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抑郁情绪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抑郁情绪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出处:《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了解大学生抑郁的现况及抑郁情绪对其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评抑郁量表》和《应对方式量表》,对某大学的18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被试中无抑郁者占73.0%,轻度抑郁占14.2%,中至重度抑郁占10.1%,重度抑郁占2.7%。抑郁水平与自责、退避、幻想及合理化这4个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抑郁组和无抑郁组在"幻想"应对方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大学生的抑郁情绪与不成熟的应对方式显著相关。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status of depression in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influence of depression on their coping styles. Methods the self rating depression scale and the coping style scale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184 college students. Results no depression was accounted for 73%, mild depression was 14.2%, moderate to severe depression was 10.1%, and severe depression was 2.7%. The level of depression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4 coping styles, such as self reproach, retreat, fantasy and rationalization.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fantasy" coping style between the depression group and the non depression group. Conclusion the depress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s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the immature coping style.
【作者单位】: 华北煤炭医学院心理学系;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抑郁是人类一种正常的情绪体验,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体验到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抑郁情绪一旦持续时间较长的话,就会影响人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严重的会导致抑郁症。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面临着一系列重大的人生课题,如大学生活的适应、专业知识的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祁文文;;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及教育的探析[J];文教资料;2006年08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黄海;大学生孤独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夏妍;试论新世纪大学生情感智商的特点及其培养[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11期
2 钟文娟;;生活事件及应对方式与健康的关系[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12期
3 姬栋岩;文雅;靳晶;;不同学历护理专业学生特质应对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7年07期
4 丹娟,王兴平;体育活动与应对方式关系研究的现状与趋势(综述)[J];湖北体育科技;2005年02期
5 李桃,周晶;应对理论、分类及研究取向综述[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6 安芹,贾晓明,李波,李林英;危机事件后心理干预模式的探索——非典后大学生小组心理干预研究报告[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年01期
7 单常艳;张秀秋;郭瞻予;;应对方式研究述评[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8 陈淑菊;大学生心理承受力的培养对策[J];煤炭高等教育;2004年01期
9 张艺馨;;大学生人格特质与心理健康调查与分析[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10 解缤;;应对的理论研究及其在运动领域的应用现状和发展方向[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6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陈旭;中学生学业压力、应对策略及应对的心理机制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史慧颖;中国西南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民族认同心理与行为适应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3 张雯;舞动心理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实验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庹焱;慢性腰背痛患者认知—情感应对、自我和谐与适应水平关系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静;大学生应对能力问卷的编制与实测[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周翠金;生活事件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D];贵州师范大学;2005年
3 徐馨琦;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人际压力及情绪反应关系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4 申艳娥;中小学教师压力应对特点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5 金蓓蓓;高复班学生应对方式的心理干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6 张岩;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及其教育[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7 王迎春;青少年应对方式的发展及其与生活事件和人格特征的关系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岳颂华;青少年压力应对的维度、结构及相关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王玉秀;情绪调节体育教学模式对初中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D];扬州大学;2004年
10 张威;关于知觉到的学业压力及其影响的心理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骆光林,,阮俊华,楼成礼,方志伟,祝国群;大学生孤独心理的调查与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1999年03期
2 李军;关于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探讨[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3 孟晋;533名大学生孤独感状况调查[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思;;离异家庭,当心孩子患上抑郁症[J];大众心理学;2006年01期
2 程勋;;大学生“延缓偿付期”内的心理状况及对策分析[J];群文天地;2011年02期
3 李扬;;爷爷的笑容哪儿去了[J];健康;2011年07期
4 白玉兰;;K看明星如何保持心理健康[J];大家健康;2010年02期
5 刘荣先;;大学生就诊心理特征及应对措施[J];大众心理学;2003年12期
6 章剑和;;上班笑脸迎人 下班却成“暴君”[J];家庭中医药;2011年08期
7 齐原;;大学生情绪调节的现状研究[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4期
8 陈菁;静怡;;周末抑郁症“盯”上留守女士[J];大众心理学;2003年06期
9 王妍;;认清自我 走出阴影[J];大众心理学;2008年06期
10 高燕;赵乃迪;苏展;;大学生恋爱心理的调查[J];大众心理学;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丽丽;;抑郁症的现状分析及治疗对策[A];中国首届心理咨询师大会暨心理危机干预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房聪侠;谢曙光;杜玉涛;钱郅伟;;抑郁症患者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人格特征比较[A];第二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刘希庆;;大学生网络心理咨询留言分析[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4 陈其华;;性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艾滋病分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董海婧;褚宇帆;;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迟立忠;周湘文;;大中学生身体自尊的发展特点及其与整体自尊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丁秀玲;韩力争;冯玉州;;大学生的人格描述与心理健康教育[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8 江雅;黄希庭;;大学生自我价值感和焦虑相关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杨心德;蔡李平;张莉;;大学生日常生活事件压力指数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闫琼;王有智;;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自我和谐的相关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罗序文 实习生 周新宇;不可忽视的抑郁症[N];湖北日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李峰;抑郁症困扰你了吗?[N];延边日报;2005年
3 陈福新;抑郁症青睐5种人[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慕海燕邋张巍;一次关于远离抑郁快乐生活的探讨[N];哈尔滨日报;2008年
5 早报记者 曾福斌;万昌科技董事长“抑郁症自杀”[N];东方早报;2011年
6 ;两地夫妻易患“周末抑郁症”[N];大众卫生报;2003年
7 健强;神经衰弱多是抑郁症[N];江苏科技报;2000年
8 蒲昭和;抑郁症早期有哪些症状[N];卫生与生活报;2003年
9 北京回龙观医院 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 陈妍 王志青;抑郁症——导致自杀的主要因素之一[N];北京日报;2009年
10 刘滨 曹大卓;抑郁症光顾务工族[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梅松丽;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陈图农;抑郁症患者内隐记忆的自我参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3 朱艳新;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的结构、特点及有效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佳川;体育锻炼对降低大学生自卑感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曾晓强;大学生父母依恋及其对学校适应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9年
6 李力红;大学生言语、表象认知风格个体在记忆系统中信息表征偏好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7 李j;身体锻炼对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马嵘;不同运动方式和情境对大学生社会性体格焦虑影响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高宏杰;15FQ~+量表中文版的修订及初步应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10 魏义梅;大学生抑郁的心理社会机制及认知应对干预[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凤兰;人际交往团体辅导对改变大学生抑郁状况的作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2 黄仁辉;自我概念、成就动机及应对方式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3 张丽欣;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完美主义和抑郁状态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艾明;重庆市大学生自杀未遂及相关因素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8年
5 霍俊丽;心境一致性和心境依存性对内隐记忆影响的实验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曾成义;大学生焦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7 胡凛;大学生自杀倾向的心理预防和干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8 高迎浩;大学生愤怒情绪及其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9 阳柳青;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社会比较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10 孙竟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3410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341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