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困境及救助对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困境及救助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城镇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并且流入的人数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进城务工的农民是我国城市建设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推动了城镇化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到了20世纪90年代,农村流动人口不仅在数量上呈现继续上升的态势,在结构上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从“单身外出”变为“携带子女迁徙”,将孩子也带到城市中学习生活,于是在城市中享受同当地人一样待遇的群体不仅仅是农民工了,还包括他们的随迁子女,然而由于我国相关制度的不健全、政策的难落实以及社会救助力量的薄弱,导致了他们在生活的各方面遇到无力解决的问题,如住房、就业、教育、医疗等等,“外地人”的身份让他们经常碰壁,特别是农民工随迁子女,作为城市中新出现的弱势群体,他们在教育上是存在很明显的困境的,没有享受到同本地儿童一样的优质教育,其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都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这需要社会给予足够的关注。本文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2012,从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学习方面、就读学校方面、家庭教育方面和心理健康方面着手,对其面临的教育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其当前在学习成绩、就读学校、家庭教育和心理状况上存在困境,同时也构建Oprobit模型对随迁子女的成绩表现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子女接受的教育资源与家庭教育对成绩表现有明显影响,结合现状分析,说明该群体在教育资源和家庭教育方面处于弱势状态。所以在后文对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困境的原因分析中,从教育公平和公共治理理论出发,对这两方面影响因素出现问题以及心理困境的原因进行分析,阐述政府、非政府组织、学校、社区和家庭这五方面如何对农民工随迁子女产生负面影响。最后得出,应该在教育公共治理的指导下,以教育公平的价值观,联合以上五个方面的力量来缓解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困境。只有在政府主导和监督下,各方力量之间有效合作,共同协商,考虑各方的利益才能在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治理事务中取得有效的成果。
【关键词】:农民工随迁子女 教育困境 救助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52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1 引言10-15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0-12
- 1.1.1 研究背景10-12
- 1.1.2 研究意义12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12-13
- 1.2.1 研究内容12-13
- 1.2.2 研究思路13
- 1.3 研究方法13-15
- 1.3.1 文献研究法13-14
- 1.3.2 比较分析法14
- 1.3.3 实证分析法14-15
- 2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15-23
- 2.1 相关概念界定15-16
- 2.1.1 弱势群体15
- 2.1.2 农民工随迁子女15
- 2.1.3 教育救助视角下的农民工随迁子女15-16
- 2.2 理论基础16-17
- 2.2.1 教育公平理论16
- 2.2.2 公共治理理论16-17
- 2.3 文献综述17-23
- 2.3.1 国外文献研究回顾17-19
- 2.3.2 国内文献研究回顾19-22
- 2.3.3 文献评述22-23
- 3 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现状分析23-41
- 3.1 数据来源23-24
- 3.2 经验事实24-35
- 3.2.1 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学习状况25-27
- 3.2.2 农民工随迁子女就读学校状况27-30
- 3.2.3 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家庭教育情况30-34
- 3.2.4 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心理健康情况34-35
- 3.3 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困境的表现35-36
- 3.4 影响农民工随迁子女成绩的因素分析36-39
- 3.4.1 主要变量说明36-37
- 3.4.2 计量模型设定37-38
- 3.4.3 结果说明38-39
- 3.5 本章小结39-41
- 4 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困境的原因分析41-58
- 4.1 政府层面41-46
- 4.1.1 农民工随迁子女处于城市救助政策“真空地带”42-43
- 4.1.2 义务教育财政制度与户籍制度的制约43-44
- 4.1.3 不同规模城市的限制政策不同44-46
- 4.2 非政府层面46-48
- 4.2.1 政府部门对非政府组织的救助缺乏重视47
- 4.2.2 提供的社会教育服务不符合随迁子女的需求47-48
- 4.2.3 缺乏对价值的倡导和社会政策的推动48
- 4.3 学校层面48-51
- 4.3.1 公办学校硬件设施与师资相对薄弱48-49
- 4.3.2 普惠性民办学校发展存在困境49-51
- 4.4 社区层面51-53
- 4.4.1 社区边缘化51-52
- 4.4.2 农民工家庭流动性较大52
- 4.4.3 社区教育资源存在局限性52-53
- 4.5 家庭层面53-56
- 4.5.1 农民工群体自身收入及教育水平低53-55
- 4.5.2 外来人身份导致融入性差55-56
- 4.5.3 “过客心态”导致对子女的教育意识淡薄56
- 4.6 本章小结56-58
- 5 缓解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困境的对策分析58-66
- 5.1 正确定位政府的主体责任58-60
- 5.1.1 推进制定农民工随迁子女相关法律59
- 5.1.2 改革户籍制度与教育财政制度59-60
- 5.1.3 加强与社会力量的监督合作60
- 5.2 强化非政府组织对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救助60-62
- 5.2.1 整合优质资源60-61
- 5.2.2 项目运作符合随迁子女需求61
- 5.2.3 形成积极的价值和舆论影响61-62
- 5.3 提升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的办学质量62-63
- 5.3.1 缓解公办学校办学压力,提供全面政策支持62-63
- 5.3.2 促进普惠性民办学校良性健康发展63
- 5.4 促进社区教育与家庭教育发展63-64
- 5.4.1 完善农民工的就业与社会保障体系63-64
- 5.4.2 充分发挥社区的帮扶作用64
- 5.5 本章小结64-66
- 6 结论66-68
- 参考文献68-72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72-74
- 学位论文数据集7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皖生;;西欧共同体国家的教育困境及出路[J];外国中小学教育;1990年04期
2 李皖生;;西欧共同体国家的教育困境及出路[J];外国教育研究;1991年01期
3 ;教师被杀折射中小学教育困境[J];教书育人;2006年19期
4 朱敬华;唐东红;;从校长辞职看农村教育困境[J];教育;2007年04期
5 沈奕斐;;男孩危机折射性别教育困境[J];上海教育;2012年13期
6 马洪范;何利辉;;解脱农村教育困境[J];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05年08期
7 ;造成当前基础教育困境的原因[J];江西教育科研;1994年01期
8 解梦泽;;留守少年的教育困境[J];记者观察(上半月);2011年02期
9 杨素伟;;备好学生,助我们走出教育困境[J];学周刊;2013年30期
10 兰碧群;确立教育新观念,培养学生的健全情绪[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集月音;从校长下跪看乡村教育困境[N];光明日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沁菲;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困境及救助对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2 高晓然;学校场域内学生弱势群体的教育困境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困境及救助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87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358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