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大学生应激与社会支持来源的相关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6 21:16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应激与社会支持来源的相关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大学生 应激 社会支持 伴随性社会支持 主动性社会支持


【摘要】:应激在当今大学校园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国内外的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其做了研究,并取得了许多有意义的结果。在所有应激的研究领域中,应对是很重要的一块。社会支持作为应对的一个调节变量,受到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本研究将社会支持分为伴随性社会支持和主动性社会支持。结果表明,社会支持与应激水平之间有显著地负相关关系;目前大学生更倾向于主动性社会支持;主动性社会支持对研究对象人际关系维度的应激水平存在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心理学系;
【分类号】:B844.2;G645.5
【正文快照】: 1引言在当今生活中人们需要应对的应激事件无处不在。大学生作为国家人才的重要储备和未来劳动力市场的生力军,正面临着来自学习、社交、择业、情感等多重压力。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及时调适,或者调适不当,将有可能产生严重后果。因此研究大学生的压力与应激是既有理论意义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奇;王锦;;大学生自尊与社会支持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年02期

2 赵建平;葛操;;初中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年02期

3 陈玉焕;冯晶;董晓倩;;河南省高校教师社会支持的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年05期

4 程利娜;;高校贫困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及其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10期

5 张连云;;高师生心理压力的成因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6年21期

6 程利娜,吴筱玫;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西昌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7 李田伟;陈旭;廖明英;;社会支持系统在中学生学业压力源和应对策略间的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年01期

8 雎密太,张建新,云炜恒,王焕邦;关于大学生心理障碍干预模式的理论建构[J];心理科学;2005年06期

9 杨晓磊,胡继春;中小学教师“职业枯竭”感的研究综述[J];医学与社会;2005年05期

10 陈鹰;不同地区小学师资函授学员心理健康状况比较[J];中国公共卫生;2005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彦平;中学生社会适应量表的编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卢国华;坚韧人格与应激、心身反应的关系[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飞;文化价值观与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探究[D];河海大学;2005年

2 钟霞;应激多因素作用系统理论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王晓蕾;应激相关因素对护士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D];浙江大学;2006年

4 裴莉;年轻女性农民工正式社会支持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张婷婷;戒毒劳教人员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吕丽峰;知觉领导支持及其对知识型员工创造力的影响[D];河南大学;2006年

7 刘春来;大学体育后进生身体自尊、生活满意感与社会支持的现状分析及干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8 刘世宏;预防医学工作者的工作压力、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心身问题的关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9 陈秋凤;警务人员工作特征、社会支持与工作倦怠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钟宏;人际关系对跆拳道锻炼坚持性的影响[D];武汉体育学院;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丁宇,肖凌 ,郭文斌 ,黄敏儿;社会支持在生活事件—心理健康关系中的作用模型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年03期

2 刘玉新,张建卫,金盛华;社会支持与人格对大学生压力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5年01期

3 车文博,张林,黄冬梅,张旭东;大学生心理压力感基本特点的调查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3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勋;;大学生“延缓偿付期”内的心理状况及对策分析[J];群文天地;2011年02期

2 刘荣先;;大学生就诊心理特征及应对措施[J];大众心理学;2003年12期

3 齐原;;大学生情绪调节的现状研究[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4期

4 鲍丽;熊英;;论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J];德州学院学报;2011年S1期

5 高燕;赵乃迪;苏展;;大学生恋爱心理的调查[J];大众心理学;2009年02期

6 谢彦彦;;高职学生网络心理初探[J];才智;2011年17期

7 郭瞻予;;大学生自主性研究历史与现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8 郭中然;;大学新生的心理调适[J];大众心理学;2003年11期

9 胡雁波;;影响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分析[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06期

10 张志松;尹国兴;;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孤独感的关系探讨[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玉;;试析心理量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中的应用状况[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2 徐辉;;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为必修课的思考[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3 陈其华;;性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艾滋病分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董海婧;褚宇帆;;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迟立忠;周湘文;;大中学生身体自尊的发展特点及其与整体自尊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杨凯;张烨君;;当代大学生诚信人格特质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罗佳;姚本先;;当代大学生形象的心理学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丁秀玲;韩力争;冯玉州;;大学生的人格描述与心理健康教育[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9 杨心德;蔡李平;张莉;;大学生日常生活事件压力指数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闫琼;王有智;;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自我和谐的相关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实习生 张婷邋北京联合大学副教授 段素菊 北京教育学院副教授 伍芳辉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讲师 袁光亮;引导比实践更重要[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杨晨光;教育部举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题研讨班[N];中国教育报;2008年

3 舒斌;我省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N];安徽经济报;2006年

4 ;我州特岗教师资教大学生陆续到位[N];恩施日报;2006年

5 沙琼;大学生郁闷时别“硬扛”[N];健康时报;2007年

6 郑祥渊;戴云山麓“高知村”[N];福建日报;2007年

7 通讯员 安立新邋记者 荣肖磊;我省2007年度“助学工程”受助生确定[N];河北日报;2007年

8 桑红;大学生保持心理健康的常用办法[N];四平日报;2006年

9 周慧虹;就业大学生别被心理不适应难倒[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10 记者 赵大勇邋赵小羽;不善交友致大学生心理疾患,父母有责任[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梅松丽;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朱艳新;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的结构、特点及有效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3 李佳川;体育锻炼对降低大学生自卑感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曾晓强;大学生父母依恋及其对学校适应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9年

5 李j;身体锻炼对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马嵘;不同运动方式和情境对大学生社会性体格焦虑影响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魏义梅;大学生抑郁的心理社会机制及认知应对干预[D];吉林大学;2007年

8 章晨晨;青少年内化性问题及外化性问题危险因素的追踪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9 张瑜;校园网络亚传播圈及其思想政治教育应用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10 张雯;舞动心理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实验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怡;大学生生活应激、生活满意度及其关系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2 王新馨;心理应激与应对[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3 曾成义;大学生焦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高迎浩;大学生愤怒情绪及其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5 阳柳青;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社会比较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6 孙竟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7 石晓勇;大学生性别角色态度与成就动机的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8 杨琳娜;大学生自我和谐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9 冯红霞;体育院校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特点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8年

10 肖秋萍;团体心理咨询促进大学生自我接纳水平的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1494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1494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e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