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乡村教育运动的发展及其对我国新农村教育改革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7-12-09 11:10
本文关键词:论乡村教育运动的发展及其对我国新农村教育改革的启示
【摘要】: 20世纪20、30年代,由于西方帝国主义的侵略、国内封建主义的残酷统治和常年的军阀混战,中华民族几近崩溃的边缘。为救亡图存,改造中国社会,以黄炎培、陶行知、晏阳初、梁漱溟为代表的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寄希望于在不改变现存社会制度和秩序的前提下,通过教育提高国民素质以实现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俗称“教育救国”。同时他们清楚地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85%的农业大国,农村是中国社会改造的重心和关键,于是纷纷提出知识分子深入民间,教育下乡,并身体力行,创办农村教育试验区,逐渐演变成一场全国性的“乡村教育运动”。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在于农民素质韵提高,提高农民素质是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也是新农村建设的手段和途径,但我国当前农村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影响了农村教育的健康发展和农民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农村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至于如何改革,乡村教育运动在某些方面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介绍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与研究现状;第二章分析乡村教育运动产生的背景,简要介绍其发展情况;第三章探讨乡村教育运动的成功经验与局限,并在此基础上客观评价乡村教育运动的历史价值;第四章结合乡村教育运动探索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教育改革。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G521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惠青;王丽燕;;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农村学校的使命[J];教育发展研究;2011年19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西部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研究的回顾与展望[D];西南大学;2011年
2 曾灿;都市中的“乡村小学”[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2701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270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