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前十年湖北县级教育研究(1927-1937)
发布时间:2018-01-06 18:14
本文关键词:抗战前十年湖北县级教育研究(1927-1937) 出处:《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 县这一层级长期以来是中国社会政治实体的基本单元,由于民国时期中国社会经济仍然以农业为主,民众十之八九生活在农村,湖北的70个县承载了全省绝大多数的人口和地域面积。从教育这个层面来讲,按照中央、省、县三级负责体制,县级作为一个独立的教育层级,承担着普及基础教育,提高广大民众智识水平和生产技能的重任,在整体的教育格局中有着重要地位。这一点对于今天仍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 抗战前的1927年至1937年十年间,湖北省先后多次召开全省县区教育行政会议,积极推进地方教育事业,并依据中央颁布的有关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师范教育、民众教育、特种教育、教育行政、教育视导等方面的各项法令规章,制订了本省相应的实施办法和措施,为基层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做出了有益的探索,提供了不少可资借鉴的历史经验。本文依托原始的历史档案和相关的文献资料,试图还原这一时期湖北省县级教育发展的大致轮廓,从教育普及和发展的角度描述民国社会的现代性趋势,达到通过部分史的研究来反映整体史的目的。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绪论、正文和结语。绪论包括本课题的研究现状,研究对象、范围的界定和选题的旨趣、意义,论文的思路与框架,以及所采用的研究方法。 正文部分分别从抗战前十年湖北县级教育发展的背景、教育行政和教育视导、教育经费、初等教育、中等教育、社会教育几个方面进行考察,相应地分为六章: 第一章: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以后,有关教育发展的宗旨、方针及具体的法令法规先后制定,湖北省积极贯彻落实中央颁布的各项法令规章,于1928年、1931年、1933年先后三次召开全省教育行政会议,集思广益,商讨多种办法和措施推进县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本章还回顾了湖北清末以来直至民国前期的县区教育发展历程。 第二章:三十年代,湖北各县的教育局先后经历了缩局改科和裁局改科的变化,专职的教育局(科)长逐渐蜕变成县政府内的兼职行政人员。同时,县以下的区乡也逐渐建立起教育行政机构,形成了完整的教育行政体系。为了促进和改善各县的教育,湖北省建立了完整的教育视导体系,并对全省各县展开了前所未有的的教育视导。此外,还在偏远的鄂西十一县成立了鄂西教育专员办事处。本章还从几个方面对湖北各县的教育局(科)长群体进行了考察。 第三章:由于没有建立起独立的县级财政,县区教育主要依靠民众分摊教育成本,就地筹措经费,主要来源有各种学产收入和各类附加捐、杂捐。对于教育经费,各县一方面成立专门机构加强管理,另一方面对于历年流失的部分切实进行清理和扩充,省教育厅也为此派出了清理专员督促各县清理学产学款。与此同时,中央和省级财政补助也逐渐成为县级教育发展的重要经费来源。 第四章:县级承担着普及初等教育的重任,义务教育更是重中之重,湖北省在此阶段出台了一系列普及义务教育的措施和法令,先后在各县开办各类省立或省款补助小学,1935年以后还依托保甲制度在广大乡村开办联保小学,同时对遍及城乡的私塾进行改良以补充学校数量的不足,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第五章:中等教育上,一方面,鉴于普通中学对师资和经费的要求较高,根据教育分级负责制度,湖北省限制发展县立中学,恢复和增加了区立中学的办理。另一方面,为满足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努力开办各类职业学校和师范学校,特别是创办了乡村师范学校和农科职业学校。这一时段,湖北各县私立中学的数量、规模以至办学成绩都超过了县立的同类学校。 第六章:社会教育泛指普通学校系统以外的民众教育,清末湖北各县就普遍开设有半日学堂、简易识字学塾等机构。民国建立以后,社会教育制度正式确立。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社会教育的行政组织、制度落实到了县一层级。湖北各县普遍建立了民众教育馆和民众学校等社会教育机构和设施,并大力推进民众教育和识字教育。1933年以后,湖北省在所谓“收复匪区”的20多个县开展特种教育,先后建立巡回民众学校、中山民众学校和巡回教学团,并设立“特种教育实验区”。 结语:抗战前十年,由于受制于各种因素,湖北省县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各种发展县区教育的的计划和设想或者停留在纸面,或者在执行中大打折扣,各类教育事业的办理也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但是,从整体来看,这一时期,经过多方面的努力,湖北各县的教育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办学和管理逐步趋于定型。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G527
【引证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运明;1928-1937年山东中等教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霍冉;国民政府时期特种教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2 徐冬;民国通俗讲演所述论[D];河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3889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388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