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心理论文 >

试论《学记》教学思想对语文教学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1-08-08 23:29
  《学记》是《礼记》中的第十八篇,它总结和概括了先秦儒家的教育经验和理论,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一些重要的教育理论问题。它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也是人类教育史上最早的极为重要的教育文献。《学记》篇幅虽短小,但内容颇丰,几乎包含了现代教学论的全部思想,它从教育功能、学校制度、学校管理以及教育原则、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师生关系、教师成长乃至教育评价等方面都作了系统论述。由于中国古代教育主要是语文教育,因此《学记》所反映的教育思想与语文教育联系也就更为密切。当今语文新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我们深入研究《学记》的教育思想,通过汲取其中的教育教学经验,来审视我们今天的语文教育,希望能更好的为我们今天语文新课程改革稳步前进带来帮助。本文着重分析了《学记》的语文教育教学思想,并进一步阐述其对今天的语文教学所带来的启示。全文一共分为三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学记》的思想渊源及成书年代。本部分从教育史学的角度论证了《学记》是我国乃至世界第一部教育专著,并揭示了其与中国儒家经典、诸子百家学说、文学经典的渊源关系,同时考证了《学记》的成书年代。第二部分:《学记》对语文学习主体和教师专业成长...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与文献综述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分析
第一章 《学记》的思想渊源、成书年代及思想特征
    第一节 《学记》的思想渊源
    第二节 《学记》的成书年代
    第三节 《学记》的理论特征
        一、理论的完整性
        二、学术的继承与超越性
        三、现实的指导与实践性
第二章 《学记》对语文学习主体及其教师专业成长的启示
    第一节 《学记》对语文学习主体的启示
        一、《学记》“学生主体地位”思想探微
        二、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主体性培养缺失的表现
        三、以学为重,为学而教
    第二节 《学记》对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启示
        一、培养语文教师专业情意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原动力
        二、丰富语文教师专业知识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
        三、提升语文教师专业能力是教师专业化的关键
第三章 《学记》教学原则对语文教学的启示
    第一节 教学相长原则的启示与借鉴
        一、教学相长的内涵
        二、以教学相长为基础的语文课堂中师生关系的特点
        三、如何构建能实现“教学相长”的语文课堂
    第二节 启发诱导原则的启示与借鉴
        一、启发诱导原则的内涵
        二、《学记》所批判的注入式教学及其现代表现
        三、以“喻”为纲营造语文“和、易、思”境界
    第三节 藏息相辅原则的启示与借鉴
        一、藏息相辅的内涵
        二、语文教学坚持“藏息相辅”的重要性
        三、语文教学怎样贯彻“藏息相辅”的教学原则
    第四节 豫时孙摩原则的启示与借鉴
        一、豫时孙摩的内涵
        二、“豫时孙摩”符合现代教育心理学及教学规律
        三、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落实“豫时孙摩”原则
    第五节 长善救失原则的启示与借鉴
        一、长善救失原则的内涵
        二、“长善救失”内涵的延续
        三、长善救失在语文教学中实现的障碍
        四、“长善救失”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精辟的见解 深刻的教诲——庆祝涂又光先生八十寿辰[J]. 杨叔子.  高等教育研究. 2006(09)
[2]试论《学记》的教学思想[J]. 张艳芬.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4(05)
[3]师说[J]. 韩愈,罗经国.  英语学习. 2003(09)
[4]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和学习观[J]. 张松涛.  山东外语教学. 2002(04)
[5]从传统教学观到建构性教学观——兼论现代教育技术的使命[J]. 张建伟.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1(09)
[6]建构主义研究的哲学与心理学基础[J]. 高文.  全球教育展望. 2001(03)
[7]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看《学记》[J]. 岳欣云,董宏建.  天中学刊. 2001(01)
[8]教师成为研究者: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J]. 宁虹,刘秀江.  教育研究. 2000(07)
[9]论《学记》的诞生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标志[J]. 曾智昌.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1998(04)
[10]教师成为研究者“教师专业化”问题探讨[J]. 高慎英.  教育理论与实践. 1998(03)



本文编号:33308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xinli/33308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2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