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西方“隐喻分析”与“教师角色”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08 21:22

  本文关键词:西方“隐喻分析”与“教师角色”研究 出处:《教育评论》2009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隐喻 隐喻分析 教学 教师角色


【摘要】:本文对作为认知手段的隐喻及其研究方法的有效性、功用等进行简要介绍,在此基础上借助国外较有影响力的利用"隐喻分析"为手段研究"教师角色"的成果,对隐喻研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粗浅思考。
[Abstract]:The validity of this metaphor as a means of cogni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function, on the basis of using the foreign influential use "metaphor analysis" as a means of "teachers" achievement, superficial thinking of metaphor study.

【作者单位】: 华北科技学院外语系;防灾科技学院地震科学系;
【分类号】:G451.1
【正文快照】: 上世纪80年代,莱考夫和约翰逊确立了隐喻的认知理论,成为当代隐喻研究的基础。隐喻在国内外的研究都有一种方兴未艾的趋势,很多西方学者借助隐喻分析作为手段对教学中主要因素(特别是教师角色)进行研究,试着使用隐喻分析来探索教师角色的认知,取得卓有成效的结果。在国内,对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懿;;概念整合理论在意义构建中的解释力[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2 甘智敏;梁晓波;;英汉经济新闻中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3 崔丽娟;陈建生;;Fauconnier的空间映射论及其在话语分析中的应用[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4 王俭波;;从概念整合理论看常规隐喻的意义构建过程——基于《人民日报》的语料研究[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5 毛英;;隐喻思维在英语阅读理解中的应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7期

6 吴莉;;英语管道隐喻语义问题的文化反思[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7 冯立新;认知隐喻的文化视角研究[J];理论月刊;2005年09期

8 王治敏;;隐喻的计算研究与进展[J];中文信息学报;2006年04期

9 程浩;;汉英体育语言中隐喻认知的对比研究[J];外语研究;2005年06期

10 梅德明;高文成;;以《老子》为语料的概念隐喻认知研究[J];外语学刊;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治敏;俞士汶;;n-n三字隐喻研究[A];中国计算技术与语言问题研究——第七届中文信息处理国际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李金兰;现代汉语身体动词的认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张磊;汉英视觉动词语法化的认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3 林正军;英语感知动词多义性的认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韩大伟;英汉运动类动词隐喻认知对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刘芳;诗歌意象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6 宋杰;品特戏剧的关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7 赵亮;空间词汇系统的认知语义分析[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7年

8 申修瑛;现代汉语词语搭配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史丽艳;隐喻能力与交际能力关系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2 刘趋;现代俄语中上下义空间概念词汇的认知—功能语义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3 张慧芳;多义性在原型范畴理论上的认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4 万熙卿;从认知视角剖析英汉文化中的悲伤隐喻[D];外交学院;2006年

5 肖丛珠;从概念隐喻角度谈隐喻的翻译[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6年

6 王勤梅;隐喻的语用理解[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7 王芹;广告英语的言语行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朱静;Willis Barnstone和许渊冲唐诗英译文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胡小异;汉语中“学习”概念的隐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曾慧;管窥“新新人类”网名[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中顼;教学内容微调在教学改革中的意义[J];湖南教育;2003年17期

2 吴康宁;;对教学内容的若干社会学分析[J];教育评论;1993年04期

3 ;一位研究者对教师角色的隐喻分析[J];早期教育;2002年10期

4 徐上海;逯翠香;;教学内容编排的意义和方法[J];交通职业教育;2004年04期

5 陈筱莉;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J];宁夏工学院学报;1997年S1期

6 李如齐;;教学内容精选的意义与标准[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6年27期

7 卢家楣;教学内容的情感性处理策略[J];教育研究;2002年12期

8 董英云;;浅谈板书设计[J];河北教育(综合版);2007年Z1期

9 申建春;;课堂精彩源自对教学内容的把握[J];江西教育;2008年17期

10 孙青竹;王海波;;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科技资讯;2009年2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曹淑江;;论《教育经济学》教学内容的选取和教学改革[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权瑚;;韩国书堂的兴衰[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3 李文;;多媒体课件在高新技术培训中的应用[A];科学发展与农村教育——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李元华;;元代阴阳学教学内容考辨[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郭俊林;;浅谈电教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6 要振生;;新形势下与战争年代军校教育特点之比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7 严春华;;从碑志文看中唐时期的私学与家学[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8 刘传德;戴双翔;;外国学校管理史话(七) 德、日、俄近代学校教育的发展概况[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9 朱汉民;;孔墨智育思想比较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郑瑜;;信息技术与小学体育教学实践的整合[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克铖;帮助教师走向成功的教学细节[N];开封日报;2007年

2 江苏省吴江市高级中学特级教师 凌龙华;洗课:让课堂洗尽铅华回归本真[N];中国教育报;2007年

3 记者 马小丽 通讯员 郑慧琴;玉泉区远程教育资源丰富教学内容[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8年

4 泰州市智堡中学 刘春娣;浅谈新课程理念下“趣导教学”[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5年

5 高鹏;现代课堂,板书落伍了吗?[N];文汇报;2007年

6 蓝讯;上海私塾“孟母堂”将被取缔[N];中国改革报;2006年

7 杨莉;教学中如何管理学生[N];鄂尔多斯日报;2008年

8 西平县教育局 李树轩;生物多媒体辅助教学应注意的问题[N];驻马店日报;2008年

9 国家督学 天津市教育学会副会长 刘长兴;让常态课成为高效课[N];天津教育报;2008年

10 高秀叶;课堂提伺应注意的几个问题[N];太行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齐媛;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小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陈静;意境化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3 周先进;“学会关心”取向的教学价值观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4 刘志文;范式转变与理论构建[D];厦门大学;2006年

5 杜惠洁;德国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余嘉云;生态化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7 俞红珍;论教材的“二次开发”[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姚利民;有效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杨翠蓉;小学数学专家教师和新教师教学过程中的认知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晋银峰;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学文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琼;教学内容的异变及其控制[D];湖南科技大学;2011年

2 金燕;教育网络游戏中教学内容与游戏故事情节融合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3 姜超;开放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滕芳;基于“媒体等同”理论的远程教学课程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付丽和;论教师教育的教学个性[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年

6 李昭;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7 杨正;柔性教学思想在网络课程建设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王艳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环境下的教学评价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李忠;基于积件思想的教学课件的设计与开发[D];吉林大学;2009年

10 陈实;试论多媒体教学中的美学现象[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3987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3987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ab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