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赫尔巴特“教育性教学”再认识——兼论文化传译中的意义变迁

发布时间:2017-12-09 06:19

  本文关键词:赫尔巴特“教育性教学”再认识——兼论文化传译中的意义变迁


  更多相关文章: 教育性教学 概念重建 标签化 赫尔巴特学派 教育学者 普通教育学 教学规律 教学原则 教育理论体系 赫尔巴特教育学


【摘要】:赫尔巴特对"无教育的教学"和"无教学的教育"作了双向否定。在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理论体系的建构中,"教育性教学"是一个体现着"概念重建"意图的延伸性命题。后世学者关于"教育性教学"究竟属于"教学原则"还是"教学规律"的争论,是对"教育性教学"原本内涵的误解。通过考述"教育性教学"在经由多重传译转化之后所发生的意义变迁,可以清晰地揭示出教育思想的跨文化交流可能出现的误读与变异。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教育学博士后流动站;
【分类号】:G420
【正文快照】: 在教育学史上,“教育性教学”的明确提出,无疑应当归功于赫尔巴特。但是,当后世学者为“教育性教学”究竟属于“教学规律”还是“教学原则”而争论不休时,其实是误解了赫尔巴特提出该命题的原初理论关怀。当赫尔巴特以一种颇为有力的双向否定句式提出“不存在‘无教学的教育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宝存;何谓大学——西方大学概念透视[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2 王岗;;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社会文化选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07期

3 胡夏;语文单元教学与语感教学融合的观念与途径[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4 刘明琼;切实加强理工科院校人文学科的教育[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5 矫海霞;西方教育中的师道理念与师德规范[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6 李亦桃,黄小白;孔多塞终身教育思想刍议[J];成人教育;2005年01期

7 龚友德;重思与尊师[J];常熟高专学报;2001年01期

8 龚友德;科研中心论——对一种高教理念的探讨[J];常熟高专学报;2001年06期

9 李芒;郑葳;;信息化学习方式的历史审视[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05期

10 陈禹九,石正义;高等学校在行政法律关系中的地位[J];湖北社会科学;2003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少静;;国际化进程中的北京农学院主体意识探微[A];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专辑[C];2007年

2 陈超;;西方国家对世界一流大学的干预[A];科学发展观和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文静;学校道德责任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宜勇;大学组织结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申仁洪;论教育科学:教育研究科学取向及其在中国的合理性建构[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李朝东;论教育启蒙与公民人格建构[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李如密;教学美的价值及其创造[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郭艳;全球化语境下的国家认同[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7 陈振中;论教育身份[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闫亚林;高等教育层次和科类结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王光明;数学教学效率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10 叶們;地方高校定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亚慧;教学认识方式考察[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彭旭;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学历社会[D];厦门大学;2001年

3 石秀芹;高中学科教师德育作用的调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张琦;智能课件生成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5 赵殿森;探寻教学理论原创[D];哈尔滨师范大学;2003年

6 公续亮;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与中国现代教育理念的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石正义;我国高等学校法律地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8 狄俊;审美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及其实践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9 许文果;对赫尔巴特学生观的再认识[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王春梅;西方民族主义教育思想研究:流变及省察[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法琨;;赫尔巴特教学论中的几个问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0年05期

2 ;范例方式教学论[J];江西教育;1982年11期

3 胡卫;;罗杰斯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下)[J];上海教育科研;1989年02期

4 赵卫;试析赫尔巴特教学阶段的逆行特征及其它[J];教育科学;1990年01期

5 王凌;;赫尔巴特论“教育性教学”[J];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1990年Z2期

6 陈其相;论毛泽东的“教育性教学”原则[J];中国电力教育;1993年04期

7 施文平;赫尔巴特思想对我国教育的现实意义[J];国际观察;1994年03期

8 张华;活动课程的“概念重建主义”理论探究[J];全球教育展望;1996年01期

9 张华;美国当代“存在现象学”课程理论初探[J];全球教育展望;1997年05期

10 赵颖,郝德永;当代英、美课程经营与课程思想的新冲突[J];外国教育研究;1997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教师是课程的主人有义务建构“自己的课程”[N];中国教育报;2003年

2 曹有云;理念的转变与重建[N];青海日报;2003年

3 高天明 马福迎 蒋建华 管锡基 况晨光;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究竟是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5年

4 王本陆;当前课程与教学改革理论之争[N];中国教育报;2006年

5 孟三石;130亿元能收回多少圆明园文物?[N];美术报;2008年

6 温州市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蔡克全;实施教育性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N];中国教育报;2009年

7 本报赴深特别报道小组 张律 施毅 刘燎;对口帮扶构和谐 携手共建促发展[N];毕节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戈清平;盈利诱惑 网络巨头抢布视频棋局[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汪霞;课程研究:从现代到后现代[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吕立杰;课程设计的范式与方法[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谢登斌;当代美国课程话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陈雨亭;教师研究中的自传研究方法[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金玉梅;批判课程理论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李孟然;中学历史探究教学策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沈岚霞;威廉·派纳与课程的概念重建主义运动[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王冬梅;论新课程改革的阻力与对策[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5 时延辉;威廉·派纳的自传式课程理论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6 肖巧玲;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前科学概念转变实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2693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2693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06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