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大学生挫折承受力与归因方式的相关研究
本文关键词:东北地区大学生挫折承受力与归因方式的相关研究 出处:《吉林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 挫折承受力是指个体在遭遇挫折时,能够理智的认识挫折,客观的分析挫折产生的原因,努力找出摆脱困境的方法,避免产生不良的心理和行为的能力,即个体适应、防御、应对挫折的能力。目前我国大部分大学生,从小养尊处优,在父母的百般呵护下,很少遭遇挫折,因而挫折承受力较差,一旦遇到挫折,便容易陷入不良情绪困扰甚至走入极端。其实,挫折是客观的,更是主观的,挫折存在于每个人的生活中,但是对人的影响却因人而异、大不相同。因为挫折对人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对它的评价与归因,与个体的认知水平、归因方式有重要关系。归因方式指个体对事件的发生原因习惯上倾向于做怎样的解释,是个体的一种思维方式,影响着个体对挫折的认识,与个体的挫折承受力有密切联系。 本研究通过对不同年级、性别、专业、成长环境、是否独生子女等人口统计学变量对大学生挫折承受力和归因方式带来的差异进行探讨。采用“挫折承受力问卷”和“归因方式问卷”,对长春和哈尔滨地区高校学生进行问卷测验,探索东北地区大学生挫折承受力水平、归因方式特点及相关关系。从而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事实材料。 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如下: 1、东北地区大学生挫折承受力总体水平不高。 2、东北地区大学生倾向于将正性事件的发生归因于内在性、整体性、持久性因素,将负性事件的发生原因归因于内在性、局部性、暂时性因素。 3、男女大学生归因方式差异显著,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更倾向于将负性事件归因于内在性、整体性因素。 4、不同成长环境、专业及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归因方式差异不显著。 5、不同年级大学生归因方式差异显著,大四学生归因方式比较消极。 6、挫折承受力水平不同的大学生,归因方式差异显著。大学生越是将正性事件的发生归因于整体性和持久性因素,将负性事件归因于局部性、暂时性因素,挫折承受力水平越高;越是将负性事件的发生归因于整体性和持久性因素,挫折承受力水平越低。
[Abstract]:Frustration tolerance refers to the individual ' s ability to understand setbacks and objectively analyze setbacks when confronted with setbacks , and try to find out the ways to get rid of the difficulties . In fact , the frustration is objective , and it is more subjective that the setback exists in every person ' s life . In fact , the frustration is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 the setback exists in every person ' s life . In fact , the frustration is objective , it is subjective , setback exists in every person ' s life . In fact , the frustration is objective , it is subjective , setback exists in every person ' s life , it is the individual ' s thinking mode , affects the individual ' s understanding of setback , and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individual ' s frustration tolerance .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ollege students ' frustration tolerance and attribution style through demographic variables such as different grades , gender , profession , growth environment , whether only one child and so on . After analysis of the data obtained ,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are drawn : 1 . The overall level of frustration tolerance of college students in Northeast China is not high . 2 . College students in Northeast China tend to attribute positive events to the internal , holistic and persistent factors , and the causes of negative events are attributed to the internal , local and temporary factors . 3 . 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 attribution style .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are more inclined to attribute negative events to internal and integrity factors than male college students . 4 .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attribution style between different growth environment , professional and single - child and non - single - child college students . 5 . The difference of attribution style of college students in different grades is significant , and the attribution style of the four students is negative . 6 . 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ttribution style among college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levels of frustration tolerance . The more positive events occur due to the holistic and persistent factors , the more negative events are attributed to locality , temporary factors and frustration tolerance levels ; the more negative events are attributed to the integrity and persistence factors , the lower the frustration tolerance level .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B84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星文;;《雪花那个飘》把77级大学生写小了[J];大众电影;2011年13期
2 李芸;;一名大学生对网络的思考[J];大众心理学;2003年02期
3 覃彪喜;;读大学,究竟读什么[J];青年博览;2011年15期
4 杨甜子;;大学生喜爱的“潮阿姨”[J];青年博览;2011年19期
5 张晓f^;;如何测定大学生的MQ[J];大众心理学;2003年09期
6 程勋;;大学生“延缓偿付期”内的心理状况及对策分析[J];群文天地;2011年02期
7 邢玉静;张玉英;范玉玮;赵玲;;渔村里的大学生“村官”——张宝连[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19期
8 孟凡月;;拷问你的幸福感——大学生,你们幸福吗?[J];青年文学家;2011年10期
9 陈一舟;;大学生“选择性失业”是个伪命题[J];中华儿女;2011年15期
10 吴维炀;;第四届两岸四地大学生魔术大会在北京成功举行[J];杂技与魔术;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旭东;陈少珍;姚少贤;;大学生抗挫素质现状及其与价值观关系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杨彦春;;高校图书馆人文素质教育新探[A];广西图书馆学会2009年年会暨第27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3 刘希庆;;大学生网络心理咨询留言分析[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4 王玉;;试析心理量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中的应用状况[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5 徐辉;;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为必修课的思考[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6 陈其华;;性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艾滋病分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董海婧;褚宇帆;;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迟立忠;周湘文;;大中学生身体自尊的发展特点及其与整体自尊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杨凯;张烨君;;当代大学生诚信人格特质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罗佳;姚本先;;当代大学生形象的心理学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河北大学 张秋山邋金天星 刘文星;大学生心理不适为哪般?[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王术 金秋;六成大学生不知自己该干啥[N];中国妇女报;2005年
3 钟合;大学生“逃单”拷问学子诚信[N];中国改革报;2005年
4 陈七三 李伦娥 欧阳鹏飞 张小攀 徐光明;把和谐社会精神送下乡[N];中国教育报;2005年
5 记者 陈强;什么影响了大学生基层就业[N];中国教育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张雪峰 实习生 陈丽;暑期大学生:欲做家教也不易[N];重庆日报;2005年
7 吴应海;大学生的脑子为何“不堪一洗”[N];重庆日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孙忠法 仲筏;大学生让心理在七月毕业[N];中国人事报;2005年
9 谢晶晶 林以勤;“是是非非”话打工[N];常州日报;2005年
10 早报评论专栏葛剑雄;为什么大学生一定要住校?[N];东方早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金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论[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2 段立新;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刘莉;当代中国大学生道德学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忠军;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与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朱燕;美国大学生学术不端的防治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6 王贤卿;网络传播环境下的道德建设[D];复旦大学;2005年
7 魏饴;大学素质教育与教育回归人本[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梅松丽;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朱艳新;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的结构、特点及有效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10 许瑞芳;社会变革中的中国高校德育转型研究(1978-2005)[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丙辉;东北地区大学生挫折承受力与归因方式的相关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刘戍;大学生挫折承受力的心理社会因素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7年
3 李永刚;当前我国大学生挫折教育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张丽霞;大学生挫折承受力问卷的编制与应用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5 曾成义;大学生焦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6 胡凛;大学生自杀倾向的心理预防和干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7 王卫一;大学生职业自我概念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8 糜志雄;大学生学业生涯设计因素结构探究[D];苏州大学;2004年
9 赵静;信息商及其测度——以300名大学生测试为例[D];四川大学;2004年
10 余锡祥;江西省大学生压力反应特征的实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3642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364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