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留守初中生心理发展状况调查及自我心理干预

发布时间:2018-01-04 05:13

  本文关键词:留守初中生心理发展状况调查及自我心理干预 出处:《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留守初中生 心理问题 调查 自我心理干预 外出打工 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发展 艾森克个性问卷 心理健康状况 心理健康诊断测验


【摘要】: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量表及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儿童版),对随机抽查的528名农村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在孤独倾向维度、冲动倾向维度以及总分上,留守初中生与非留守初中生的差异显著。留守女生比男生心理健康水平更不乐观。与常模相比,留守初中生更内向、情绪更易不稳定,更容易出现与环境格格不入等消极人格特征。留守初中生积极改善自我认知,进行自我调适,合理疏解,养成健康心态,对其心理健康发展有很大帮助。
[Abstract]:The < > the mental health test (MHT) scale and 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EPQ) (child), the random sample of 528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 the lonely tendency dimension, impulsive tendency dimensionality and the total score, left behind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non left behind students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The left behind girls than boys better mental health is not optimistic. Compared with the norm, students more introverted, emotionally unstable, more prone to misfits and environmental negative personality traits. The left behind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o actively improve the self cognition, self adjustment, reasonable ease, healthy mindset, is of great help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ental health.

【作者单位】: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人文社科系;
【基金】:2008年度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082400420200)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一、引言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农村,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17周岁及以下的未成年人。目前,我国留守儿童的数量已近2000多万[1],并呈增长趋势。对于留守初中生来说,其不仅处于亲情相对缺乏的家庭环境中,而且还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黄艳苹;李玲;;不同留守类型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比较[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年10期

2 王东宇,林宏;福建省284名中学“留守孩”的心理健康状况[J];中国学校卫生;2003年05期

3 岳慧兰;傅小悌;张斌;郭月芝;;“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06年10期

4 李宝峰;农村"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干预[J];教育探索;2005年05期

5 周福林;段成荣;;留守儿童研究综述[J];人口学刊;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姬建敏;科技编辑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编辑学报;2005年04期

2 戴斌荣,阴国恩;农村重点高中学生学校人际关系状况的调查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年04期

3 夏俊丽;;高中学生人格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4 邓卫国;潘孝富;赫红英;;学校人际气氛与教师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年06期

5 王军华;;现代编辑的主要心理障碍及成因[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6 吴海丽;浅谈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J];陶瓷研究与职业教育;2004年02期

7 董海涛,席永涛,郑洪祥,周谷;航海类专业学生心理素质调查与分析[J];航海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8 姬建敏;学报编辑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9 侯广斌;李群英;张泽刚;潘孝富;;减肥、健美运动处方对超重、肥胖女生身心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10 戴斌荣,任亮;高中生焦虑心态的调查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邓晰隆;;农村劳动力低市场化流动问题分析及对策思考[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何仲恺;体质与健康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1年

2 高峰强;后现代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陈作松;身体锻炼对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邹玉玲;主体性体育及其课程观探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5 刘步平;广东高校男生慢性前列腺炎中医证型特征的流行病学研究及防治策略探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6 胡明;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简易筛查量表的编制及其筛查参考值、影响因素的分析[D];中南大学;2007年

7 徐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谭旭红;现代人才素质测评系统设计与实施[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1年

2 门学泳;五年制师范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严正香;数学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的方法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4 许延礼;高中教师工作压力、心理健康及其关系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马停华;统招生、成招生学习心理差异分析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左晓冬;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修订和信效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刘爱芹;中小学生学校恐惧情绪调节方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刘志国;课外体育竞赛中侵犯行为和社会适应、道德定向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黄血成;计算机辅助创造力开发的系统结构及软件研制[D];重庆大学;2004年

10 钟爱萍;民工子弟学校小学生心理健康及其心理训练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宗奎,孙晓军,刘亚,周东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朱科蓉,李春景,周淑琴;农村“留守子女”学习状况分析与建议[J];教育科学;2002年04期

3 王艳波,吴新林;农村“留守孩”现象个案调查报告[J];青年探索;2003年04期

4 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5年01期

5 李宝峰;农村"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干预[J];教育探索;2005年05期

6 李庆丰;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子女”发展的影响——来自湖南、河南、江西三地的调查报告[J];上海教育科研;2002年09期

7 王东宇,王丽芬;影响中学留守孩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研究[J];心理科学;2005年02期

8 胡胜利;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心理学报;1994年02期

9 张敏,王振勇;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年04期

10 黄爱玲;“留守孩”心理健康水平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家兴;体操训练中应注意的几个心理学问题[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80年02期

2 杨清;;心理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3 钱玉凯;;如何确定第二次试举重量?——运用“多数法则”的初步探索[J];中国体育科技;1981年27期

4 ;简讯六则[J];国外社会科学;1982年04期

5 翁培荣;;对篮球运动中“注意”问题的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1982年14期

6 卢明蔚;;双杠后空翻为什么会脱手过早[J];山东体育科技;1982年02期

7 翁培荣;;如何培养青少年篮球运动员良好的注意品质[J];体育科研;1982年04期

8 E.巴任 ,常文;心理健康的社会心理问题[J];国外社会科学;1983年09期

9 A.阿里莫夫 ,常文;生态的社会心理问题[J];国外社会科学;1983年12期

10 柴文袖;略论我国古代兵家谋士的战术心理思想[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8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靳耀英;贺春;;染色体异常患者的心理障碍初探[A];’96全国优生科学大会大会学术讲演与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2 吴晓玲;张冀蒙;;乳腺癌病人的心理健康与生存质量的探讨[A];第六届中日护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中文版)[C];1999年

3 范木英;龙惠珍;蒋万冰;;怎样提高静脉留置针的技术操作水平[A];全国静脉输液讲习班暨研讨会论文汇编[C];1999年

4 戚德山;;大学英语教学心理学的两个方面[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5 项光勤;;青少年性生理与性心理问题的基本特征及其防治[A];江苏省第二次性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6 赵炳强;王国荣;;道路线形设计中的心理因素分析[A];第三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7年

7 张嘉玮;盖笑松;;离退休老年人抑郁状态发展的比较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8 李毓秋;郝若平;;小学生心理健康诸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9 杨永明;;建立人生心理学刍议[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10 贾民伟;;大、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衔接[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禅;教师心理健康不容忽视[N];北京科技报;2000年

2 向红;肿瘤心理治疗[N];北京日报;2000年

3 江万里;好学生也会出心理问题[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张小乔;有病才咨询吗[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冉茂奇;注重学生心理教育[N];重庆日报;2000年

6 北京市健康教育中心;青少年的心理卫生[N];大众科技报;2000年

7 可可;发自校园的心理警报[N];福建科技报;2000年

8 北京育才学校 罗燕梅;提高教师心理学素养[N];光明日报;2000年

9 魏文风 王煜 王欣;心理健康离大学生有多远[N];河北日报;2000年

10 本报记者 张蕴;关注大学生的“精神求助”[N];解放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赵刚;1、HIV-1gp120与人γ干扰素融合蛋白的表达及免疫学功能鉴定 2、浙江省HIV-1感染者心理问题调查分析[D];浙江大学;2006年

2 叶斌;影响力模式:对中国人心理咨询和治疗模式的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任俊;积极心理学思想的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静;安徽省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01年

2 范丽恒;高中生性别角色的人格特征及其相关研究[D];河南大学;2001年

3 傅梦媛;关联理论与语用翻译[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粟文彬;新兵基础训练前后心理健康状况的变化及其与训练伤的关系[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5 毛富强;研究生神经症与个性特征、生活事件的关系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2年

6 李学容;离异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及辅导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陈兆漫;闽东地区乡镇中学教师心理状况及其成因研究[D];福州大学;2002年

8 刘赓;钢琴教学心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9 江琦;中学生考试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张文渊;上海市高中生人性观及心理咨询策略[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3771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3771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b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