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微课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高中历史微课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信息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从根本上推动着社会结构的变革;在21世纪的今天,人类社会已然步入“微”时代,微博、微电影、微信等一些列微型事物随之涌现,而微课更凭借着短小精悍的特点顺应了信息社会对知识的快速需求,有效满足了学习者进行碎片化学习的要求。微课在教育领域影响的不断加大,使得探究其在具体学科中的设计和应用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在本研究中,首先通过文献调研法,分析和整理了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外有关微课研究的现状进行阐述;对微课、微视频、微课程以及相关理论基础进行分析。其次,依据前文提出的相关理论基础,结合前人的研究经验,对高中历史学科、学习的特征以及微课的设计原则进行了分析,并依据ADDIE模型进行本研究中微课的教学设计,对该模型的分析、设计、开发、实施以及评价等阶段过程进行了具体的分析阐述,在这一模型的基础之上,结合高一历史必修一中的教材内容确立了本研究中历史微课设计的具体知识点,提出了微课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的具体设计方案,包括微课任务单的设计、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微脚本的设计,并且采用PPT加录屏的方式进行了微课案例的开发;并以其中一个微课案例进行了具体的展示说明。最后,以南阳市淅川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一两个班的学生为被试,采取教育实验法,针对某一具体章节的教学案例进行实施,通过分析所得的调查数据的结果,对微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价,得出研究结论,同时针对本研究中的问题提出一些可行性的策略以及建议。经过研究发现,将相关微课用于辅助高中历史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有效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效率。
【关键词】:高中历史 微课 设计与应用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434;G633.5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22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10-13
- 1.1.1 研究背景10-12
- 1.1.2 研究意义12-13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8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3-14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4-18
- 1.3 研究目的18-19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19-22
- 1.4.1 研究思路19
- 1.4.2 研究方法19-22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22-28
- 2.1 相关概念界定22-24
- 2.1.1 微课22
- 2.1.2 微课程22-23
- 2.1.3 微视频23-24
- 2.1.4 微型教学视频24
- 2.2 理论基础24-28
- 2.2.1 认知负荷理论24-25
- 2.2.2 情绪心理学25-26
- 2.2.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26-28
- 第三章 基于ADDIE模型的高中历史微课教学设计方案28-50
- 3.1 高中历史学科特点28-29
- 3.1.1 知识体系的模块专题化28-29
- 3.1.2 存在形式的过去性29
- 3.1.3 思维方式的灵活性29
- 3.1.4 学科联系的交融性29
- 3.2 高中生认知发展特点29-31
- 3.2.1 高中生注意力发展特点29-30
- 3.2.2 高中生思维发展特征30
- 3.2.3 高中生的兴趣特点30
- 3.2.4 高中生学习的特征30-31
- 3.3 高中历史微课设计的原则31-33
- 3.3.1 “微”的原则31
- 3.3.2 “透”的原则31
- 3.3.3 多学科融合原则31-32
- 3.3.4 主体性原则32
- 3.3.5 启发性原则32
- 3.3.6 承前启后原则32-33
- 3.4 基于ADDIE模型的微课设计流程33-39
- 3.4.1 分析阶段33-34
- 3.4.2 设计阶段34-37
- 3.4.3 开发阶段37-39
- 3.4.4 实施阶段39
- 3.4.5 评价阶段39
- 3.5 高中历史微课开发案例39-50
- 3.5.1《开创外交新局面》微课设计案例40-43
- 3.5.2 微课开发案例43-50
- 第四章 高中历史微课应用原则、策略及其实证研究50-69
- 4.1 微课的应用原则50-51
- 4.1.1 辅助教学原则50
- 4.1.2 与实际教学相结合原则50
- 4.1.3 灵活原则50
- 4.1.4 反馈原则50-51
- 4.2 微课的应用策略51-53
- 4.2.1 课前预习策略51
- 4.2.2 课中自主学习策略51-52
- 4.2.3 课中演示策略52
- 4.2.4 课后巩固策略52-53
- 4.2.5 因人而异策略53
- 4.3 微课的实践应用53-59
- 4.3.1 微课实践应用的教学设计53-54
- 4.3.2 微课应用的教学实施过程54-59
- 4.4 高中历史微课教学效果调查与分析59-69
- 4.4.1 教学效果调查59
- 4.4.2 教学效果分析59-67
- 4.4.3 小结67-69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69-72
- 5.1 研究结论69-70
- 5.2 研究中的不足70
- 5.3 研究展望70-72
- 参考文献72-75
- 附录75-78
- 致谢78-7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巧;论高中历史“四环节开放式”教学[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2 刘登楼;高中历史教材中的小字部分教学[J];教学与管理;2003年16期
3 张齐胜;高中历史地位[J];文史天地;2004年04期
4 魏勇;第三堂 高中历史[J];教师之友;2004年05期
5 陈巧妹;;高中历史新教材中原始资料的功能[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8期
6 王佳文;高中历史探究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教学与管理;2004年03期
7 姚国平;从高中历史新课程模块的特点看教学方式嬗变[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8 吴智园;;高中历史跨学科渗透教学论略[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5年12期
9 张小平;论认知理论与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2期
10 张秀芳;王劲松;;《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关于“林肯”一节的教学[J];固原师专学报;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红阁;;高中历史必修Ⅲ人民版专题六 第2课 神权下的自我[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2年中小学教师优秀案例作品展论文集[C];2012年
2 宁世明;;浅议“研究性学习”中高中历史教师的作用[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3 徐小明;;关于高中历史情境教学法存在问题的思考[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李秀凤;;高中历史知识的简约·细化——对高三师生座谈的思考[A];2013年3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5 冯艳玲;;高中历史学案导学的有效性初探[A];中国名校卷(广东卷)[C];2013年
6 姬智明;;善教善导,渗透综合——从《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的教学浅谈高中历史如何进行综合教学[A];叶圣陶德育思想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艾彦;;对高中历史新课程的认识和教学方法的初步探讨[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3卷)[C];2010年
8 杜婧超;;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学案例)[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2年中小学教师优秀案例作品展论文集[C];2012年
9 赵颜颜;;浅谈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A];2013年3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10 胡阳新;;谈怎样走出高中历史学习思维定势的误区[A];2013年4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晴隆县民族中学 赵红艳 李捡;浅谈怎样才能学好高中历史[N];贵州民族报;2013年
2 记者 崔逾瑜 通讯员 陶火应 李建彬;三镇首个高中历史工作室成立[N];湖北日报;2010年
3 重庆市忠县拔山中学 李毅;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师专业发展策略[N];学知报;2010年
4 本报见习记者 张婷婷;高中历史新教材:变“编年体”为“专题”模式[N];三峡日报;2009年
5 苍溪县五龙中学 徐恒;高中历史学习之我见[N];广元日报;2010年
6 四川省广元师范学校 何丽;如何开发高中历史校本课程[N];广元日报;2010年
7 江西省永丰中学 邓晓慧;浅谈新课程下高中历史信息能力的培养[N];学知报;2011年
8 四川省自贡市第十四中学 王波;关于高中历史知识的学习和掌握[N];学知报;2011年
9 湖北襄阳南漳二中 廖均;高中历史学习常用方法例谈[N];学知报;2011年
10 安徽省阜南县第二中学 吴邦荣;先“看清”教材方能“看轻”教材[N];中国教育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爱华;高中历史学科校本教研的理论和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杨敏;高中历史探究式学习的实践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韩海燕;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的实践与反思[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4 郭洁;高中历史教材的编写变化及教学应对[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5 刘凯;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6 杨立;初中和高中历史史料教学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7 施月琴;高中历史教材改革剖析及应对策略[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8 高小梅;县级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9 李亚敏;高中历史“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教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10 赵昆;思维导图在高中历史知识复习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6461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646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