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对道德可教的辩护及道德教学的限度

发布时间:2018-01-03 23:24

  本文关键词:对道德可教的辩护及道德教学的限度 出处:《中国德育》2009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道德问题 教学 限度 道德教育 学校德育 儿童 培养学生 道德行为 道德规范 辩护


【摘要】:"道德可教吗"这个问题虽然古老,但它是德育理论必须回答的基本命题之一。虽然道德教学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但它是有限度的。正是因为施教者未能对此问题有一个清楚和深刻的理解,才导致在实践中往往偏离了道德教学的本质,出现了德育实效性差等诸多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专门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道德的本质、道德教育中的主体性等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
[Abstract]:"Ethics can be taught" the problem is old, but it is one of the basic proposition of the theory of moral education must answer. Although the mor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form of classroom teaching, but it is limited. It is because the teachers failed to issue a clear and profound understanding, which leads in practice often deviate from the essence of moral education,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such as poor effectiveness of moral education. Special research on this problem will help u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nature of morality, moral education in the subject of a series of basic theoretical problems.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41
【正文快照】: 早在古希腊时期曼诺就向苏格拉底提出过问题“道德可教吗”,,直到现在它都是许多哲学家、教育家议论不绝的话题。当人们对学校道德教育进行反思时,只有对这一问题做出合乎逻辑演绎的理性思考,才能对学校德育的基础性问题和基本问题做出正确判断,才能引导学校德育实践向着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俊霞;德育复杂性对学校德育效果的影响[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2 朱平;道德教育实效性的检测与评价[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张建平;教师的创造性人格及培养模式[J];鞍山钢铁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4 李玢;道德教育应注重激发道德需要[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5 郭志新;马兴亚;;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特征解析与教育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01期

6 冯秀军;朱小蔓;;家庭教育为青少年荣辱观教育奠基[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6年06期

7 卢明霞;浅谈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自我教育[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年04期

8 吴红伟;;论学校德育目标的偏失与回归[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S1期

9 彭寿清;学科德育:一种有效的德育模式[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10 齐象,白树新;对大学生素质测评的思考[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付莉;;基于语言交际合作原则的高校德育教育用语分析初探[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2 赵霞;;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生活化初探[A];全国德育教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赵霞;;中职德育创新的四个开放[A];全国德育教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建平;追寻教学道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 易东平;救人救己与害人害己[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甘剑梅;德育现代性的哲学论辩[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李伟言;当代中国德育价值取向转型的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胡钦太;网络教育中道德自主学习体系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刘黔敏;德育学科课程:从理念到运行[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孙其华;创新精神培养与学校道德教育改革[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张坊;领导者德才素质及岗位匹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9 彭柏林;道德需要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毕红梅;全球化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书贵;实践性道德主体的建构与发展[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2 杨朝华;中学班主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滞后的成因及对策[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张兴东;当前重庆市职业中学学生的道德问题及学校德育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孙卓华;21世纪我国理工科高校人才培养德育对策[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5 兰先芳;儒家教育思想与高校人力资源开发[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6 唐爱民;当代中国大学“做人教育”探论[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7 顾建亚;道德变迁与学校道德教育改革[D];浙江大学;2002年

8 周伯伟;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方法体系[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9 陈迹;青少年生活思想的形成与教育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1年

10 赵献梓;初级中学德育活动实效性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琦;教学上应用电子计算机的概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2 雪原;美籍华裔助理教授蒋宗一偕夫人陈如方女士来我院访问[J];财贸研究;1980年02期

3 ;坚持以教学为主——湖北省三十年高等教育的回顾[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4 徐善广;努力按照教育规律办学——蒹论学校教育工作的客观规律[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Z1期

5 鲍忠浯;《化学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教学的探讨[J];化学教学;1980年01期

6 李宁;必须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J];化学教学;1980年02期

7 武田一美,沈鹤柏;重视实验的化学教学[J];化学教学;1980年02期

8 董魁如;摩尔——中学化学计算教学的核心[J];化学教学;1980年02期

9 胡明征;初中氧化—还原反应教学的体会[J];化学教学;1980年02期

10 冯德福;引进“摩尔”概念的教学[J];化学教学;198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尚进;;高校工科高等数学教材内容改革初探[A];广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广西高教研究》创刊十周年(1985-1995)论文选集[C];1996年

2 周箴;;系统科学的若干原理与高等学校编制管理[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3 于庆年;;数理统计方法在分析考试成绩的应用[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4 于义良;安建业;;X课教学质量评价系统[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5 安立振;杨涤;;山东电大录制楼空调系统运行分析[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1998年学术年会资料集(1)[C];1998年

6 蔡碧华;;思维能力与《病理学》教学[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7 匡晓燕;;浅谈病理教法的优化选择与组合[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8 于振健;戴晓明;;病理生理学教学工作的体会[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9 郑金峰;;讲好病生重点目标内容的做法和体会[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10 吴文美;何婷;李秀敏;卫红;;浅谈课堂教学[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鲁跃日;淮南工学院提高办学水平[N];安徽日报;2000年

2 潘毅;企业点菜 学校料理[N];北京日报;2000年

3 佟玉兰;多媒体辅助教学拓新路[N];北京日报;2000年

4 蒙丽霞;防止英语目标教学模式僵化的措施及方法[N];兵团日报(汉);2000年

5 本报记者 周湛;为有源头活水来[N];中国测绘报;2000年

6 本报记者 茹良勤 朱凤喜;为测绘教育事业上下求索[N];中国测绘报;2000年

7 余世国;激励有措施 制约有法规[N];中国测绘报;2000年

8 衡阳财校校长 邱兴和;加快教学改革 突出素质教育[N];中国财经报;2000年

9 本报记者 陈清清 黄小红;CGA在中国[N];中国财经报;2000年

10 赵正元;小班教学优热何在?[N];中国妇女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海龙;皮肤性病远程医学的理论探讨与应用[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2 许博;关于高等体育院校球类运动项目教材设计与编写的理论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1年

3 顾卫星;明清学校英语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4 高天明;二十世纪我国教学方法变革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5 李长吉;教学价值观念透视与反省[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6 郝志军;教学理论的实践品格[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7 郅庭瑾;为何而教[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8 谷力;冲突与和谐:课堂教学改革实践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9 任友群;现代教育技术的建构主义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10 张桂春;激进建构主义教学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晓娟;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过程设计模式[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2 官福山;基于网络数据库的教学/学习系统[D];大连海事大学;2000年

3 朱青莹;应用元认知训练法控制体操学习中焦虑情绪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4 闫允璐;我国体育管理专业教学现状及改革发展模式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5 沈家华;关于美术学科教育基础问题的思考[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6 石坚;泰国法政大学汉语专业汉语课程设置评介[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0年

7 刘谦功;外国学生汉语让步式复句习得研究及教学新思路[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0年

8 曾晖;语言和语言学习本质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方法的启示[D];西南师范大学;2000年

9 房宏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义利矛盾辨析及调节[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10 陈奇敏;在英语教学中有效利用网络资源[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13760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3760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64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