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共同体与和谐课堂的创建
本文关键词:学习共同体与和谐课堂的创建 出处:《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基于共同兴趣和共同需要以及共同目标的追求,学习共同体设置平等开放的学习环境,营造轻松的学习情境,使用沟通式的交互合作学习方法来达到预期目的。学习共同体的活动理念与和谐课堂建设的目标有内在的一致性,理解采用学习共同体理念、建构平等民主的学习平台是和谐课堂创建的有效途径。
[Abstract]:......
【作者单位】: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分类号】:G424.21
【正文快照】: 美国著名教育家约翰·杜威在其《民主主义与教育》中反复提到,共同体是人们生活的一种形式。人们因为有共同的生活内容而生活在一个共同体内;在这样的一个共同体内,共同体成员必须具备共同的目的、信仰、期望、知识等,沟通是共同体成员生活学习的主要方式。建立学习共同体是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黄娟,徐晓东;校际主题综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与实践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3年10期
2 张建伟;网络协作探究学习的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03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玲;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与英才培养问题[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2 常素巧;齐丽红;邹爱荣;;高等教育公平的制度性障碍及政策建议[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3 刘炎,铁军;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体系探索[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4 王爱敏,杜新安;存在主义的个性化教育思想及其现代启示[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5 张旺;世纪之交美国社区学院的发展动向[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6 陈超,郄海霞;西方大学拓展交往功能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7 钟启泉,黄志成,赵中建;开拓比较教育科学研究的新视域——兼论比较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方法论特征[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8 李子江;美国大学学术自由的特色[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6期
9 蒋洪池;;21世纪美国大学治理面临的挑战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10 张小敏;;哈佛道德推理课程对我国高校道德教育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王学海;;学术权力概念及学术权力主体[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2 罗尧成;;创新性取向下的大学课程结构优化策略[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3 邹晓平;;精英高等教育与大众高等教育:两个体系的解读[A];特色·个性·人才强国战略——2004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4年
4 王志刚;郑存库;;论一般地方高校的个性化发展[A];特色·个性·人才强国战略——2004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4年
5 卢勃;;高等教育的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兼谈高等教育的本体存在问题[A];科学发展观和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5年
6 胡仁东;;大学组织内部机构设置协调机制探析[A];科学发展观和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长吉;教学价值观念透视与反省[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唐德海;大学课程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4 郅庭瑾;为何而教[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娄立志;论目前我国教育的主导价值[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6 张华;经验课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7 黄忠敬;知识·权力·控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张金梅;幼儿园戏剧综合活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9 马治国;网络教育本质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10 祁型雨;利益表达与整合[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宣;支持问题解决的小学科学网络学习环境的设计与开发[D];河北大学;2006年
2 王智峰;化学专题学习网站的构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3 赵烁;美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借鉴[D];河北大学;2000年
4 张军杰;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开发的初步探索[D];苏州大学;2001年
5 高闯;科技活动课程理论与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6 郑晓梅;我国基础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7 钟志勇;国家高中数学课程实施现状与改革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8 万作芳;论教育异化[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9 廖大鹏;论师生关系的新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10 陈伟华;健康人生教育模式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徐晓东,穆肃,余丽;基于GBS的教学设计的方法——中小学教师自主开发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和教材的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2 张建伟;从传统教学观到建构性教学观——兼论现代教育技术的使命[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09期
3 张建伟,孙燕青;通过问题解决来建构知识──内在条件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11期
4 王文静,郑秋贤;贾斯珀系列──基于情境认知的美国数学学习案例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1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滔娜;;学习共同体与和谐课堂的创建[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向朝春;;教师如何建构基于网络的学习共同体[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年18期
3 李慧;李兴保;;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在线教育技术培训平台研究[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08年11期
4 蓝同磊;;试论师生“学习共同体”构建的意义及其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5 华卜泉,张蓉;教学研究欢迎“外行介入”[J];教学与管理;2004年23期
6 郑葳;李芒;;学习共同体及其生成[J];当代教育科学;2007年Z2期
7 赵健;;基于知识创新的学校组织发展——兼论学习共同体与学习型组织的异同[J];全球教育展望;2007年02期
8 郑葳;李芒;;学习共同体及其生成[J];全球教育展望;2007年04期
9 虎技能;王晓军;;日本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学校改革述评及其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11年04期
10 李静;张红;;学习共同体视角下的《现代教育技术》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秀荣;;谈教师对学生的爱[A];教研撷华——青海师大附中建校45周年论文集[C];1999年
2 赵鸣九;;大学青年教师16种个性因素的比较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3 孙波;;学习共同体的学校[A];第五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李慧迎;;基于学习共同体的《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设计初探[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5 卞玉潮;;维护学生的尊严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九次年会交流论文论文集[C];2004年
6 卢毅勤;;教师在心理活动课中的定位[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7 潘小莉;;教师对学生的“偏爱”及其影响浅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8 徐燕萍;;教育是农业,教师当何为?——论生态教育环境中教师的“整体教育”职能[A];叶圣陶德育思想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刘友仁;;论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意识的更新[A];2001中国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1年
10 蒋晋红;;实施素质教育 教师是关键[A];2001中国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徐宜军;组建学习共同体,我的学习我做主[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2 记者 张丽亚;西山区:利用教育博客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N];昆明日报;2011年
3 王艳玲;以对话编织学习共同体[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丁亦周 王小兵;互学互助,,打造精彩校外课堂[N];江苏教育报;2011年
5 实习记者 张滢;教师在网络中结成学习共同体[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北京市丰台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简作军;建设校长学习共同体[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记者 时晓玲 刘琴;“学习共同体”让所有学校共同成长[N];中国教育报;2005年
8 哈尔滨市南岗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孙波;学习共同体学校的管理策略[N];中国教育报;2008年
9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教育局局长 孙波;区域教育和谐发展的助推器[N];中国教育报;2006年
10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博士生 田莉审;视教师“自我认同”的力量图说[N];中国教育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健;学习共同体[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韩亚成;学校道德领导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孙宽宁;教师课程理解中的自我关怀[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郭朝红;影响教师政策的中介组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江卫华;协同学习理念指导下的课堂互动设计、分析与评价[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刘成新;整合与重构:技术与课程教学的互动解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7 顾小清;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赵剑;网络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9 周润智;被规约的教师职业[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10 董宏建;网络环境下教师跨学科协作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淑艳;专业发展背景下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裴雯雯;高校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构建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3 杨金萍;基于教学平台的远程教育学习共同体构建[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文杰;基于网络学习共同体的问题解决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任之丁;基于知识管理理念的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构建[D];河北大学;2010年
6 陈江静;Ajax技术支持下的网络学习共同体的设计与实现[D];河北大学;2011年
7 芮先红;有效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英国EPLC项目的经验及启示[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8 包蔼黎;迈向课堂学习共同体[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9 凌晨;基于Web2.0的网络学习共同体支持平台构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曲秀芬;基于UC和Blog的大学生非正式学习共同体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3545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354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