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体制论文 >

小学高年级孤儿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积极心理教育干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3 09:13

  本文关键词:小学高年级孤儿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积极心理教育干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研究以小学高年级孤儿学生为被试,将积极心理干预技术与积极心理教育相结合,基于小学高年级孤儿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和现实状况,设计了一套小学高年级孤儿学生主观幸福感干预的方案,并通过心理健康课的途径实施干预,以促进小学高年级孤儿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提升。研究通过实验班对照班前后测时间序列设计模式和t检验及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以及学生课堂心理感受,将量化分析与质化分析相结合来检验积极心理干预的效果。结果发现,实验班的积极情感、朋友满意度、自我满意度、家庭满意度、校园满意度以及总生活满意度的即时后测分数和延时后测分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班;实验班在朋友满意度、自我满意度、家庭满意度、校园满意度以及总生活满意度的前测与即时后测分数改变量、前测与延时后测分数改变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班;实验班在积极情感、消极情感、情感平衡、朋友满意度、自我满意度、家庭满意度、校园满意度以及总生活满意度的即时后测分数、延时后测分数均显著高于前测分数。进而得出以下结论:积极心理教育干预有效提高了小学高年级孤儿学生的积极情感,降低了消极情感,提高了情感平衡水平,有效提高了其生活满意度,即积极心理教育干预有效促进了孤儿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的提升,且干预效果具有持续性。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 积极心理教育干预 孤儿学生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844.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引言9-10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10-26
  • 1 核心概念界定10-11
  • 1.1 孤儿学生10
  • 1.2 主观幸福感10-11
  • 1.3 积极心理干预11
  • 1.4 积极心理教育11
  • 1.5 积极心理教育干预11
  • 2 孤儿相关研究11-12
  • 2.1 孤儿心理问题探讨11-12
  • 2.2 孤儿创伤后应激障碍研究12
  • 3 主观幸福感研究回顾12-23
  • 3.1 主观幸福感的测量12-13
  • 3.2 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13-14
  • 3.3 主观幸福感的干预14-21
  • 3.4 我国主观幸福感研究回顾21-23
  • 4 以往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本研究问题的提出23-24
  • 4.1 缺少对孤儿主观幸福感问题的研究23
  • 4.2 缺少系统、可行的孤儿学生主观幸福感干预方案23
  • 4.3 本研究问题的提出23-24
  • 5 研究目的与假设24
  • 5.1 研究目的24
  • 5.2 研究假设24
  • 6 研究意义24-26
  • 6.1 理论意义24
  • 6.2 现实意义24-26
  •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26-30
  • 1 被试26
  • 2 研究工具与环境26-27
  • 2.1 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量表26
  • 2.2 多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26
  • 2.3 场地26-27
  • 3 实验设计27
  • 4 研究程序27-29
  • 4.1 积极心理教育干预方案的设计27-28
  • 4.2 前测28-29
  • 4.3 对实验班实施干预活动29
  • 4.4 后测29
  • 4.5 无关变量的控制29
  • 5 数据管理与分析29-30
  • 第三部分 结果与分析30-49
  • 1 小学高年级孤儿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30
  • 2 积极心理教育干预活动效果的量化分析30-41
  • 2.1 干预前,实验班、控制班两组被试前测平均分数的同质性检验30-31
  • 2.2 干预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即时后测分数的差异检验31-32
  • 2.3 干预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延时后测分数的差异检验32-33
  • 2.4 干预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前测与即时后测、前测与延时后测分数改变量的差异检验33
  • 2.5 主观幸福感干预效果的追踪分析33-41
  • 3 积极心理教育干预活动效果的质化分析41-49
  • 3.1 孤儿学生课堂活动感受分享41-47
  • 3.2 学生参加积极心理教育干预活动的自我感受报告47-49
  • 第四部分 讨论49-55
  • 1 积极心理教育干预实施的效果49-52
  • 1.1 基于“可能的最好自己”技术而设置的“我的美好未来”活动显著提高了孤儿学生的积极情感和情感平衡,降低了消极情感49-50
  • 1.2 基于“三件好事”技术而设置的“幸运的我”活动显著提高了孤儿学生的自我满意度50
  • 1.3 基于“慈善行为”技术而设置的“做好事”活动显著提高了孤儿学生的朋友满意度50-51
  • 1.4 基于“时间的礼物”技术而设置的“爱的礼物”活动显著提高了孤儿学生的家庭满意度51
  • 1.5 基于“感恩表达”技术而设置的“我想对你说声谢谢”活动显著提高了孤儿学生的学校满意度51-52
  • 2 以心理健康教育课为途径实施积极心理干预技术有助于维持小学高年级孤儿学生主观幸福感提升效果的延续性52
  • 3 本研究的创新性52-53
  • 3.1 研究内容的创新52
  • 3.2 干预方法的创新52-53
  • 4 局限和展望53
  • 4.1 关于积极心理教育干预方案的适用性53
  • 4.2 关于积极心理教育干预延时效果的检验53
  • 4.3 关于积极心理教育干预效果的评估53
  • 4.4 关于积极心理教育干预的频次53
  • 5 教育建议53-55
  • 5.1 孤儿学生应注重积极心理品质的学习53-54
  • 5.2 学校应重视孤儿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54
  • 5.3 教师应关注孤儿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54
  • 5.4 社会各界应给及孤儿学生更多的心理关注和关爱54-55
  • 第五部分 结论55-56
  • 参考文献56-60
  • 附录60-65
  • 附录 1:学生多维生活满意度量表60
  • 附录 2:积极情感消极情感量表60-61
  • 附录 3:积极心理教育干预方案(简化版)61-64
  • 附录 4:参加积极心理干预后的感受64-65
  • 致谢65-66
  • 个人简历6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丽;马晓梅;杨业兵;;基于认知诊断的教育干预与个性化导航式学习目标的实现——以英语阅读为例[J];继续教育;2014年09期

2 姜兆萍,张雅明;成人学习不良的认知特点与教育干预[J];心理科学进展;2005年05期

3 于清华;;网络成瘾及教育干预[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年26期

4 魏晓娟,冯维;攻击性儿童的社会认知特点及教育干预[J];江西教育科研;2003年Z1期

5 周斌;甘华良;;学业不良学生的心理与行为问题及教育干预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0年08期

6 孙召路;;未成年人的受挫情绪及教育干预[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8年02期

7 蔡连玉;;大众文化的快感、意义生产与教育干预[J];新疆社会科学;2009年06期

8 张春英;互联网对青少年心理的负面影响及教育干预[J];教育探索;2002年10期

9 顾群;蒋本宏;;LD儿童的“心理—教育干预”有效性探析[J];教育探索;2011年01期

10 赵娟,韩玉昌;学习障碍的教育干预措施研究动态[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俊波;赫名飞;韩中明;;老龄化趋势与健康教育干预[A];吉林省预防医学会2004年预防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王俊波;赫名飞;韩中明;;老龄化趋势与健康教育干预[A];吉林省预防医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刘全礼;;从依赖的身心二相性看教育干预的机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九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4 孙英姿;;带双J管出院病人的健康教育干预[A];第十五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俞清;熊琰;刘林飞;刘卫东;潘恩春;张莉;鲁兰;黄兴建;;单纯性肥胖儿童健康教育干预研究[A];生命发展机遇——窗口期营养——达能营养中心第十二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张云红;;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健康教育干预措施[A];第十五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范丽凤;李峥;陆菊明;;强化教育干预对糖尿病足预防的中远期效果[A];2006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第十次全国糖尿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沙怡梅;徐筠;孙静;崔义祥;;北京市铁强化酱油健康教育干预效果分析[A];中国营养学会第十届微量元素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9 林爱娟;周一汝;潘海珍;沈娟;;超重及肥胖者健康教育干预及其效果评价[A];浙江省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张军霞;刘军霞;;肿瘤术后化疗患者健康教育干预的作用[A];肿瘤研究新进展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记者 顾晓萍;全市小学开展安全教育干预工作[N];石家庄日报;2010年

2 记者 孟庆普 通讯员 张红英;石家庄安全教育干预见效[N];健康报;2010年

3 高士霞;抚松启动家庭教育干预行动[N];吉林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浦晓琪;2型糖尿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2 刘德林;学生怨恨及其教育干预[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晓昕;社会工作视域中的亲职教育干预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2 肖青;小学高年级孤儿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积极心理教育干预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6年

3 刘慧;对临床护士进行预防住院老年人跌倒教育干预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2年

4 刘齐;教育干预对父母预防学龄前儿童家中意外伤害的效果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5 孟丽丽;青少年测量估计的特点及其教育干预[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陆一鸣;甘肃地震灾区灾后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干预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7 朱巧玲;对一名多动症倾向儿童教育干预的个案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郭巧芝;广东省连平县小学生溺水健康教育干预近期效果评价[D];暨南大学;2010年

9 罗美玲;应用手机短信对孕产妇进行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10 刘丽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系统化健康教育干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小学高年级孤儿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积极心理教育干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21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3621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6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