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校本研究的七大特点
本文关键词:试论校本研究的七大特点 出处:《江苏教育研究》2009年3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校本研究 特点 探讨 基层学校 教育科研 价值取向 研究范式 研究过程 教育教学实践 学校发展
【摘要】:校本研究是当前基层学校在课程改革背景下开展教育科研、促进学校发展的有效的科研方式。为将校本研究引向深入,必须认识其有别于传统教育科研的特点。这些特点,主要表现在本质、研究起点和研究归宿、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研究范式和价值取向七个方面。基层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在开展校本研究中,必须牢牢把握并且努力彰显这些特点,才能获得理想的研究效果。
【作者单位】: 苏州市吴中区教研教科室;江苏省语言学会;苏州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G40-03
【正文快照】: 当前,在全国范围内,不管走进哪一所基层学校,都可听到开展校本研究的呼声;不管翻开哪一种教育报刊,都可读到关于校本研究的报道;不管打开哪一家教育网站,都可浏览到有关校本研究的信息。为什么校本研究会受到教育界的重视,会受到基层学校的青睐?其重要原因就在于校本研究作为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宏开;历史上的氐族和川甘地区的白马人——白马人族属初探[J];民族研究;1980年03期
2 ;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商品生产的原因和特点[J];社会科学;1980年04期
3 郑伟民;周期缩短,危机频繁是战后美国经济周期的特点?[J];社会科学;1980年04期
4 霍锦源;解题方法初探[J];数学通报;1980年05期
5 王廷喜;略谈培养学生运算的合理化技巧[J];数学通报;1980年09期
6 潘子奇;三角形内角的正切与余切关系式的一个特点[J];数学通报;1980年12期
7 张静;关于“三角形内角的正切与余切关系式的一个特点”的证明[J];数学通报;1980年12期
8 ;江苏省教育学研究会成立[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9 吕锡怡;怎样上好少数民族学生的体育课[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10 简茂森;两点质疑[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宗钰;;优秀期刊与优秀编辑[A];科技期刊编辑研究文集[C];1993年
2 柳志军;涂亚庆;;智能控制与人工智能的特点及关系探讨[A];1996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6年
3 吴德平;;几种颅骨缺损的鉴别[A];第五次全国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6年
4 李枝林;郑丽;;论花卉业的特点及发展战略[A];中国科协第3届青年学术年会园艺学卫星会议暨中国园艺学会第2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8年
5 张雷;周锦进;;液中放电成形技术[A];第八届全国电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6 闻孝伟;;双H换档机构[A];四川省汽车工程学会第一届二次年会论文集[C];1991年
7 刘桂生;;城市快速路系统规划设计[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市政工程分会1999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9年
8 李国平;;连续拱梁组合桥的特性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上册)[C];1998年
9 左涌;李坚;;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航站区立交桥和高架道路设计特点[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上册)[C];1998年
10 廖和德;;轮机自动化机舱实验室的作用及问题的探讨[A];大连海事大学校庆暨中国高等航海教育90周年论文集(机电分册)[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豪杰;“有境界,,自成高格”[N];中国教育报;2002年
2 福建师大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教授 余文森;校本教学研究新内涵[N];中国教育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高华程;教育科研:教师职业生活的新方式[N];中国教育报;2003年
4 烟台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郑克进;努力做研究型的教师[N];中国教育报;2003年
5 本报记者 梁杰 《湖北教育》记者 黄燕子;搭建教师成长平台[N];中国教育报;2003年
6 本报记者 梁杰 《湖北教育》记者 黄燕子;构建和谐校园生态[N];中国教育报;2003年
7 高宝立;构建教育科学繁荣的新平台[N];中国教育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张真弼 通讯员 乔星明;校本培训在十堰[N];中国教育报;2004年
9 都师范大学 董素静 赵隽咏;中小学“校本教育科研”在国外[N];中国教育报;2004年
10 安徽省蚌埠五中 洪顺刚;运用“Z+Z”转变学生学习方式[N];中国教育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尚丽新;《乐府诗集》的刊刻和流传[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2 王凯;发展性校本学生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文廷海;清代春秋谷梁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4 万志全;扬雄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赵立新;日本违宪审查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6 翟燕;明清山东方言助词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7 康秀云;2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方式现代化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亢光斌;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初探[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文涛;校本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3 张棉;论我国中小学教师的校本发展[D];河南大学;2003年
4 李剑;论普通中学特色学校建设[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5 李光文;影响新课程观念向教学行为转化的因素分析及对策[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王天玲;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学生化学学习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宁先东;提高化学教师反思能力的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朱珠;戏剧语言的特色与舞台戏剧的翻译[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9 刘艳华;21世纪初日本政治特点与中日关系走向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白昊;教师专业发展视野中的校本教研[D];贵州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3172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317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