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社会背景和家庭背景对个人教育收益的影响——基于隐变量模型的估计

发布时间:2017-10-18 23:41

  本文关键词:社会背景和家庭背景对个人教育收益的影响——基于隐变量模型的估计


  更多相关文章: 教育收益率 隐变量 社会背景 家庭背景


【摘要】:依据吉林省的微观数据,文章分析了社会背景和家庭背景对个人教育收益的影响。在收入方程中引入社会背景变量后,明显地降低了个人教育收益率的估计值。而且,应用隐变量模型采用家庭背景变量作为工具变量之后得到修正的个人教育收益率的估计值为7.5%左右。估计结果表明,社会背景和家庭背景确实对个人教育收益有着显著的影响。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教育收益率 隐变量 社会背景 家庭背景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调整个人收入差距与促进社会公平研究”(05BYJ02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收入再分配政策机理和效应的微观模拟”(05JJD790079)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促进就业的公共政策机理和效应的微观模拟”(NCET-05-031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G40-054
【正文快照】: 一、引言个人教育收益率的估计一直是劳动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传统的研究途径主要是依据Mincer[1]收入方程,应用最小二乘法(OLS)来估计个人教育的平均收益率。但Griliches[2]指出,利用OLS估计教育收益率是有偏的:一方面,忽略“能力”变量会使之产生向上的偏差,其主要原因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姚先国,张海峰;中国教育回报率估计及其城乡差异分析——以浙江、广东、湖南、安徽等省的调查数据为基础[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2 李雪松,詹姆斯·赫克曼;选择偏差、比较优势与教育的异质性回报∶基于中国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4年04期

3 李实,丁赛;中国城镇教育收益率的长期变动趋势[J];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敏;;关于扩招的几个问题[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2期

2 王明进;岳昌君;;个人教育投资风险的计量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年02期

3 黄平;马春华;;有关中国农村外出务工者培训的相关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年03期

4 刘泽云;;教育收益率估算中的几个方法问题[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年01期

5 付尧;赖德胜;;劳动力市场分割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广东、上海为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6 郑勤华;陈庚;张向东;;中国远程教育投资的个人收益率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7 刘泽云;;教育对工资不平等的影响:结构效应和价格效应[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8 李强;;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J];北京社会科学;2008年05期

9 焦健;窦尔翔;景春梅;吴航;;高等教育财务特征及其融资模式[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王云多;;基于内生视角估算教育收益率[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谷成;冯中朝;范丽霞;;教育、健康与农民收入增长——来自转型期湖北农村的证据[A];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三农问题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分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刘泽云;;中国城镇地区私人教育收益率研究述评:1981-2001年[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3 北京大学“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劳动力市场”课题组;;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刘彦伟;岳昌君;;教育借贷、人力资本积累与工作找寻[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刀福东;;傣族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回报初探[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吴克明;;劳动力流动与中国城镇教育收益率上升[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吴克明;;教育的收入功能新探:工作流动的视角[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朱宁洁;;我国城镇居民中等职业教育收益率研究[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杨娟;孟大虎;;高等教育投资风险和收益的实证研究[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吴春芳;;北京市城镇职工个人教育收益率的初步估算——基于北京市城镇职工就业状况调查[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宇辉;高等教育视角下的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2 刘冰;企业在职培训与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形成[D];浙江大学;2009年

3 李慧勤;高等教育收费与学生资助的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4 钱雪亚;中国人力资本水平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5 沈华;中国国家助学贷款多元化偿还模型设计[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叶欣茹;中国高等教育社会投入需求预测[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7 任红艳;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适度性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8 杭永宝;职业教育的经济发展贡献和成本收益问题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9 孙大文;我国教育生产率及其增长方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李晓华;技能回报、经济转型与工资不平等的上升[D];浙江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文俊;河南省农村家庭人力资本投资决策调查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2 赵媛媛;中国城镇收入不平等原因探析[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晓蓓;中国城镇女性的劳动力供给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4 周群英;硕士研究生教育个人投资成本—收益分析[D];武汉大学;2004年

5 张海峰;教育不平等的收入分配效应:理论与实证分析[D];浙江大学;2004年

6 聂绪海;人口地理信息系统支持的零售单位空间布局分析[D];四川大学;2005年

7 许名勇;长沙商贸学院拓址项目可行性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8 包宁;农村教育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9 祝富钧;浙江省城镇居民人力资本投资行为实证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6年

10 吕世斌;教育和收入不平等[D];吉林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林光彬;等级制度、市场经济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J];管理世界;2004年04期

2 陈晓宇,闵维方;我国高等教育个人收益率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1998年06期

3 诸建芳,王伯庆,恩斯特·使君多福;中国人力资本投资的个人收益率研究[J];经济研究;1995年12期

4 赵人伟,李实;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及其原因[J];经济研究;1997年09期

5 赖德胜;教育、劳动力市场与收入分配[J];经济研究;1998年05期

6 魏新,邱黎强;中国城镇居民家庭收入及教育支出负担率研究[J];教育与经济;1998年04期

7 蔡f ,杨涛;城乡收入差距的政治经济学[J];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04期

8 李实,丁赛;中国城镇教育收益率的长期变动趋势[J];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赖德胜;弃学从业 何错之有[J];改革;1997年04期

2 赵宏斌;教育收益与风险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8期

3 娄世艳;罗润东;;我国城镇教育收益率年龄段差异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9年18期

4 何光瑶,洪荧;教育投资收益率计量方法研究[J];统计研究;1998年04期

5 江伟;刘珊珊;;关于教育收益率的几点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08年03期

6 毛爽;;中国城镇居民个人教育收益率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7 史一哲;;北京流动劳动力教育收益率分析[J];商业时代;2010年04期

8 温辉;;关于提高教育收益率的几点思考[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1年05期

9 叶芸;个人教育投资的经济效益浅析[J];教育导刊;2002年Z2期

10 齐良书;;国有部门劳动工资制度改革对教育收益率的影响——对1988-1999年中国城市教育收益率的实证研究[J];教育与经济;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林;高慧琳;;从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的社会背景看《讲话》的现实意义[A];延安文艺与先进文化建设研究——“纪念毛泽东同志《讲话》发表60周年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吴春芳;;北京市城镇职工个人教育收益率的初步估算——基于北京市城镇职工就业状况调查[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申涛;和荣;楚文杰;周晓娜;;北京市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微观分析——对教育收益率的初步估计[A];北京市第十五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获奖论文集[C];2009年

4 袁聚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的民主文化发展研究[A];第五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0年

5 李哲;丁士军;;江汉平原农户教育收益率分析[A];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三农问题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分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李哲;丁士军;;农村教育收益率实证分析 以湖北五县为例[A];“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湖北省首届涉农领域青年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马川;李晓文;;少数民族个体在民族认同过程中的双重性[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黄道名;韩玉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对老年人体育的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9 李新锋;赵鹏;阎秋霞;周辉;;和谐社会背景下学校体育价值取向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10 朱宁洁;;我国城镇居民中等职业教育收益率研究[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新华社记者 张崇防 李国荣 孙闻 王寰鹰 王聪 胡n,

本文编号:10578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0578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65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