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教育宗旨的嬗变与近代教育思想的确立
本文关键词:晚清教育宗旨的嬗变与近代教育思想的确立
更多相关文章: 晚清 学制体系 教育近代化 教育思想 教育宗旨 清政府 近代教育史 实业学堂 京师大学堂 奏定学堂章程
【摘要】:在晚清各项社会改革中,教育最具成效。清政府1902年颁布的"壬寅学制"、1904年颁行的"癸卯学制"、1906年颁布的《学部奏请宣示教育宗旨折》,实现了教育宗旨的渐进式嬗变:从确立第一个完整、规范的学制体系,到厘定全国各学堂共同遵守的立学宗旨,最终建构了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完备的立学思想系统,明确了"不在造就少数之人才,而在造就多数之国民"、"德智体三育并举"的近代教育思想,大力推动了教育由传统向近代的转变。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历史系;
【关键词】: 晚清 学制体系 教育近代化 教育思想 教育宗旨 清政府 近代教育史 实业学堂 京师大学堂 奏定学堂章程
【分类号】:G529
【正文快照】: 教育近代化是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变革在教育上的反映,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在晚清各项社会改革中,教育最具成效。建立近代教育制度与教育思想是清末教育改革追求的基本目标。一1902年8月15日,清政府公布了张百熙主持拟订的《钦定学堂章程》,史称“壬寅学制”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显成;李鸿章督直期间的抗灾救灾实践及其教训[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章征科;20世纪初中国女子学校教育兴起的原因及特点[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3 芮锐;光绪年间黄河郑工略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4 孙自俭;晚清铁路政策的官办与商办之争[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5 夏金元;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嬗变[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01期
6 魏光奇,丁海秀;清末至北洋政府时期区乡行政制度考略[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7 孙燕京,周福振;善耆与清末新政——以20世纪初十年的北京新政改革为视点[J];北京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8 郭德侠;西学东渐与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培养目标近代化[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9 吴祖鲲,刘小新;中国近代农业教育的兴起及其特点[J];长白学刊;2003年06期
10 张素薇;“五四”前后的知识女性[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高晓芳;;指称外语的词语演变及其原因[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王国平;;略谈江苏现代化启动的“非制度化推动”[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3 赵莉如;;日本对西方心理学传入中国起的桥梁作用[A];心理学动态(专集)——中国现代心理学的起源和发展[C];1990年
4 王夏刚;;学政与清代学术[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二辑)——首届“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6年
5 罗志田;;科举制废除在乡村中的社会后果[A];近代中国社会与民间文化——首届中国近代社会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贾小叶;;督抚与晚清文化变革之决策[A];西方思想在近代中国[C];2005年
7 汪婉;;晚清中央视学制度建立的尝试——日本中央视学制度之影响[A];“近代中国、东亚与世界”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8 李育民;;清政府应对条约关系的羁縻之道及其衰微[A];“近代中国、东亚与世界”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卫星;明清学校英语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2 岳龙;现代性境域中的传统[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王春燕;中国学前课程百年发展、变革的历史与思考[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4 周勇;综合理科课程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李显冬;从《大清律例》到《民国民法典》的转型[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6 鲍明;满族文化模式[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7 杨运鑫;多中心大学制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章小谦;传承与嫁接:中国教育基本概念从传统到现代的转换[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黄林;晚清新政时期出版业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何宗旺;蒋维乔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艳梅;清代四川旱灾时空分布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2 王亚茹;黄炎培教育救国思想形成与发展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彭江;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历程中的科学与人文之争[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王金连;晚清新式军事教育述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崔跃峰;西学东渐与中国高等教育中近代学科的设立[D];河南大学;2002年
6 沈书生;信息技术与中小学教育改革[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7 汪宏;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美育思想流派对学校课程设置的影响[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周山彦;马相伯的教育思想[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欧阳艳;清末民初双语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蒋梅;辛亥革命前后的江苏教育总会[D];扬州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微;;晚清词人王鹏运[J];学术论坛;1980年02期
2 易名;;刘鹗不是第一个骂清官的人[J];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01期
3 黄刚;;近代作家闵萃祥生卒年小考[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4期
4 涤尘;;晚清扬州平民画家陈崇光[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1年02期
5 凡;;新发现的三种晚清小报[J];社会科学战线;1981年01期
6 龚明德;;“脱帽怀铅出”释意[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03期
7 胡家荣;吴书锦;;徐州府学宫与新学堂[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03期
8 尹相如;;“王小玉说书,为声色绝调”——《明湖居听书》浅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03期
9 雪克;;杭大藏孙诒让《经忹》稿本略说[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03期
10 任访秋;;晚清文学思潮的流派及其论争[J];社会科学战线;198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鸣;张强;;清末女装色彩文化与当代流行价值[A];色彩科学应用与发展——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高黎平;;晚清在闽美国传教士西学翻译的兴与衰[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宋惠中;;山西商人,
本文编号:10847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084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