为发展的关系[J]. 苏贞贞.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5(03)
[4]母亲风险因素对儿童早期发展的影响:教养行为的中介作用[J]. 李燕芳,刘丽莎,刘丽君,徐良苑. 中国特殊教育. 2014(05)
[5]某市中学生心理行为问题评估与干预模式的研究[J]. 李玉美,刘冬秀,高镕,熊梨花,邹素珍,钟丽萍. 中国医药指南. 2013(17)
[6]青少年社会支持与情绪行为问题的关系:心理弹性的中介与调节作用[J]. 孙仕秀,关影红,覃滟云,张露,范方.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3(01)
硕士论文
[1]中小学校园欺凌事件的处理研究[D]. 王天.沈阳师范大学 2017
[2]家庭离异对初中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研究[D]. 杨金金.华东师范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1397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3139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