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30年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三大理论主题
本文关键词:中国30年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三大理论主题
【摘要】:在改革开放30年间,"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之争、古今中外之争以及完善学校教育还是学校教育消亡之争是贯穿于我国课程与教学改革进程的三个基本理论主题。其中,"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之争主要涉及科学与人文的关系问题,促进科学与人文的有机融合乃是众望所归的选择。古今中外问题主要涉及对中国教育传统的评估、认同和变革以及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外教育的相互比较和中国教育的自我定位等问题。学校完善论与学校消亡论之争主要涉及学校教育变革的方向和模式问题;辩证认识学校功能,积极完善学校教育,总体来说代表了课程与教学改革方向的主流选择。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改革开放年 中国教育 课程与教学 教育改革
【分类号】:G521
【正文快照】: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已经走过了30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历程。在这30年间,我国中小学课程与教学伴随着整个社会的历史变迁,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我们为3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自豪和欣喜,同时,也深深地感到:对30年来课程与教学的发展历程,有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湛;;21世纪初中国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中国教育学刊;2009年01期
2 赵小红;;改革开放30年中国特殊教育的发展及政策建议[J];中国特殊教育;2008年10期
3 王彦力;超越二元对立 课程与政策[J];博览群书;2005年08期
4 谢燕晖;;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人力资本状况的实证分析[J];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08年07期
5 王雅灵;;改革开放30年宁波城市文化建设的成就[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6 张舒平;;论改革开放30年党内监督的基本经验[J];东岳论丛;2008年06期
7 姚琼瑶;;改革开放30年国际格局变化与中国外交战略演变[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8 俞仲文;;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的经验与启迪[J];中国高教研究;2009年01期
9 吴振宇;;宁波科学追求司法公正30年[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10 毛伟胜;;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上海大学生身体健康意识缺失的反思[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仁镜;;注重发挥新闻摄影的传播作用[A];按“华赛”标准共创中国新闻摄影新辉煌——第七届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暨“华赛”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许林;;视觉传播时代的图片传播——兼评《中国教育报·摄影》专版[A];创新“两翼齐飞”机制 服务建设小康大业——第八届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文集[C];2007年
3 李琦;;记1978年周老率中国教育代表团访美[A];宗师巨匠 表率楷模——纪念周培源文集[C];2002年
4 ;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日程安排表[A];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会刊[C];2007年
5 李韩芬;;从中美教育差异论公共图书馆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中国教育家大会简介[A];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会刊[C];2007年
7 ;会员活动介绍[A];第三届中国教育家大会论文集[C];2006年
8 田利军;;30年代中国教育现代化思想大讨论述论[A];中国现代社会心理和社会思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周可桢;;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中国教育新趋向[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10 蔡其勇;;中英国家课程标准比较研究[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为中国教育导航[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晓霞;第二届中国教育家大会开幕[N];科技日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贺春兰;背后的推力[N];人民政协报;2010年
4 张春铭;“2006中国教育年度新闻人物”揭晓[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赵婀娜;教育,需要“中国信心”[N];人民日报;2010年
6 显峰;中国教育的“紧急状态”[N];科技日报;2005年
7 记者 翟帆;中国教育新闻网今日正式开通[N];中国教育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原琳;中国教育不能搞产业化[N];华夏时报;2004年
9 程瑞华;中国教育三问[N];金融时报;2005年
10 记者 江鹏;我市优秀教师代表邓健当选[N];渭南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平海;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章小谦;传承与嫁接:中国教育基本概念从传统到现代的转换[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邵晓枫;百年来中国师生关系思想史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4 黄健江;20世纪末中国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史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5 王彦力;走向“对话”[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王彩霞;二十世纪中国学校校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兰军;民国时期中国教育在国际教育论坛上的展现[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李秉中;教育均衡发展的制度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张正锋;权力的表达:中国近代大学教授权力制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10 赵宁宁;寻找教育政策制定的研究基础[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婷;使儿童成为教育的中心[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陈朝宏;多元、立体、动态的学习格局——以《晏子使楚》《鲁迅自传》为例谈新学习格局的建构[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3 文旭;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4 刘丽姣;建国十七年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实验之历史回顾与理性反思[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张毅;中国自由教育思想的历史追寻[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6 肖学文;改革开放以来党的作风建设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7 陈启强;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的校企合作[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8 李爱香;如何才能办好高等职业教育:德国经验的启示[D];山东大学;2008年
9 郭宗礼;中美庚款兴学论析(1904-1929)[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吴建章;试论同文三馆洋教习与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关系[D];东华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0432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043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