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学精神及其教育学意蕴
本文关键词:现象学精神及其教育学意蕴
更多相关文章: 现象学精神 教育过程 关系思维 生活体验 生活世界
【摘要】:现象学精神是现象学的灵魂。作为"做"哲学的方式,现象学就是哲学本身。现象学的重大贡献在于其独特的"看"世界的关系思维方式,现象学最终给出了看世界的路标,即结构世界与意义世界,而且现象学尤为关注发生的世界。现象学精神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教育学追求,现象学精神从方法论到范畴与主题等方面都导致了教育学世界的深刻变革。渗透着现象学精神的教育学实践,将使每一个教育学境遇中的人成为一个敏行的、富有教育学意蕴的教育学实践者。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现象学教育学思想对我国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影响”(项目批准号:07JA880024)的系列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在目前的教育研究与实践中,“现象学”是一个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首先,“主体间性”、“生活世界”、“意向性”等现象学的重要主题与范畴早已成为教育研究与实践的重要内容;其次,教育人种志研究、叙事研究、生活体验研究等质性研究方法均称其方法论基础是现象学;再次,宣称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邓晓芒;“自否定”哲学原理[J];江海学刊;1997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占伟;;视觉霸权反思与多重审美感知重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2 张雪;;杜威的认识论对“二元论”的“克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3 林颐;;“自我”的两个维度——读丹尼尔·贝尔《社群主义及其批评者》[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4 程旭阳;许远理;;心理学中的物性浅析[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5 冯正强;;个性的解释学张力——从康德的天才论美学到施莱尔马赫的普遍解释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6 张公善;海德格尔美学的历史地位及当代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7 李霞;论儒道生命观的理性精神及其历史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8 李云飞;;先验还原与现象学的世界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9 任军;;胡塞尔现象学与自然主义批判[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赵光旭;;现象学与华兹华斯的情感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光炜;;一个被重构的“西方”——从“现代西方学术文库”看八十年代的知识范式[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2 廖全京;;存在之镜与幻想之镜——读阿来长篇小说《尘埃落定》[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3 李杨;;具体性的追寻——读马尔库塞《历史唯物主义现象学论稿》[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4 李宏芳;;引入社工人才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谈贵州社区矫正人才队伍的发展[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俞可;;校长专业发展研究的方法论探索:社会化路径[A];教育领导研究(第一辑)[C];2009年
6 李丹婷;;真实的启迪:论质的研究及其在公共行政学中的应用[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五辑2009)[C];2010年
7 林晓珊;;身体流动与性别不平等: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城市家庭汽车消费[A];第18届中国社会学年会“改革开放30年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于守艳;王晶;;来自女性学课堂的声音——一个质的研究方法情境侧记[A];第18届中国社会学年会“改革开放30年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邓俭;;自我生存之“无”的突破——解读《野草》中的存在之思[A];鲁迅与“左联”——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张立华;;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及其现实选择[A];2010北京高教学会高职研究会学术年会“金商祺”杯优秀论文专辑[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武克勤;英伽登文学本体论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张美宏;生生之道与圣人气象:北宋五子万物一体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崔霞;职业经理人培训效果综合评估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陈敏华;高中教学领导力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孙菊霞;创伤叙事与写作治疗[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郝进仕;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战略与战略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丽影;幼儿教师课程权力个案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宋明珠;米兰·昆德拉小说叙事形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贾丽颖;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文化的重新理解与建构[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石实;隐秘的参与[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于海霞;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德育主体间矛盾的消解[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吕云涛;学校教育中不当惩罚问题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严艳琳;高中新课程四要素耦合评价的探究与实践[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罗珍资;基于生态学的大学生自主管理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10 王健;雅克·拉康的文学伦理学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Б.С.格尔顺斯基 ,段合珊;教育科学学[J];国外社会科学;1990年06期
2 李德显;论教育的简单要素[J];上海教育科研;1996年05期
3 李瑞生;略论语感的性质和培养[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4 洪越;;让写作成为生活的一部分[J];文教资料(初中版);2002年01期
5 袁洪吉;;超越教育[J];吉林教育;2003年Z1期
6 钟卫红;浅谈语言教学中的语感培养[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7 佚名;青春[J];作文大王(中学版);2005年07期
8 郑伦煜;联系生活体验 引导语文教学[J];湖北教育(教学版);2005年09期
9 金亦挺;;阅读教学的激活因子——“勾连生活”[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05年Z6期
10 紫萱;;锵锵任我评[J];高中生之友;2005年2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瑞娟;龙佑萍;;老年造口患者生活体验的研究[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2 宋瑞娟;龙佑萍;;老年造口患者生活体验的研究[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第12届老年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3 赵蕾;;抓好“四期四关” 深化部队心理健康教育[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赵宗莲;;教为了不教[A];叶圣陶教育思想在当代的价值——江苏省叶圣陶研究会(2007)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5 李凤环;;如何避免在幼儿教育过程中的心理伤害[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6 郑艳宇;;试析心理效应在教育过程的运用[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7 胡松妹;;自主探究式心理健康教学初探[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8 修贝贝;;关于风景园林教育的几点思考[A];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大会论文集[C];2006年
9 路英智;田明萍;张勤锋;田代信维;;生活体验疗法(LET)对神经症治疗康复作用的研究[A];山东省心理卫生协会首届学术研讨会获奖论文选萃[C];1999年
10 艾宁;;音乐欣赏教学中情感体验特点之我见[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音乐专辑)[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春林;跳楼学生很后悔脆弱心灵需抚慰[N];深圳特区报;2006年
2 周政保;优势还在生活体验[N];文艺报;2000年
3 谢思佳;直销巨头如新高调转型[N];商务时报;2008年
4 陈雪根;体验消费有望引领新一轮商业潮[N];中华工商时报;2007年
5 记者 徐兢辉;小娄巷正在打造的慢生活体验区[N];无锡日报;2010年
6 周怞;联想品“逸”体验突围同质化困境[N];中国计算机报;2006年
7 见习记者 黄治娟 通讯员 陈大江;咸安打造“乡村游”平台[N];咸宁日报;2006年
8 李秋怡邋实习生 杨璐;老成都的宽窄巷子面纱正在揭开[N];四川日报;2008年
9 记者 夏永辉邋耿毅 通讯员 王科 田Z,
本文编号:12675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267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