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要注意做好几个“结合”

发布时间:2017-10-16 06:01

  本文关键词: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要注意做好几个“结合”


  更多相关文章: 大学生 心理健康素质 结合


【摘要】: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应关注大学生的学习、人际交往、恋爱与就业等几个主要方面,注意把发展性教育与矫治性教育相结合,社会帮助和自我促进相结合,团体辅导与个体辅导相结合,学生发展与教育者发展相结合。
【作者单位】: 山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素质 结合
【分类号】:G441
【正文快照】: 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素质的教育与培养,全面提高人才的质量,已成为我们所面临的迫切任务。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丽;;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科技资讯;2010年05期

2 王沛悦;;高校辅导员的角色与素质培养[J];职业时空;2010年01期

3 周建华;赖玉洁;张雷;;多校区高校学生管理分析及管理体系构建[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4 董少凤;徐凌忠;;当代大学生炫耀性消费文化探析[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01期

5 鲁春光;马士伟;刘红;李大伟;;建立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活动体系谈[J];中国校外教育;2010年01期

6 李厚银;;浅谈加强对大学生道德文明教育的认识[J];科技信息;2010年01期

7 章小纯;;新时期大学生班集体建设的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版);2010年01期

8 李滨;;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依托,创建良好的高校学风[J];学理论;2010年05期

9 李培仁;卢香宇;;以人为本 突出主体——扎实有效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10 潘宏飞;;受助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发展状况分析——以中南民族大学为例[J];科技创业月刊;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娜;;陕西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素质调查[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彭思嘉;王有智;;陕西省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胡东原;孙天威;周铁;;提高军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五维系统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李忠粮;严考风 正学风[N];中国民航报;2010年

2 记者 晁瑾;中小学德育研究中心揭牌[N];新疆日报(汉);2010年

3 ;李长春:着力健全长效机制优化育人环境[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4 记者 阮莉珠;培育创新人才从中小学抓起[N];上海科技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王晖;我是女生有错吗?[N];河南日报;2009年

6 咸宁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祝家胜;提高心理健康素质 推进社会科学发展[N];咸宁日报;2009年

7 咸宁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祝家胜;提高心理健康素质 推进社会科学发展[N];咸宁日报;2009年

8 记者 郑教;省属高校学习实践活动进展顺利[N];青海日报;2009年

9 马见闻 安徽省马鞍山市人事局;推进发展式就业服务模式[N];中国人事报;2009年

10 浠水县教育局 杜新贵 邱九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综合素质[N];黄冈日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景宜;初中教师与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性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2 成孟丽;长春市某大专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感觉寻求和血清MAO活性关系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游春丽;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现状的调查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9年

4 熊梓云;论心理素质与人的全面发展[D];大连海事大学;2006年

5 蒋小蓉;营造健康心理环境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6 杨玲;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进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7 万艳;中小学生互联网使用与心理健康素质关系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8 陈素红;“两课”教学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9 任天波;宁夏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10 赵洁;论当代中国大学生的人格塑造[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0409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0409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a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