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的教育伦理思想研究
本文关键词:陶行知的教育伦理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陶行知是我国近代教育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和教育改革、实践家,是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开拓者。他的教育伦理思想是连接封建传统伦理教育思想和近现代教育理论思想的桥梁,也是中国现代教育伦理思想最称得上实质性启蒙意义的思想。其教育伦理思想产生于中国革命的发展大势,坚持以马克思唯物主义为指导,运用唯物辩证法对教育实践活动及教育事业所面临的伦理道德问题予以深刻的理论分析和价值总结。陶行知教育伦理思想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明共同影响下的结晶,其主要以知行合一、实用主义为理论基础,创造真善美的活人,以“人民第一”、“教育公平”为价值原则,以“知行统一”为实践原则,不断加强教师道德规范建设。陶行知教育伦理思想涉及到生活即教育的教育本体论、大众为本的教育目的论、教学做合一的方法论等理论,这些内容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深入解读和剖析陶行知教育伦理思想的独特魅力及其价值意义,提出现今“爱满天下”精神引领现代师德教育、深化教育改革以维护教育公平、建立人本和民主的现代大学管理体制、培养德育优先和全面发展的人才、加强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建设等有效途径,对构建现今的教育伦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陶行知 教育伦理 教育实践 当代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40-09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8
- 1.1 研究背景及现状9-13
- 1.1.1 研究背景9-10
- 1.1.2 研究现状10-13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13-15
- 1.2.1 研究目的13-14
- 1.2.2 研究意义14-15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15-16
- 1.3.1 研究内容15-16
- 1.3.2 研究方法16
- 1.4 相关概念的诠释、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16-18
- 1.4.1 教育伦理16
- 1.4.2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之处16-18
- 第二章 陶行知教育伦理思想的时代背景与产生之源18-26
- 2.1 时代背景18-19
- 2.2 生平及人生轨迹19-22
- 2.2.1 发愤苦读,艰苦求学志弥坚19-20
- 2.2.2 献身教育,忧勤惕厉行为范20-21
- 2.2.3 与时俱进,,投身革命忠于党21-22
- 2.3 文化渊源22-24
- 2.3.1 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22-23
- 2.3.2 近代西方文明的影响23-24
- 2.4 陶行知教育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础24-26
- 2.4.1 知行合一24
- 2.4.2 实用主义24-26
- 第三章 陶行知教育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26-38
- 3.1 教育伦理和教育哲学的区别26-27
- 3.2 教育的目的---“真善美的活人”27-29
- 3.2.1“求真知”“做真人”的教育28
- 3.2.2 教育是求善的教育28-29
- 3.2.3 教育也是美育29
- 3.3 教育的价值原则29-33
- 3.3.1 人民第一原则29-31
- 3.3.2 教育公平原则31-33
- 3.4 教育伦理的实践原则——知行统一33-35
- 3.4.1 教育内容——生活即教育33-34
- 3.4.2 教育形式——社会即学校34
- 3.4.3 教育方法——教学做合一34-35
- 3.5 教师道德规范建设35-38
- 3.5.1 追求真理,虚心学习35-36
- 3.5.2 因地制宜,因陋就简36-37
- 3.5.3 师生平等,与学生共甘苦37-38
- 第四章 陶行知教育伦理思想的特征38-45
- 4.1 生活即教育的教育本体论38-39
- 4.2 大众为本的教育目的论39-41
- 4.3 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论41-45
- 4.3.1 陶行知创办晓庄师范42
- 4.3.2 陶行知创办山海工学团42-43
- 4.3.3 陶行知创办育才学校43-45
- 第五章 陶行知教育伦理思想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45-54
- 5.1 陶行知教育伦理思想的历史意义45-47
- 5.2 陶行知教育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47-52
- 5.2.1“爱满天下”精神引领现代师德教育47
- 5.2.2 深化教育改革,维护教育公平47-48
- 5.2.3 建立人本和民主的现代大学管理体制48-49
- 5.2.4 培养德育优先、全面发展的人才49-51
- 5.2.5 加强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建设51-52
- 5.3 陶行知教育伦理思想的不足52-54
- 余语54-55
- 参考文献55-58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成果58-59
- 致谢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龙迪勇;梁启超与中国伦理思想的现代转型——读吕滨《新民伦理与新国家:梁启超伦理思想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1年05期
2 瓦莲京娜;;少数民族伦理思想研究探讨[J];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3 石世奇;理论与实践的创新之作——读《中国伦理思想的传承与发展——邓小平伦理思想研究》[J];社会科学论坛;2004年05期
4 熊坤新;田芳;吕劭男;;锡伯族伦理思想概论[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5 熊坤新;张少云;;藏族伦理思想研究之我见[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6 章海山;;中西伦理思想比较研究初探[J];学术研究;1993年02期
7 刘晓玲;刘少奇处理党内同志关系的伦理思想述要[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8 唐能赋;一部刘少奇思想理论研究的力作——简评《刘少奇伦理思想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1999年07期
9 丘斌,黄卫东,陈运普;中国现代企业的伦理思想刍议[J];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10 王天根;试论章太炎伦理思想的矛盾性[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玉花;;瞿秋白伦理思想探微[A];瞿秋白研究新探——纪念瞿秋白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论文集[C];1999年
2 朱馥生;;孙中山对我国传统道德伦理思想的继承与发展[A];孙中山与二十一世纪中国——纪念中山先生奉安七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专辑[C];1999年
3 马平;;回商伦理思想及其他[A];首届中国宁夏回商大会文化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4 余玉花;;瞿秋白伦理思想探微[A];瞿秋白研究新探[C];2002年
5 李权兴;吴焕发;;李大钊伦理思想泛论[A];李大钊研究论文集[C];1999年
6 崔梅;;孟子伦理思想与卢梭伦理思想的相同点[A];孔学研究(第四辑)[C];1998年
7 唐凯麟;王泽应;;毛泽东伦理思想论要[A];毛泽东研究总第1辑2006年第1辑[C];2006年
8 袁志平;;邓小平伦理思想初探[A];改革 求实 创新——青海省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20周年优秀论文集[C];1998年
9 倪愫襄;;制度伦理思想的儒法之争[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10 李秋心;杨中梁;;孔子的伦理思想与市场经济[A];孔学研究(第三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海峡两岸第二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宋希仁;经济学家的道德追问[N];中华读书报;2002年
2 高惠珠;融民族传统伦理于当代社会建设[N];社会科学报;2008年
3 田永胜;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N];光明日报;2001年
4 张荣;自私与同情的和谐[N];光明日报;2002年
5 王泽应;中国伦理学研究回眸[N];光明日报;2000年
6 袁礼辉;孙中山伦理思想及特征探析[N];团结报;2014年
7 靳凤林;“礼”之意义镜像的伦理学透析[N];光明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伟;周敦颐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2 夏忠龙;先秦伦理思想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3 张伯晋;法家伦理思想体系的最终建构[D];吉林大学;2010年
4 刘yN;苏轼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陈剑旄;蔡元培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李德炎;人的自由与解放—马克思伦理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7 陈万球;中国传统科技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8 石峰岗;曾国藩人才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9 王小波;左宗棠伦理思想及其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10 顾世群;《古兰经》伦理思想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云飞;傅山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2 鲁红伟;论中国民本伦理思想在服务型政府构建中的作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唐勇;霍布斯契约伦理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4 杨明熙;马克思主义科技伦理思想及其中国化研究[D];广东财经大学;2015年
5 熊若言;邓小平分配伦理思想及其价值[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6 王沁;列宁分配伦理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7 郑欣;先秦儒家音乐伦理思想及现实意义[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8 穆京京;《周易》中生态、婚姻、经济及政治之伦理思想研究[D];辽宁医学院;2015年
9 马培培;胡锦涛伦理思想初探[D];江苏师范大学;2014年
10 郭金鹏;贾谊的伦理思想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陶行知的教育伦理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93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389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