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下高中生地理自学能力培养研究
本文关键词:翻转课堂下高中生地理自学能力培养研究
【摘要】: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信息化时代人们的生活、工作以及学习方式都收到了极大地冲击,同时也对人们终身学习能力提出了一定要求。这一要求进一步投射到社会对学校培养的人才的要求之上。这给未来教育带来了新研究视角和研究课题,即如何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在对大量文献阅读的基础上,并结合翻转课堂的实际情况,本文将翻转课堂下的自学能力定义为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主要包括自行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搜索学习资源、选择学习策略、监控学习过程以及自评学习结果的能力。本文以翻转课堂教学思想、元认知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以及掌握学习理论等理论基础为指导,采用个案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课堂观察法,发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高中生地理自学能力的现状呈现如下特点:学习动机有所增强,但仅停留在思想层面;学生缺乏学习计划意识,计划能力弱: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不足:学习结果评价缺乏自主性;学习时间的规划和管理能力水平低;学习效果易受学习环境的影响。然后运用归纳法,从内部心理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两个角度归纳出翻转课堂模式下高中生自学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其中内部因素包括求知欲望、自我效能感、学习目标规划意识与规划能力、学习策略储备量与学习策略运用能力:外部因素包括教学模式、学习环境以及课堂管理方法。针对影响因素,本文提出了如下培养策略:加强学习方法与策略指导,引导学生将动机转化为学习行为:重视学习计划的引导,增强学生学习规划意识与能力:强化学生自我监控能力;增强学生自我评价能力:增强学生时间管理观念与能力:营造良好的自学环境。最后呈现教学案例,展现整个教学改进过程,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翻转课堂 高中地理 自学能力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33.55;G43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1 绪论11-19
- 1.1 研究背景11-12
- 1.1.1 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必要性11
- 1.1.2 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可能性11
- 1.1.3 新时代教育理念的转变11-12
- 1.2 研究意义12-13
- 1.2.1 理论意义12-13
- 1.2.2 现实意义13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13-17
- 1.3.1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综述13-16
- 1.3.2 自学能力研究的现状16-17
- 1.3.3 现状评述17
- 1.4 研究方案17-19
- 1.4.1 研究目标与研究思路17-18
- 1.4.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18-19
- 2 概念界定与基本理论19-24
- 2.1 概念界定19-21
- 2.1.1 自学能力19
- 2.1.2 翻转课堂19-20
- 2.1.3 翻转课堂下的自学能力20-21
- 2.2 基本理论21-24
- 2.2.1 翻转课堂教学思想21-22
- 2.2.2 元认知22
- 2.2.3 建构主义理论22-23
- 2.2.4 掌握学习理论23-24
- 3 高中生地理自学能力的现状调查与分析24-37
- 3.1 问卷的设计24-25
- 3.1.1 调查的目的24
- 3.1.2 调查的内容24-25
- 3.2 问卷调查的实施25-26
- 3.2.1 问卷调查对象的选择25
- 3.2.2 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25-26
- 3.3 调查结果分析26-33
- 3.3.1 学习动机仅停留在思想层面26-28
- 3.3.2 学生学习计划能力弱28-30
- 3.3.3 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不足30
- 3.3.4 学习结果评价缺乏自主性30
- 3.3.5 学习时间的规划和管理能力水平低30-31
- 3.3.6 学习效果易受学习环境的影响31-33
- 3.4 优势与问题33-34
- 3.4.1 优势33-34
- 3.4.2 问题34
- 3.5 影响因素34-37
- 3.5.1 内部因素35
- 3.5.2 外部因素35-37
- 4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高中生自学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37-42
- 4.1 加强学习方法与策略指导37
- 4.2 重视学习计划的引导37-38
- 4.3 强化学生自我监控能力38-39
- 4.4 增强学生自我评价能力39-40
- 4.5 增强学生时间管理观念与能力40
- 4.6 营造良好的自学环境40-42
- 4.6.1 信息技术环境40-41
- 4.6.2 社会环境41-42
- 5 教学案例展示42-47
- 5.1 教学设计42-45
- 5.2 教学实施过程45-47
- 5.2.1 教学视频的制作45
- 5.2.2 学生学习信息的搜集与分析45
- 5.2.3 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45
- 5.2.4 学生学习评价45-47
- 6 研究结论及展望47-49
- 6.1 研究结论47-48
- 6.2 研究展望48-49
- 参考文献49-51
- 附录 调查问卷51-57
- 致谢5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远峰;成人学习动力探源[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2 王利;;网络环境与终身学习[J];中国电化教育;2001年11期
3 栾春晖,李靖,詹国梁;论网络时代的学习与创新[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2年S1期
4 罗锡武;努力创建学习型社会[J];学习导报;2003年08期
5 何善平;从学习概念的不同理解看学习方式多样化[J];现代教育论丛;2004年04期
6 李红美;;论网络教育环境下学习者学习动机的激发[J];继续教育;2006年11期
7 沈福新;;学习漫议[J];群众;2007年03期
8 李伟;;关于在学习过程中目标制定的思考[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8年06期
9 王玉喜;;数学课堂要关注“学习过程”的教学[J];科技信息;2009年05期
10 韩笑;;学习就是快乐的体验[J];教育教学论坛;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文;;让合作学习在逆境中重生[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2卷)[C];2010年
2 吕启春;;浅谈小学数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A];2014年1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3 杜俊娟;;用学习动机培养策略课题的学习对体育教师进行研究性学习培养的实验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4 瞿春波;;浅议合作学习之误区[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时龙;;把握分析学情是改进教学和促进学习的基础[A];2012·学术前沿论丛——科学发展:深化改革与改善民生(下)[C];2012年
6 韦彩红;;如何组织学生共享学习成果[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2卷)[C];2010年
7 格保耿;;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A];2014年5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8 钮荣荣;;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点思考[A];2014年6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9 陈妙;;让数学课堂效率得到真正的提高——浅谈新课改下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3卷)[C];2010年
10 黄春妙;;浅谈语文课堂合作学习的有效把握[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3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农行浙江东阳支行 吴新国 周龙飞;银行如何创建学习型组织[N];上海金融报;2003年
2 西北师范大学 李瑾瑜;校长:如何引领和促进教师学习[N];中国教育报;2008年
3 永寿县店头中学 刘俊锋;大力提倡合作学习 全面促进有效教学[N];咸阳日报;2009年
4 本报评论员;要在真学习上下功夫[N];酒泉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李天然;学习应该是一种终身行为[N];大连日报;2010年
6 刘继芳;浅议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中的“学习”内涵[N];伊犁日报(汉);2010年
7 哈尔滨市第五医院 蒙硕;浅谈医院创建学习型党组织[N];黑龙江日报;2010年
8 翟爱霞;浅谈如何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N];太行日报;2011年
9 李振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制度变迁中的制度学习[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10 重庆市教育评估院院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习科学研究分会常务副会长 龚春燕;实施新学习,,建设学习型社会[N];中国教育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峰;基于社会网络的大学生学习网络结构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4年
2 付亦宁;本科生深层学习过程及其教学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3 张钰e
本文编号:9779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977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