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生亲子沟通与学习倦怠的特点及相关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9 02:28
本文关键词:高中学生亲子沟通与学习倦怠的特点及相关研究
【摘要】: 本研究认为亲子沟通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人际沟通,是父母与子女双方主体在亲缘关系的基础上,在共同创造的独特家庭情境中,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之间交换资料、信息、观点、意见、情感和态度的过程,根据沟通的形式和效果,沟通可分为问题沟通和良好沟通。学习倦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学业压力、学业负荷或其他个人心理层次上的因素而产生的情绪低落、行为不当及个人成就感低的现象。 本研究认为高中生的学习倦怠程度与其亲子沟通良好与否有相关关系,我们能通过对亲子沟通质量进行控制来改善学习倦怠状况。 为验证以上假设,研究者采用了《高中生学习倦怠问卷》和《青少年亲子沟通量表》并对其进行了信度和效度的检验,通过对重庆市503名普通高中学生进行测量,得出了以下结论: 一、高中学生学习倦怠在性别,年级,家庭住址、文理分科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别,但不同性别的高中生在学习倦怠的行为不当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男生程度高于女生;在行为不当这个维度上不同年级的高中学生之间具有显著差异,总的来说行为不当程度最高的是高二年级,依次是高一年级与高三年级。学习倦怠中的成就感低下这个维度中不同年级的高中学生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在高一和高三阶段男女生差异不明显,而在高二年级,女生的学习倦怠的成就感远远低于男生。 三、不同性别的高中学生亲子沟通状况存在显著差异,女生在与父母沟通状况显著好于男生。同时,母亲与学生的沟通状况好于父亲的沟通状况。 四、亲子沟通越良好,倦怠感越低,反之亲子沟通问题越大,倦怠感越高。亲子沟通程度能够很好的预测高中学生的学习倦怠程度;不同的沟通维度能够预测倦怠的不同维度:问题沟通和良好沟通共同预测情绪低落及行为不当,而成就感低主要是由良好沟通来预测。 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本研究提出了进一步提高高中学生亲子沟通质量和缓解高中学生学习倦怠的对策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B844.2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韩荣涛;初中生社会支持、自我和谐与学业倦怠的关系[D];河南大学;2011年
2 王彦丽;中学生学习中心理疲倦的结构与特点[D];河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065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306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