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大学生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人格发展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4 21:21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人格发展的关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人格 家庭功能 家庭亲密度 家庭适应性


【摘要】:目的考察家庭亲密度与家庭适应性对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试图建立家庭亲密度、适应性与人格各因素间的回归方程。方法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以及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对北京高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①家庭亲密度以及适应性都与内向与外向型因素、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型因素、心理健康因素、专业而有成就因素、新环境成长能力因素呈显著正相关(P≤0.01);②家庭亲密度以及适应性都与适应与焦虑型因素、怯懦与果断型因素、创造能力因素呈显著负相关;③16PF的8种次级因素,除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型因素、创造能力人格因素外,其它因素均可以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为自变量建立回归方程。结论家庭亲密度与家庭适应性对大学生人格发展有显著影响。
【作者单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所;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的急剧变化,青少年赖以生存的家庭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离婚家庭、单亲家庭、贫困家庭、富裕家庭的增多以及对独生子女的教育等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从国外的研究来看,在诸多家庭因素中,功能性因素(父母监督、亲子关系或亲密度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余小芳,雷良忻;民办高校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家庭功能关系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4年03期

2 方晓义,徐洁,孙莉,张锦涛;家庭功能:理论、影响因素及其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J];心理科学进展;2004年04期

3 李彩娜;邹泓;;青少年孤独感的特点及其与人格、家庭功能的关系[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任志洪;叶一舵;;国内外关于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研究述评[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张红静;;大学生的家庭功能与其情绪及人格的相关分析[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3 李辉;朱丽芬;李梅;;大学生学校适应性研究综述[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4 段晓英;黄慧;;家庭功能、父母监控及自我控制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年11期

5 何心展;尤海燕;;大学生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领悟社会支持关系的研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6年07期

6 叶苑;邹泓;李彩娜;柯锐;;青少年家庭功能的发展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玲玲;青少年未来取向的发展与家庭、同伴因素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本华;青少年情感自主及其与家庭亲密度的相关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2 侯淑晶;高中生生活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3 高燕;学习型家庭的理论研究及其对家庭教育的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张信勇;家庭印象测验(FIT)在中国的应用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刘蕾;中小学校运用家长资源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程俊卫;城市示范性高中与普通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比较[D];郑州大学;2006年

7 叶娜;家庭功能与高中生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8 朱丽芬;云南省大学生学校适应性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模型建构[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9 格茸拉姆;贫困民族地区学生学校适应与师生关系的相关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陈赛真;自我价值感、社会支持对职校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瞻,刘珍妮,李新天,林建龙;家庭与初中生行为问题的相关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4年02期

2 易法建;家庭功能与大学生社会化的研究[J];青年研究;1998年06期

3 周晖,钮丽丽,邹泓;中学生人格五因素问卷的编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年01期

4 周晖;儿童青少年人格的“小五”结构[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年02期

5 俞国良,辛自强,罗晓路;学习不良儿童孤独感、同伴接受性的特点及其与家庭功能的关系[J];心理学报;2000年01期

6 方晓义,郑宇,林丹华;家庭诸因素与初中生吸烟行为的关系[J];心理学报;2001年03期

7 辛自强,池丽萍;家庭功能与儿童孤独感的关系:中介的作用[J];心理学报;2003年02期

8 温忠麟,.张雷,侯杰泰,刘红云;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J];心理学报;2004年05期

9 池丽萍,辛自强;家庭功能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1年03期

10 郑雪,严标宾,邱林;广州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1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娟;;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成长的影响[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年16期

2 安茜;;大学生网络依赖、网络使用动机与家庭功能的相关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11年Z1期

3 曹巧君;朱运清;;浅淡社团活动对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以艾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为视角[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4 胡芳芳;桑青松;;3-5岁流动儿童心理理论发展与家庭功能的关系[J];学前教育研究;2011年07期

5 何奎莲;任俊;;破坏力与激活力带来的重大转折与重构契机——地震灾区中学生心理状况调查与分析[J];宜宾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6 武忠刚;;青少年人格的研究综述[J];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1年04期

7 豆春霞;何庆欢;麦锦城;彭子文;金科;;抑郁青少年父母亲职压力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08期

8 俞晖;;做父母的调色板[J];大众心理学;2006年06期

9 陆洋;;浅谈霍妮的神经症理论及其对现代家庭教育的启示[J];大众心理学;2007年12期

10 翟孟;;从认知和人格的关系探析看儿童人格培养[J];基础教育研究;2011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英春;邹泓;;亲子依恋和家庭功能对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王文霞;李彩娜;;青少年学业行为与家庭功能--自尊的中介作用[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谢金菊;谷传华;赵海灵;;初中生家庭功能、情绪调节与人际交往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穆新华;刘晓虹;;癌症患者的家庭功能、应付方式评估及相关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徐洁;方晓义;张日f;;家庭功能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申燕;;家庭功能对儿童创造性人格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黄爱玲;;流动人员子女人格发展、自我价值感之间的关系及教育对策[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袁彬;李彩娜;;青少年学习动机的特点及其与家庭功能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徐夫真;张文新;陈英敏;;青少年疏离感与其家庭功能、同伴接纳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蔡颖;邹泓;王英春;马存燕;张秋凌;;小学生助人行为习惯的培养对人格发展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福新;同性恋的心理矫正[N];大众卫生报;2005年

2 记者 章会;爱孩子,给他一个健康的家[N];温州日报;2005年

3 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杨秀莲;和谐社会的人格范型:和谐人格[N];光明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陈祥蕉 实习生 黄建凯;青少年的心理为何如此脆弱?[N];南方日报;2007年

5 汪智慧;走出“心太软”的迷宫[N];健康报;2005年

6 王彬;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N];吉林日报;2010年

7 姜筠 北京心理咨询热线专职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严父慈母不利男孩成长[N];北京科技报;2004年

8 傅世侠 罗玲玲;荣格对“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科学发现的解释(下)[N];大众科技报;2006年

9 宜春学院副教授 杨健;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的途径[N];宜春日报;2008年

10 河山;“听话”的孩子多心理问题[N];大众卫生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吴津;叙事方式对于人格发展的作用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王丹;青少年情绪—行为问题、家庭功能、认知性情绪调节策略及其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邹萍;父母共同养育行为及其对小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4 胡明;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简易筛查量表的编制及其筛查参考值、影响因素的分析[D];中南大学;2007年

5 张秀琴;家庭心理学思想的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6 杨秀莲;论人格的文化生成[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纪林芹;儿童攻击、相关问题行为的发展及其家庭相关因素[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馨;大学生攻击行为与其家庭功能、道德推脱水平的关系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

2 费涛;大学生人际困扰与家庭功能、自我分化水平的关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3 唐天宸;有关人格发展问题的理论思考[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俞红;大学生人格发展教育研究[D];武汉大学;2003年

5 何雯;两类家庭关系不利青少年家庭功能的特点及其与社会行为、孤独感的关系[D];西南大学;2010年

6 李亚伟;大学生家庭功能、心理一致感、社交回避和苦恼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美欧;家庭功能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8 万国华;中学生人格发展教育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9 宁雪华;大学生挫折容忍力与家庭功能的关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10 赵玲;中学生强迫症的家庭因素分析及其系统家庭治疗初探[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1412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1412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4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