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日本教育改革中的道德教育演进历程

发布时间:2018-01-07 04:31

  本文关键词:日本教育改革中的道德教育演进历程 出处:《学术交流》2009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日本 教育改革 道德教育


【摘要】:日本在战后短短几十年的时间迅速崛起,给世界带来了震惊与触动。追寻日本发展的历史轨迹,我们不难发现,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的三次教育改革,包括学校道德教育的改革,对日本人才的培养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Abstract]:The rapid rise of Japan in the short decades after the war has shocked and touched the world. In pursuit of the historical track of Japan's development, it is not difficult to find that Japan has undergone three educational reforms since the Meiji Restoration. Including the reform of school moral education, it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cultivation of Japanese talents.
【作者单位】: 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基金】:黑龙江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
【分类号】:G531.3
【正文快照】: 日本是一个狭小而略显神秘的国度,日本民族是一个温柔与暴虐并存的双重性格的民族[1]。回顾历史,这个国家曾给世界带来了动荡与创伤,这个民族曾给世界人民带来了灾难与剧痛。战后,仍是这一国度的人民,在一片废墟之上,用了短短几十年时间完成了西方文明几百年的演进历程,成为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成功;日本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经验探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2 郑毅;皇室·反战·神道:吉田茂的皇国史观研究(上)[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3 关健,李庆霞;文化的构成与文化冲突[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05期

4 尤晓燕;“官僚主导型”日本政治——行政模式的历史与文化分析[J];长沙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5 臧秀玲;宋小霞;;日本政治文化对外交政策的影响[J];东北亚论坛;2006年01期

6 赵建民;中国文化传统与日本的现代化——兼析日本现代化进程中儒家思想之影响[J];东南文化;1991年Z1期

7 李瑗;中日邦交正常化与台湾问题[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2年03期

8 郭渊;日本对东沙群岛的侵略与晚清政府的主权维护[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8期

9 项焱;论明治宪法宪政模式选择的内在原因[J];法学评论;2001年06期

10 陈峰君;东西方文化的异同及东方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吸取[J];国际论坛;2000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峰;美国对日经济复兴政策与日本加入关贸总协定(1948年—1955年)[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樊传庚;新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3 张丹华;技术创新战略的理性思考与模式选择[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郑毅;吉田茂政治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5 李波;审美情境与美感[D];复旦大学;2005年

6 龚孝华;走向具体个人:教育评价的生存论建构[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7 杨孔炽;江户时代日本教育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1997年

8 林存华;师生文化冲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吴虹;技术负荷政治的哲学追问[D];东北大学;2006年

10 陈元贵;仪式与审美尺度问题[D];复旦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龚明辉;广告文化导论[D];苏州大学;2002年

2 赵长峰;试论日本文化对其外交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3 汤海艳;张岱年“文化综合创新论”初探[D];苏州大学;2003年

4 黄辉;边缘·森林·神话[D];湘潭大学;2003年

5 王晓兰;论日本“科技立国”战略及对我国的启示[D];中南大学;2004年

6 郭晓琴;日本“政治大国”战略研究[D];新疆大学;2004年

7 黄玉萍;中日两国近代学制形成和发展的比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武向平;“吉田书简”与战后初期日本对华政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袁野;明治十四年政变与大隈重信的再评价[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王明珠;江户时代年贡米的商品化及其后果[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君阳;;理性定位与审视教育改革目的[J];民主;2011年07期

2 何宛昱;刘旭升;代玉;;试析战后初期美国对日本教育的改造[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03期

3 熊丙奇;;2009,教育改革元年?[J];陕西教育(行政版);2010年Z1期

4 王石川;;教育改革的核心是什么?[J];留学生;2010年07期

5 蓝舍;;2011年教育蓝皮书提出——我国教育改革正待破局[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1年03期

6 ;心桥[J];河北教育(教学版);2011年06期

7 潘璐璐;;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改革发展问题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20期

8 张磊;;1958年教育改革的现代化启示[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14期

9 简忧;;教育改革必须有更大的作为——当前教育改革几大热点问题的思考[J];理论导报;2011年06期

10 许新海;;教育改革:在科学发展中前行[J];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淑细;;日本教育督导制度的演变及其对教育改革的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2 谷麦征;费玮;张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与分析[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3 周小李;;艾波茨霍姆学校与费尔霍普学校之比较及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4 周伟业;;教师网络素养与教育改革调查报告——以艺术教师为例[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7):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论文集[C];2007年

5 欧阳军;;网络文化与教育[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赵冬梅;郭荣华;陈海云;张磊;;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现状与思考[A];2007年河北省电子学会、河北省计算机学会、河北省自动化学会、河北省人工智能学会、河北省计算机辅助设计研究会、河北省软件行业协会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别必亮;;民国初年教育改革的历史窥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0)——中华民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8 陈时见;;雷沛鸿教育改革论的宏观考察[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李荐;;国际化视野背景下的教育改革与学习革命——践行友善用脑的思考[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C];2009年

10 ;几位专家对教育改革的看法[A];2006年中国宏观经济与改革走势座谈会内容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林玉萍;教育改革中的“三问”[N];中国改革报;2005年

2 舟曲县坪定九年制学校 郭炜;教育改革之我见[N];甘南日报(汉文版);2005年

3 符信;广东编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N];广州日报;2008年

4 记者 孙传海 通讯员 杜俊龙;中旗加快推进教育改革步伐[N];巴彦淖尔日报(汉);2008年

5 ;关于就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若干重大问题继续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N];人民日报;2009年

6 记者 刘垠;知名人士建言教育改革[N];大众科技报;2009年

7 袁岳;教育改革思路应有多方案[N];科技日报;2009年

8 本报评论员 笑蜀;教育改革的主题是改革教育管理部门[N];南方周末;2009年

9 本报记者 陈振凯;教育改革问计于民[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10 本报记者 马晖 见习记者 杜文景;教育改革开局:规划或年中出台[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霞;基于课程标准的教育改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刘世清;教育政策伦理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朱丽;教育改革代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张云;经验、民主和教育[D];复旦大学;2005年

5 赵霞;邦交正常化以来的中日教育交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康永久;知识输入还是制度重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褚洪启;教育观念的变革[D];北京师范大学;1994年

8 李海云;新教育中国化运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孙大廷;美国教育战略的霸权向度[D];吉林大学;2008年

10 戴一中;台湾师资培育变革与当时社会背景之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戴林;新世纪日本的教育改革[D];湖南大学;2008年

2 李海燕;日本第三次教育改革与借鉴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3 李成增;张之洞近代教育模式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4 秦臻;比较视阈中的我国教育公平制度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5 贺娟;邓小平教育公平思想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6 王亚波;论我国经济转型期教育体制改革的滞后效应[D];吉林大学;2005年

7 王秀艳;论新课程与教师角色的转变[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8 向岩兵;论经济改革对教育改革的若干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高玉洁;俄罗斯《普通教育国家教育标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杨勇;邓小平教育思想论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3910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3910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5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