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主体间性视角下的和谐德育建构
本文关键词:师生主体间性视角下的和谐德育建构
更多相关文章: 师生主体间性 学校德育 和谐德育 建构 道德教育 主体性德育 视界融合 道德主体 学生 视角
【摘要】:师生主体间性的缺失影响德育功能,是造成德育实效性差的根本原因。增强学校德育的有效性,必须进行理论突破和实践转向。以师生主体间性与和谐德育的契合性探究为新生长点,对师生主体间性视角下的和谐德育进行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究不失为提高德育实效性的一个路向选择。
【作者单位】: 河南师范大学青少年问题研究中心;
【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8-JD-020)
【分类号】:G41
【正文快照】: 国内学界在学校德育的研究方面彰显出各种德育理念,提出了主体性德育论、创造性德育论、发展性德育论[1]以及和谐德育论[2]等等。其中,主体性德育论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因囿于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窠臼,又暴露出明显的局限性,于现实中消解了德育实效;创造性德育论虽然重视学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曾新;论主体性教育中的主体间性[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2 朱小蔓,其东;面对挑战:学校道德教育的调整与革新[J];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少平;科技强警与警察体制的创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07期
2 陈正华,贺轶玲;论道德交往与学校道德教育[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3 白春阳;全球化语境中的“交往”理论初探[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4 李庆霞,关健;理性的演进与哲学的回映[J];北方论丛;2001年06期
5 刘晖;;政府绩效对合法性水平层级差异的作用机制——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比较[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6 蒋凯;中美高等教育交流中的民族性与相互性[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11期
7 郑富兴;范增钍;;比较教育研究与教育理论的中国原创[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10期
8 张天宝;试论教育对话及其基本特征[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3期
9 吴向东;;价值观视域中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10 林志鹏;论社会转型期我国公民政策参与[J];长白学刊;200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祖嘉合;;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问题及其改进[A];高校德育主渠道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赵静;;关于邓小平政治合法性理论的思考[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全面发展(上)[C];2005年
3 孙承叔;;资本与现代性——马克思的回答[A];上海社科院马克思主义创新论坛2007论文集[C];2007年
4 倪星;;政府合法性基础的现代转型与政绩追求[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吕有志;张淑锵;;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和长期执政[A];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04年年会暨“社会主义基本理论与当今社会主义实践”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海峰;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2 彭虹斌;课程组织研究——从内容到经验的转化[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尧新瑜;学校道德课程理解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邓友超;论教育的理解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鲍嵘;高深学问与国家治理[D];厦门大学;2004年
6 王庆利;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治权力合法化路径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7 张彭松;社会乌托邦理论反思[D];清华大学;2004年
8 李伟言;当代中国德育价值取向转型的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张建琼;课堂教学行为优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赵本涛;中西文化对中国政治制度的影响[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樊育红;当代知识管理观分析[D];苏州大学;2001年
2 薛孝宏;论教学交往——理论的探究与现实的思考[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3 唐建军;电视剧的心理疗慰功能[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顾建亚;道德变迁与学校道德教育改革[D];浙江大学;2002年
5 曹永国;后现代主义视野下的教育目的探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6 岳天明;政治合法性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7 李民强;重建中学生写作动机系统[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8 王斌华;文化习得与语言习得:跨文化的外语教学观[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9 杨闯建;河南省城市中学生体育价值观现状及培养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03年
10 刘自雄;试论文本阐释规范的再构建[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蔡守秋;论法学研究范式的革新——以环境资源法学为视角[J];法商研究;2003年03期
2 熊川武;论后现代主义观照的教育主体现代化[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04期
3 刘长明;发展的革命——从可持续发展到和谐发展[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4 苏宝梅,刘宗贤,刘长明;和谐伦理学宣言——为了所有生物和非生物存在的和谐发展[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炳仁;;德育要从基础抓起[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2 ;开展“五讲”、“四美”活动,加强思想品德教育[J];青海师专学报;1981年01期
3 朱仲南;张磨生;;对道德品质教育几个问题的讨论[J];中国教育学刊;1981年04期
4 何辛;;论学校德育的主导作用[J];学术研究;1981年05期
5 ;通过各科教学进行思想品德教育[J];课程.教材.教法;1982年03期
6 ;深入持久地对学生进行“三热爱”教育[J];天津教育;1982年06期
7 陈飘;;学校德育应以智育为基础[J];学术研究;1982年06期
8 木之青;学校德育的地位和作用[J];教育导刊;1983年06期
9 田其白;排污与育人[J];教育导刊;1983年06期
10 许高厚;;论学校德育的任务[J];许昌学院学报;198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白先同;郭志峰;;主体性德育模式试构[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2 李寿全;;试析新时代学校德育工作的八个“性”[A];福建省陶研会2001年工作会议专辑[C];2001年
3 吴建东;;略论德育是新世纪人才的道德基石[A];亚洲人才战略与海南人才高地——海南省人才战略论坛文库[C];2001年
4 陈俊生;;从“双重人格”现象谈学校德育的误区[A];山东省师范教育学会2002年度师范教育研究优秀成果论文集[C];2002年
5 许练光;;认识是基础 措施是关键 系统是保证——玉林市卫校德育工作的实践与思考[A];2003年“求实、创新、发展——面向新世纪的广西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李成才;;关于学校诚信教育几个问题的思考[A];2003年“求实、创新、发展——面向新世纪的广西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周莹莹;;学生品德心理结构及其对学校德育的启示[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王志忠;;例谈学校信息伦理道德教育[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教育不能失去灵魂[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赵世超 刘惊铎(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学校德育改革的实践着力点[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高耀彬;素质教育德为本[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记者 毕全忠;天津推进学校德育创新[N];人民日报;2000年
5 记者 陈纪;用身边的榜样教育学生[N];文汇报;2000年
6 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 朱士雄;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N];新华日报;2000年
7 北京青少年研究所 科逸群 纪秋发;品德教育亮起红灯[N];中国妇女报;2001年
8 安立;儿童是道德哲学家[N];中国教育报;2001年
9 刘益春;让学生学会做人[N];中国教育报;2001年
10 本报记者 刘华蓉 范绪锋 翟博 唐景莉;学校德育工作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注重行为习惯养成[N];中国教育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国永;德性涌现与道德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朱晓宏;学校对学生道德成长影响之检讨[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1525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152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