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质量标准的三维分类研究
本文关键词:教育质量标准的三维分类研究
【摘要】:在教育质量形成过程的不同阶段,其质量标准是不同的。以教育质量形成过程阶段为依据,教育质量标准可进行三维分类,分别是作为预设的教育质量标准、作为培养的教育质量标准和作为结果的教育质量标准。本文对这三维标准的具体内容进行了初步分析。
【作者单位】: 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管理研究所;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教育质量标准是连接教育质量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它不仅在教育质量实践中起着导向、诊断、基准的作用,而且是教育质量学理研究的核心议题之一。然而,纵观当前我国有关教育质量标准的研究,呈现出两个基本特点,一是多关注某个教育领域内的教育质量标准,如普通高等教育质量标准、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潘懋元;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质量观[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继秀;不拘一“格”育人才[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2 赵必华;建立教育目的导引机制初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3 陈兴明;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与保证的比较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4 闫春梅;;教育关注儿童可能生活[J];保定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5 赵欣华;课堂教学是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环节[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0年S1期
6 王义遒;多样化: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关键[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4期
7 马识途;;干部教育培训的全面质量管理——以北京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为例[J];北京社会科学;2007年05期
8 马卫平;范运祥;;受过良好体育教育人的形象探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年12期
9 纪丽岩;;新时期高职教育的机遇、挑战及对策[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10 李恬静;李祥慧;;影响高校教学质量的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J];才智;2012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周瑞;;由教育目的引发的思考[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蔡芳;罗祖兵;;教育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目的——杜威“教育无目的”论的现实思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李学;容中逵;;论教育目的的生成性——基于杜威与怀特海的比较分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肖健;;普通话分组合作学习法的研究——以贵阳幼师普通话口语教学为例[A];第四届全国普通话培训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马廷奇;;大学利益相关者与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创新[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6 马俊驹;;高等法律教育与法律职业[A];法学教育:比较与省思——现代法学教育论坛文集[C];2001年
7 刘智运;;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的四大误区[A];全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周玉容;教学型大学质量经营:理论与策略[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孙华程;城市与教堂:制度视野下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发生与演进[D];西南大学;2011年
4 魏筠;生活意义: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寻求[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耀明;论教学的差异性均衡[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董明发;干部教育培训质量保障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7 姚林群;课堂中的价值观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吕佩臣;民族院校办学特色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鲁婧颉;基于母亲教育与儿童健康关系的教育之非货币化代际效应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张更立;异化与回归[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征;初中生课下有效学习方式现状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建波;中等职业学校引入ISO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D];苏州大学;2010年
3 戴轶;以“尊重”为价值取向的课堂文化构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徐群征;高职院校旅游专业职业道德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林异繁;初中生语文课外阅读现状及应对措施[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陈华庚;提高民办高职业教育质量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7 谢祥金;以鉴赏为中心的中学诗歌教学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8 叶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改革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9 成瑶;高校第二课堂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10 苏燕峰;农村初级中学新课程实施情况调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延龙;;论教育质量标准的三维分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年09期
2 石春健;原玉杰;;我国体育产品的定位与分类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3 崔岩;;汉英疑问句对比分类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9年03期
4 张丽娟;段志光;;高等学校分类标准研究述评[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05期
5 许书颖;;ISO9000在高校教育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与思考[J];文教资料;2008年19期
6 韩福荣;王仕卿;;基于ISO9001标准的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管理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7 姚丽琴;刍议肥胖及有效的减肥方法[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06期
8 潘英喜,秦洪强;“综合启发,评价开拓”教法试验研究[J];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04期
9 杨小兰;浅析国外机械制图之标准[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7年04期
10 王满;效果是检验实践的唯一标准[J];东岳论丛;199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键;吴永康;谢明国;;论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的分类研究[A];第六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0年
2 刀红英;林艳芳;;论特色傣药“雅解”(解药)[A];《中国民族医药杂志》傣医傣药专辑(二)[C];2008年
3 曹亚首;谷勇;殷瑶;王玉玲;安明超;尤云钊;;麻疯树优树选择方法与标准研究[A];长江流域生态建设与区域科学发展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4 李e,
本文编号:11711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171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