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课程开发中教学设计人文化的实践与探讨
本文关键词:网络课程开发中教学设计人文化的实践与探讨
更多相关文章: 网络课程 人文主义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人文化
【摘要】:如何在网络课程开发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是当前信息化教学领域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首先阐述人文主义内涵,分析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提出网络课程教学设计人文化的观点;然后从人文主义视角审视网络课程教学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论述通过设计人文化的教学目标、构建开放性的课程内容组织结构、设计多元化的资源呈现方式、创设真实问题情境及构建人文情感互动有效通道等途径,实现网络课程开发教学设计人文化,并通过一个网络课程《电动力学》案例进行实践与探讨;最后指出,设计与开发网络课程是一项复杂而富于创造性的工作,课程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网络课程教学设计人文化是保障课程质量的必要条件。
【作者单位】: 玉林师范学院教育技术中心;玉林师范学院物理与信息科学系;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伴随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不断深入,教学不再是传统的按部就班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多的是通过设计好的媒体资源和教学方法来“铸造人”“培养人”[1]。网络课程以其独特的方式在信息化教学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给教学带来了气象万千的变化。人们希望通过网络课程的应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廖金辉;唐日成;谢桂芳;;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多媒体课件设计研究[J];湘南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李政涛;;为人的生命成长而设计和发展教育技术——兼论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12期
3 郑青;略论人文精神在远程开放教育中张扬的理念及策略[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5年03期
4 黄荣怀;张进宝;董艳;;论网络教学过程的四个关键环节[J];中国电化教育;2003年01期
5 李淑英;杨朝政;;关注学习风格的信息化教学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08年09期
6 赵慧勤;孙波;;网络环境下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情感教学环境的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09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铁刚;人文视野下教育技术若干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慧霞;电子束受力分析与参照系的选择[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2 戴结林;麦克斯韦方程组协变性的另一种证明方法[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3 李国祥;偶极子在一般外场中的能量与受力[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4 吴梅君;刘冰;;基于自组织的网上答疑系统的设计[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5 方双虎;;威廉·詹姆斯与人本主义心理学[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6 胡锦莲;孙文斌;;关于电动力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7 郭有强,程三友;普物中引入“唯一性定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3期
8 陈光平;祝恒江;;用对称性原理研究相对论多普勒效应[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9 张春早;武奇;;电四极矩及其在原子核物理中的应用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10 许永红;光栅散射的电磁场计算[J];安徽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文明;代克;张燕军;吴轶东;刘俊;杨浩;蔡勇;张为群;;新型氢脉泽微波谐振腔的设计[A];Proceedings of the 2010 Symposium on Piezoelectricity,Acoustic Waves and Device Applications[C];2010年
2 肖芬;熊兆贤;郑建森;刘同赞;张邦成;吴远兴;;微波炉快速解冻板的研制[A];“第十四届全国微波能应用学术会议”暨“2009年微波创造美的生活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时自强;;《网络环境下互动英语教学的研究和实践》——课题结题报告[A];濮阳市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选编[C];2006年
4 罗英茹;王炜;张景仁;马民;;网络课程教育质量初探[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曾庆衿;韩粤生;;探讨用射流和红外谐振分解汽车废气的方法[A];第十二届全国红外加热暨红外医学发展研讨会论文及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曾庆衿;韩粤生;;用射流和红外谐振装置生产氢能[A];第十二届全国红外加热暨红外医学发展研讨会论文及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苏开荣;杨杰;付羽;;试论传统教育向远程教育转变的几个问题——教师角色、教育模式、教学管理模式的转变[A];第九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徐仪明;;试论易学心理学的特质[A];首届国学国医岳麓论坛暨第九届全国易学与科学学会研讨会、第十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徐仪明;;试论易学心理学的特质[A];第四届国学国医岳麓论坛——中医治未病与亚健康暨第二届亚健康经络调理学术研讨会精选论文集[C];2010年
10 肖健;;普通话分组合作学习法的研究——以贵阳幼师普通话口语教学为例[A];第四届全国普通话培训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成;单轴各向异性左手材料的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2 武立华;电磁超材料非线性特性理论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燕保荣;电磁波与低维固体表面等离体子相互作用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赵军伟;光学超晶格中耦合物理效应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5 方卓毅;基于辐射吸收的火焰温度计算机断层扫描摄影测量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6 刘敦文;地下岩体工程灾害隐患雷达探测与控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1年
7 唐平瀛;高频离子源等离子体特性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北京研究生部;2003年
8 郭元林;复杂性科学知识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9 董全林;轧钢机接轴转动能量传输信息模型的研究[D];燕山大学;2003年
10 高爱国;医学教育信息化的理论研究与探讨[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宇航;网络课程学习过程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毛晓靖;电流体动力学(EHD)空气泵的多物理场建模与数值仿真[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秦峗;“来访者中心”理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进[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4 吴勤勇;铁电薄膜残余应力X射线衍射测试方法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丁雅敏;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文化传播模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黄骁健;“自我体验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杨晓东;基于Moodle平台的计算机基础课混合式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初青瑜;问题解决模式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彭春华;高中英语有效课堂教学行为的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章于红;合作学习团队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贵仁;价值与认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03期
2 韩传达;在远程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思考[J];中国远程教育;2001年04期
3 任瑞仙,张敬环;网络学习环境中的情感交流[J];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09期
4 张金山;开放教育与素质教育[J];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17期
5 彭绍东;解读教育技术领域的新界定[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10期
6 孟红娟,郑旭东;对AECT2005教育技术定义的批判分析与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6期
7 黄崴;20世纪西方教育管理理论及其模式的发展[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1期
8 曾兰芳;关于教育技术的本质及其学科的发展——访我国教育技术著名专家何克抗教授[J];开放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9 马锦华;人本主义教学观与素质教育[J];教育探索;2002年10期
10 张干;;从大学生网瘾谈情感教育[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德友;刘杰;;当前网络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职大学报;2009年03期
2 丰继林;李军;高方平;徐文兴;;网络课程开发的思考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5年01期
3 邹玉波;;加强网络课程的建设[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4 汪炳仁;;自主性学习网络课程的研究与实现[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年07期
5 胡广宇;;对网络教学的几点认识[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10期
6 冼伟铨;黄景碧;林雯;;既适于远程自主学习又适于课堂演示教学的网络课程开发[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7 谢晓雄;;网络音乐课程开发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9期
8 王惟远;王雪;;面向职业教育的网络课程生成系统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9 袁宇翔;;多元智能理论视野中的网络教育[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10 刘芳;王艳清;;网络课程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周崇明;;“继续教育网络化”——网络课程开发[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李同泉;;烟草行业网络远程培训的实践与思考[A];河南省烟草学会2008年学术交流获奖论文集(下)[C];2008年
3 洪茹燕;;基于知识管理系统的高校成人教育网络课程开发模式研究[A];2007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4 邓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教师培训——一份关于大学英语教师教学素质和信息素养现状的调查报告[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5 孙进康;;网络教学资源共享建设与应用机制研究[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6 张蕾;;网络教学资源设计与建设的研究[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孙峥;何敏;石会;丁伟;;“模拟电子电路”网络课程建设[A];中国电子教育学会高教分会2009年论文集[C];2009年
8 宋琛;韩瑛;;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实证研究[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A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金萍;从零到一千万的艰辛创业历程[N];新华日报;2006年
2 吕梁高等专科学校 赵燕萍;网络课程的规范建设[N];山西科技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樊立新;“天空教室XP”正式发布[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4 本报特约通讯员 刘红斌邋王统一;教学转型接轨训练转变[N];解放军报;2007年
5 北京指挥学院 李忠付;加速院校信息化教学进程[N];人民武警;2007年
6 荣昶 本报特约通讯员 张富强;在新起点上锻造指挥员[N];解放军报;2004年
7 范景达 常均 袁自鹏 秦威 张险峰 崔继承;在加强信息化建设中提升育才水平[N];人民武警;2004年
8 谷艳丽;从网络课程到立体化精品课程[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9 特约通讯员 王辉东;跨越时空的课堂[N];科技日报;2002年
10 本报记者 周波;凭初中毕业成绩 有望免试读中职[N];成都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剑;网络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2 郝兴伟;基于知识本体的E-learning系统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文静;网络课程评价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2 章学军;中学传统体育项目校本网络课程建设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杨帆;吉林省Y县农村教师继续教育网络课程实施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蔡琦;以绩效为导向的高校网络课程建设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5 胡迎春;美国远程高等教育认证制度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崔莹;网络课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史晓雷;网络课程开发的研究与实现[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张天云;基于SCORM的网络课程内容组织的研究与开发[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9 黄海锋;基于导学策略的网络课程的分析与设计[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10 徐宇;体育网络课程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1661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166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