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濡化与国民性问题再思
本文关键词:儒家的濡化与国民性问题再思
【摘要】:两千多年的儒家教育存在及其对国民性的教化作用不容忽视。深入剖析儒家传统在国民性塑成过程中的历史结构与自身缺失,即可发现儒家传统教育始终是围绕为人之道进行的。儒家传统教育对国民性的建构是一个对中华民族影响很大的文化—心理现象,儒家伦理的三重架构为理解国民性的文化濡化过程提供了一种分析框架。新时期国民性的建构,应立足本土文化传统,从传统儒家教育中汲取养分浸润国民性的根基;坚持"创造性转化"原则,在与世界教育交流中寻找国民性建构的创生点。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关键词】: 儒家教育 国民性 文化濡化
【基金】:吉林省高校创新团队资助项目“良性教育生态与优质学校建设研究”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在近代文化史中,“国民性”是一个出身名门而又流落民间的通俗概念。当这一概念在晚清之际的思想文化界初次泊入时,曾被赋予构建中国人“新民”与“新性格”的历史语境,到辛亥革命时期甚至承接了“国民性改造与革命”的民族救亡使命。然而,今天的大多数文化批评者承认,近代以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南龙;论建国后的国民性改造范式[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2 侯胤;从《一朵小云》和《阿Q正传》看对国民性的批判[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 魏敦友;从国民性批判到人性批判[J];社会科学论坛;2005年03期
4 贺仲明;;国民性批判:一个文化的谎言[J];探索与争鸣;2009年07期
5 张战;邓姿;;论《国画》的国民性批判主题[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6 敖福军;;浅析梁启超的国民性批判思想[J];宜春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7 郑师渠;辛亥革命后关于国民性问题的探讨[J];天津社会科学;1988年06期
8 程农;国民性批判与陈独秀的命运[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2期
9 刘小林;论中国近代改造国民性思潮[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10 韩月;;国民性与教育在当下的三重背离[J];当代教育科学;2013年2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均;;鲁迅为什么不看重《阿Q正传》——兼论国民性批判写作与启蒙主义之关系[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卫华;“国民性批判”:论争与重思[N];文艺报;2008年
2 摩罗;“国民性批判”是否可以终结?[N];中华读书报;2008年
3 王人博 演讲;“国家”中的“国民性”(二)[N];经济观察报;2014年
4 王m樅,
本文编号:5116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511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